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咨詢:23%的金融人將失業,時間不超過10年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最聰明的大腦流向了金融圈,最前沿的科技也最早“侵蝕”了金融圈。

       

      1.   
      花旗:裁員,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2018年,花旗就計劃在 5 年內把投資銀行部門的科技和業務人員裁去50%,準備用人工智能算法代替他們的工作。

       

      對于花旗這個體量來說,意味著將有10,000名員工被遣散。

       

      花旗銀行總裁 Jamie Forese 還表示,其實,在整個集團中有 40% 的人工是可以被 AI 算法代替的。

       

      花旗在全球共計20.9萬名員工,和其他大金融機構一樣,都在面臨控制成本的壓力,但華爾街的金融公司對技術的投資向來不吝嗇。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去年花旗20%的開支用在了技術開發方面,根據去年的開支數字,花旗每年為技術升級花費80億美元。

       

       

      投行人是最敏銳的。同樣的,摩根大通2017年凈利潤244億美元,但科技投入95億美元,占到了凈利潤的40%,2018年科技預算更是增加到了108億美元!

       

      這些科技預算中相當一部分資金被指定于新技術的投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

       

      每年之所以在技術上投資如此多,是因為華爾街的銀行家們知道:

       

      總有一天機器比人工要便宜得多。

       

       

      可能資歷比較深的中級和高級金融從業者不用很擔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資歷較淺的分析師可能會有更多擔憂:

       

      比如初級助理分析師大約要花四分之三的時間來收集其他信息和操作數據——這些任務都能通過人工智能自動完成。

       

      根據英國公司IHS Markit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到2030年,金融行業的一百萬個就業崗位可能在短短十多年內消失,超過130萬銀行員工將被解雇或重新分配,風險較高的角色包括客戶服務代表,財務經理以及合規和貸款人員。

       

      普華永道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1世紀20年代中期,人類社會將廣泛感知到自動化對就業的影響。

       

       

       
      2.   
      “我們不招人類。”   
       

       

      有一本講人工智能的書,原名叫做:《Humans need not apply》,直譯過來是:“我們不招人類。

       

      可能是這個書名過于鋒芒,書名最終被譯成《人工智能時代》。

       

       

      但人工智能的發展并不會因為翻譯的弱化而降速。

       

      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本書作者杰瑞.卡普蘭有一個非常震撼的例子:

       

      人類高速公路的發展要了很多小動物的命,因為不幸被壓死的小動物,它們沒有感知到兩噸重的汽車從他們呼嘯而過就已經死了;同樣的,我們也沒有詞語來形容正在發生的科技變革,我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將面臨什么,我們毫無知覺。

       

      工業革命的時候,很多人破壞機器,希望通過阻止機器的運轉來讓自己能夠繼續活下去,但是最終還是阻擋不了工業革命的步伐。

       

      而根據麥肯錫的調查,與18至19世紀的工業革命相比,人工智能對社會的瓦解程度會是過去的近3000倍(速度比過去快10倍,范圍比過去大300倍)

       

      當變革來臨的時候,你根本來不及反應。

       

       
      3        AI并非“狼來了”   
       

       

      2000年,高盛雇傭了600名交易員為客戶買賣現金股票,而如今只剩下兩名交易員;高盛代理首席財務官Marty Chavez這樣說:“在200名電腦工程師的協助下,自動交易程序會接替剩下的工作。

       

      Tech Review報道,在華爾街,機器還正在取代大量高薪人士的工作,股票交易之后,下一個遭受苦難的群體就是外匯交易員。

       

      到2017年,高盛的電腦工程師達到了9000人,占到了總員工數的三分之一。Chavez說到,下一步自動化的將是投資銀行業務了。

       

      下圖是瑞銀在康涅迪克州德誠的交易大廳在2008年之前的樣子,23個籃球場大小的大廳承載的1400名交易員,每天能給銀行賺來上千萬美元的利潤;

       

       

      而下面這張圖是2016年,瑞銀實施裁員計劃,被騰空的交易大廳。

       

       

      2017年10月,歷史上第一支人工智能ETF已經投入使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這款人工智能ETF使用IBM Watson超級計算機的認知和大數據處理能力,來分析投資機會。

       

      簡單來說就是替代投資經理來處理更多的市場數據,并做出無偏見的投資決策。

       

      它每天要分析一百多萬條信息,然后選擇最有潛力的股票買入。而且,這支基金可以在錯誤中學習,無需進行再編程。

       

      關鍵是:它的工作力相當于一整支股票分析師的隊伍,并且可以365天無間斷工作,絲毫無人工誤差和偏差。

       

      最近,浙商基金也推出基于機器人信號作出買賣決策的基金。

       

      所謂機器人是安裝在數據庫服務器中的程序。這批機器人的學習對象是:80多位3-5年綜合排名靠前的中國基金經理、500多名買方明星分析師和行業專家,再加上200多個微信投資群。

       

      預測目前可以覆蓋80%的A股公司,未來的目標則是有上千個機器人進行行業和公司分析,實現分散投資。

       

      查曉磊稱:“上千個行業,作為人來說,肯定沒有能力和管理邊界照顧到這么多,對于機器卻不是問題。

       

      在查曉磊看來,他們的機器人相當于投資領域的AlphaGo。

       

       

      而這個影響會是全球性的,中國也不例外。

       

       

      去年6月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發布了報告《取代還是解放:人工智能對金融業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該報告預測,到2027年,中國金融業就業人口可達993萬人(2017年就業人口基礎為733萬人),其中,將有230萬金融業崗位因人工智能的應用而被削減,即金融業就業人口的23%。

       

       

      你一直認為只能算得上“狼來了”的人工智能,在未來可以輕松碾壓你。

       

      8年之后,現在剛剛進入金融行業的年輕人,正是事業的上升期,面對變化如此快的大環境,真的能夠保持臨危不亂嗎?

       

       
      4    .   
      面對威脅,擁抱變化   
       

       

      說到這里,并不是散播人工智能威脅論;

       

      因為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人類會應對情況主動做出調整以適應環境。

       

      金融人作為受AI影響較大的一群人,早已經做好了改變的準備。

       

      2017年,牛津賽德商學院宣布開設一門Fintech在線課程,這門課講授關于區塊鏈戰略,人工智能和其他有關未來的主題。

       

      賽德商學院是這樣描述這門課程的背景的:

       

       

      隨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金融業受到了巨大沖擊。預計未來十年內,將有200萬到600萬的就業崗位被科技所取代。以Starling和Monzo為代表的數字銀行已經對傳統銀行的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甚至有專家認為,未來傳統銀行將減少90%的職位。而賽義德商學院開設的Fintech在線課程旨在通過教授人們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廣泛技能,幫助學員識別新形勢下的金融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建立更加優秀的金融服務公司。

       

      到2019年,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有來自135個國家的9000多位金融從業者來到賽德商學院,用大概兩年的時間學完了牛津的這門課程。

       

       

      威脅和機會同時出現。而如果你只擁有過去的經驗和知識,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人工智能的發展促使著所有面對“威脅”的人,都要重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

       

      解決方法,有人已經給出了答案:終身學習 。

       

       

      外灘教育記者采訪《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時問到:哪種能力能夠“保護”人類,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赫拉利如此說到:

       

      “要想在未來的職場立于不敗之地,人們最需要的應該是一種靈活性。人們可能并不需要去獲得某種特定的技能,比如要學會編程,這樣我就能在20年后找到工作。

       

      事實絕非如此,因為沒有人會知道20年后職場會變成什么樣,以及什么樣的技能是必要的。

       

      如果你在某種技能上做賭博,那么你極有可能會滿盤皆輸。

       

      因此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發展你的靈活性,保持終身學習,時刻準備好應對時代的變化,因為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這個世界正處于永恒的變化中,人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能,不斷地改造自己。”

       

      而且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也不全是悲觀的。新的生產力的誕生并定會衍生出新的更適應當時環境下的工作崗位。

       

      《Humans need not apply》即使這本書的名字有點聳人聽聞,但是書里的內容還是非常積極的。

       

      作者杰瑞.卡普蘭在書里如此說道: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人們有了更多的個人時間去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催生更細分的用戶需求,也同時催生細分行業,為我們創造更多新的崗位和勞動力就業。

       

      如果有一天,困住人類的各種重復性的,勞累程度大的工作被AI取代,那么社會整體的效率一定會大幅提升,社會整體的富裕程度也會提高,而人們的需求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關注自己真正的需求。

       

      被解放的一大批人就可以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未來依舊光明。

       

      ?文章來源:職問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波士頓咨詢:23%的金融人將失業,時間不超過10年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平顶山市| 庐江县| 砚山县| 恩平市| 宿州市| 邻水| 沐川县| 广平县| 农安县| 柘城县| 株洲市| 蓬溪县| 古浪县| 满城县| 故城县| 湟源县| 平武县| 东方市| 天气| 黄平县| 万山特区| 剑川县| 湘潭县| 南安市| 泽普县| 荔浦县| 深州市| 大英县| 长治县| 苍梧县| 酉阳| 平湖市| 道孚县| 邢台县| 军事| 秭归县| 桂林市| 永福县| 彝良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