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隨著國內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工信部研究機構數據),不同行業、細分場景的數字化程度出現明顯差異化,盡管市場上已經存在大量標準產品,但企業數字化始終繞不開“軟件個性化開發”的尷尬,尤其對于大規模復雜業務場景來說,需求多、變化快、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成為不少企業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障礙。

       

      作為第四代編程語言,低代碼技術的出現為用戶提供了更加靈活、敏捷、高效的軟件開發和交付方式。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企業所開發的新應用中將有70%使用低代碼或無代碼技術。

       

      低代碼之所以得到廣泛應用,蘇州瀚碼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碼技術”)創始人鐘惟淵認為,當前大部分企業缺少的并不是數字化或信息化系統,而是缺乏構建能完全匹配支撐業務的“能力”,無法在統一的技術平臺上搭建新應用并打通原有應用。尤其對于數字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大中型企業來說,由于過往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不同的軟件供應商構建了大量的獨立應用,“數據孤島、流程斷點”反而使得企業現有的數字化體系難以高效運轉;而基于低代碼技術平臺,企業一方面能夠集成現有軟件,確保原有資產投資,另一方面還能夠向上賦能業務人員靈活配置應用,不僅有利于降低軟件開發的邊際成本,還方便系統的長期維護,真正推動了企業數字化向中臺化、個性化、業務為導向的方向演進。

      01

      敏捷開發進入下半場,企業數字化強調“可持續的開發和交付能力”

      低代碼技術是敏捷開發理念的延申。由于傳統的“瀑布式”開發已經不再適合企業快速多變的業務需求,企業在內部IT資源、供應商持續服務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低代碼技術能夠將一部分開發能力釋放給業務人員,從而做到讓最懂業務的人主導軟件需求,并且將開發過程變為由串行到并行再到基于平臺即時構建應用,從而賦予企業“可持續的開發能力”,同時也能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

      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基于低代碼平臺的敏捷開發交付模式,更進一步發展了敏捷研發里的用戶參與的理念,直接將數字化能力賦予業務部門,大大降低了數字化的技術門檻,業務主導數字化成為了可能。同時,借助大規模的組件標準化和CBB,把傳統的串行開發轉變為并行開發,一邊調研一邊設計一邊開發一邊上線已經成為常態,這大大的增強了數字化的適應性,降低了試錯成本,讓軟件真正成為普遍性的業務支撐工具。

       

      鐘惟淵表示,低代碼技術的落地效果與場景復雜度、綜合成本高度相關,企業需要“按需選型”,并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用低代碼開發。目前軟件開發和交付模式,大致可能分為以下幾種:

      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l 在場景極其復雜,例如IDE、Office、CAD等工具型軟件,對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的情況下,需要有專業的開發者,采用傳統開發模式(Pro-Code)的好處在于其業務匹配度高,但交付周期隨之變長,企業的IT支出也會大幅上升,這種專業軟件還是交給專業的軟件開發人員更合適,在質量、性能上能得到保證。

       

      l 低代碼(Low-Code)所適配的場景,往往存在著大量重復性代碼,但又具備一定的業務復雜性。就好比工廠采用自動化替代掉手工機械性重復操作一樣。類似地,軟件大部分功能也可以以“配置化”的形式完成搭建,此時專業的軟件工程師可以從大量重復的邏輯、頁面、表單中脫離出來,真正專注在后臺的一些核心算法和邏輯開發商。低代碼平臺成為IT部門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術平臺。

      導入低代碼平臺后,開發工作量大幅下降、交付周期縮短,質量也穩定可靠。原來需要產品經理、UI\UE、開發、測試、運維一個項目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可能只需要一個人來完成,大大的降低了構建和維護成本。在構建像ERP、MES、WMS等業務管理類,以及平臺服務類、項目定制開發場景中能夠發揮較大作用,代表廠商有Outsystems、西門子低代碼等,它們在技術層面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模型驅動型,特別適合具備IT開發團隊的公司和解決方案開發商。

       

      l 無代碼(No-Code)開發是低代碼的一種特殊形態,區別于模型驅動,大部分無代碼平臺都是基于表單。目前市面上主要分為數據分析類、表格協同類、流程審批類。這些往往是各企業之間相對通用的應用,較少涉及到復雜業務場景,因此能夠實現最輕量化的交付,也就是業內常說的表單驅動型。

       

      關于選擇模型驅動還是表單驅動,瀚碼技術產品總監羊旭峰認為,軟件開發工具的選擇與應用場景高度相關,要看企業對當前場景的定位以及長期發展規劃,針對性的選擇產品。從當前市場需求來看,表單驅動的適用范圍較廣,能夠幫助非IT人員滿足非核心業務的需求,通用性強;可一旦涉及到大規模復雜性業務開發場景,模型驅動更利于整合企業的數字化生態,其優勢在于能夠深度綁定業務,為企業未來的開發工作提供穩定、持續的技術保障。

      02

      面向復雜應用開發aPaaS平臺,HARMONCODE®更適合工業

      在工業領域中,尤其是像報工、排產、物流、倉儲等場景來說,鐘惟淵認為模型驅動類低代碼更為適配,這與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難點緊密相關,具體表現為:

       

      1、企業管理成熟度不一,很難套用“最佳實踐產品”。

      2、在上線之前,業務部門其實并不能很好的描述自己的需求。

      3、業務模型、邏輯異常復雜,表單驅動無法從功能和性能上滿足需求。

      3、既有的組件無法覆蓋企業各種差異化場景,要能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4、企業存在大量存量應用,需要實現跟這些存量系統集成打通。

      5、企業數據不出圈,SaaS化交付難以被客戶接受。

      6、開發、測試、生產環境需要一體化運維。

       

      以瀚碼技術服務過的長虹集團為例,考慮到未來的可拓展性、現有系統的可集成性、當期項目的投資規模,長虹集團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僅要保證首次交付過程中的效率,更要方便用戶在未來持續開發、更新系統的需求。基于這些考慮,瀚碼利用自研的HARMONCODE®低代碼平臺幫助客戶快速搭建了光通訊事業部生產制造系統,工業事業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生產追溯等多個系統,同時跟工業物聯網平臺OPENLINK®打通,覆蓋近100臺生產設備。在打通了集團ERP、公司WMS等系統的基礎上,幫助工廠實現了 D+1 日排程準確率(排程生產完成率)100%、D+2 排程準確率(排程生產完成率)≥96%的目標;同時,提升數據收集工作約40-45%的效率,在質量管理方面提高工程人員分析效率約10-15%,設備稼動率提升約2-5%。

       

      從國內數字化整體發展情況上看,低代碼技術尚處在早期,尤其在工業數字化場景中,僅僅依靠低代碼平臺還不能完全支撐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鐘惟淵表示,瀚碼技術的定位也不只是研發低代碼平臺,還具備構建端到端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注:藍色框內為瀚碼技術產品線

       

      從瀚碼技術的發展歷程上看,團隊孵化自蘇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688022),從2015年開始就圍繞工業數字化研發了包括邊緣側數據采集、OPENLINK®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在內的一系列產品。產品總監羊旭峰表示:“2019年前后,隨著客戶數量增加,團隊交付壓力居高不下,而在考察市場上其他低代碼供應商之后,發現工業低代碼市場尚處空白,而海外廠商價格又太高,于是決定自研HARMONCODE®平臺,目前已經迭代到了V3.0版本。”

       

      這樣的背景使得瀚碼技術除了自身儲備了大量制造業人才之外,也沉淀了不少行業標桿客戶的數字化項目經驗,那么在后續研發HARMONCODE®平臺的過程中,有利于團隊深刻理解制造業用戶的訴求,同時將自身服務客戶沉淀下來的know-how封裝在解決方案和平臺上,從而構建出獨有的競爭力。

       

      就當前瀚碼技術的客戶群體來看,團隊已經在新能源鋰電、汽車零部件、3C電子、生命健康等先進制造領域服務了包括寧德時代、冠宇、欣旺達、泰科、大陸、海爾、碧迪、立訊精密等數十家頂級企業。“目前,不少客戶項目的交付都切換到了HARMONCODE®平臺上,交付以及人力成本相比之前降低了50%以上。”羊旭峰表示。

       

      除了配合大型項目加速交付之外,瀚碼技術正在向外輸出平臺能力,構建全方位的生態合作。

       

      在最新的HARMONCODE®版本中,平臺已經啟動了“云開發平臺+應用私有化部署”的模式,這不僅符合當前終端用戶在部署方式上的偏好,也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用戶及個人開發者的使用成本。

       

      一方面,平臺內置了特有的工業組件、工藝流程、工作日歷、FEMA邊界圖、魚骨圖、狀態機、序列號、OPC-UA、MQTT;同時,豐富的工業APP模板也方便開發者迅速上手,進一步縮短開發周期。

       

      另一方面,平臺支持應用可以脫離平臺實現獨立部署(集群、單機部署均可),大幅提高性價比的同時,也滿足了終端用戶對數據安全的要求。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專訪瀚碼技術:工業低代碼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竹北市| 建湖县| 修武县| 中牟县| 江达县| 奉贤区| 濮阳县| 弥渡县| 靖远县| 河间市| 扬州市| 兴国县| 肇东市| 舞钢市| 新乡市| 余江县| 临城县| 呼图壁县| 永德县| 宝坻区| 司法| 沐川县| 南京市| 兰西县| 册亨县| 烟台市| 伊通| 义乌市| 石景山区| 清丰县| 新平| 郑州市| 万盛区| 巩留县| 昔阳县| 尚义县| 临沭县| 南部县| 那曲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