澎湃新聞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明確要求“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按需提供精準智能服務”并“支持辦案人員非審判性事務負擔”。
和龍市人民法院針對當前基層法院事務性工作繁重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建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多場景應用,運用“AI+RPA”數字化勞動力模式代替人工進行非核心系統操作,實現基層法院的“減負增效”。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又名數字化勞動力,是一種在電腦上運行的軟件機器人,他通過模擬、增強人類與計算機的交互過程,代替人工進行電腦上枯燥、煩瑣、重復、批量化操作,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操作精準度,減少人工操作強度并釋放出人力。
審判管理部門在月初、月末、季度節點都有大量的數據匯總、數據分析等非審判事務性工作,其中大量的表格下載及簡易邏輯梳理所涉及操作重復性強,具有較好的可替代性。如需每日通報全院、各庭室、各員額法官辦案情況,數據下載、數據整理、表格制作、數據校對等工作需每日占用數據統計員2小時工作時長。
基于對統計報表每日通報的工作需求,和龍市法院以直接業務需求人員為核心組成需求反饋小組,細化報表工作流程和數據處理邏輯,以單次鍵鼠操作為業務步驟反饋給定制開發人員,確保業務梳理清晰、連續、完整,最終實現統計員僅需點擊開始即可實現一個統計表格的自動化生產。每日數據通報到庭到人,使全體法官及時掌握適用情況,督促加快辦案速度,真正做到一鍵啟動、全年無休、精準統計。
“RPA”應用于每日數據通報以來,和龍法院結案率95.13%,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簡易程序適用率96.88%,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平均審理天數16.9天,同比縮短12天。
和龍市法院年均送達量達3000余次,文書筆錄公開1000余次,偶遇不成功情況還需要重復點擊,耗費大量人力。“RPA”應用司法公開,操作員僅需在特定時間節點將需要公開案件列表導入,機器人即可自動登錄賬號,提取案號,并將相應文書進行電子送達,并精準公開,對不成功案件進行反復3次送達,并在臺賬上自動標記,全程留痕。讓審判團隊從復雜的鍵鼠操作中抽身,減少司法公開領域的機械化操作負擔,充分保障了司法公開的及時性,有效提升公開信息的覆蓋度。
執行辦案節點較多,在執行集約化模式下,出現大量系統操作類的重復性工作,集約辦理人員需切換操作系統登陸,需逐案發送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
如查詢財產時需分別進行“最高查詢”和“人行查詢”,執行員僅需在關鍵節點進行一鍵操作發起,“RPA”將根據“分案表”的案件所屬法官匹配賬戶信息實現自動登錄,所有勾選操作由“RPA”自動完成,且每個案件查詢后均會進行記錄,如遇查詢異常將會進行標記,人工勾選操作為0,無人值守自動按既定流程完成相關工作,完美的釋放了人力和時間。
刑事案件結案時需發送執行信息,向社區矯正模塊上傳《起訴書》《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等文書,法官需逐案上傳發送。引入“RPA”后,法官僅需將制作好的文書放在指定文件夾,機器人即可根據案號自行檢索上傳發送,充分釋放人力,使法官能夠專注于更有價值的智力型工作。
和龍市法院將不斷深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進一步探索“RPA”為立案、審判、執行、管理等各場景提供自動化、智能化賦。將持續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緊跟智慧法院建設新時代步伐,積極探索,深度融合,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司法新需求,為轄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深度 | 吉林和龍市法院通過RPA,提升審判管理、司法公開、刑事審判等工作效率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