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對外宣布,騰訊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用于“新基建”建設。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操作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和量子計算都將是騰訊重點投入領域。
其中,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服務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同時,騰訊還將結合產業技術創新需要,重點投入云啟產業基地、工業互聯網基地、創新中心、產業園區等方面的建設。
此外,騰訊將充分調動內部頂級科研專家和實驗室資源,并將積極與國內外頂尖高校合作,搭建科研平臺,加強產業研究和人才培養,投入重大科技攻關,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這是“新基建”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意味著自十八大以來多次在政府政策文件中出現的新基建,正式進入加速期。
新基建主要包括3大內容:
信息基礎設施: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融合基礎設施: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創新基礎設施: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湯道生表示,以新基建投入為契機,線上線下企業、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公益機構以及廣大用戶將共筑數字生態共同體,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
我們相信,加速新基建必將有利于實現數字經濟供給側與需求側更緊密地對接,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此次投入計劃,也承繼了騰訊在產業互聯網技術、資源和生態等方面的優勢積累。5G網絡方面,騰訊已經成立了未來網絡實驗室,探索5G在出行等場景下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
騰訊在物聯網領域也推出了實時終端操作系統和一站式物聯網開發平臺,為用戶提供覆蓋零售、制造、物流、文旅、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多場景的物聯網應用開發能力。
騰訊云還推出了適合于工業數字化的工業互聯網助力平臺,目前騰訊工業云基地已經落地西安、煙臺、張家港等地,有效助推區域工業升級。
騰訊云發布了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產品,并成立了專注于服務器硬件研發的星星海實驗室,進一步加強算力技術研發。目前,騰訊云還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運營的53個可用區,支撐客戶在全球的業務發展。
在人工智能領域,騰訊已經建立了優圖實驗室、AI Lab、微信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多個代表業界最高技術水準的AI實驗室。截至2020年3月,騰訊在全球擁有超過6500項AI專利,有超過800篇論文被國際頂級AI會議收錄。
目前,騰訊AI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已經有了非常深度的應用。其中,騰訊覓影運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AI技術,能夠輔助醫生進行疾病篩查和診斷。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騰訊覓影在患者CT檢查后最快2秒就能完成AI模式識別,1分鐘內即可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參考。騰訊云也正在對外開放數百種AI能力,為產業智能化提供便捷的接口。
未來,隨著新基建投入的進一步增大,騰訊將進一步面向產業開放打通用戶連接的互聯互通力、在互聯網領域歷練的研發技術力、最大化新基建公共價值的開源協同力、以運營能力拉動生態經濟的平臺生態力、以及覆蓋底層和應用的全域安全力,全面助力產業的數字化升級。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騰訊宣布五年投入5000億,以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