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云原生,RPA的最終形態是SaaS化?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凡人飲水處,皆言云計算。時至今日,云計算經過多年的鏃礪括羽早已像“水、電、煤”那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后,云計算對組織數字化業務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驗證,應用和市場規模實現了空前增長。

       

      根據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用戶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將增長18%,達到3049億美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與應用白皮書》顯示,到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政府和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

       

      在此大背景下,RPA上云朝著SaaS化發展似乎成了大勢所趨水到渠成的事情。今天RPA中國將和大家聊聊以下幾個問題:

       

      傳統RPA項目的不足;

      RPA與云計算結合的形態及結合優勢;

      RPA廠商和云廠商的布局;

      RPA上云后其發展形態。

       

        

      RPA項目在應用層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外部和企業內部的變化在不斷的加快,技術更新、項目迭代從最開始以年記,到現在以周記甚至以日記,需求從提出到被滿足的周期也在不斷的加速,現代企業只有不斷的提高效率,才能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超越對手獲得成功。

       

      RPA從被正式提出來后就被寄予了厚望,超短的交付周期、平臺化能力、成本較傳統IT系統低了好幾個數量級,這些優勢都非常天然的適合當前的商業環境。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概念在近兩年被提出并持續火熱,讓RPA也在其中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應用RPA技術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邁出的第一步!

       

      但在實際使用RPA技術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根據Forrester調查數據顯示,資金預算投入、跨部門流程協同RPA項目的維護管理成為用戶使用RPA的“三座大山”,也是阻礙企業提高流程自動化程度的三大因素,相信有不少的RPA用戶深有體會。

       

       

      目前RPA項目從前期的產品選型、業務流程咨詢,再到項目開發實施,最后到項目上線運維,整個過程缺乏行業規范和標準,RPA技術輕量化的特點,使其很容易形成“項目簡單化”的問題,項目沒有管理標準,開發環境生產環境相互混淆,跨部門支持,機器人運行環境復雜不統一,文檔不規范甚至根本沒有文檔等問題,導致項目部署起來要“一機一對待”,后續更是難以維護。還有一部分是源于行業高質量的咨詢人才和實施人才的短缺、客戶不懂RPA項目周期管理、第三方服務商為了節省成本,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等原因。

       

      這些問題基本或多或少都會存在RPA項目中,用戶在經過第一次失敗的嘗試后,很難會繼續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RPA項目上。

       

      RPA機器人上云?RPA產品上云?

       

      我們所談論的RPA上云,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機器人的管理平臺、開發和運行都在云端;

      二、機器人的管理平臺和開發在云端,運行在本地;

      三、機器人的管理平臺在云端,開發和運行都在本地。

       

      目前,有一部分RPA廠商從敏捷性、交付性、擴展性和容器化等因素考慮,在產品構建項目交付的過程中會選擇云原生的方式進行即第一種模式??赡芎芏嗳藢υ圃@個概念不是很了解,這里簡單說一下:云原生概念最早是由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Matt Stine表示,云原生就是把一系列云計算技術和開發管理方法集合在一起,例如,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API協作和敏捷基礎設施等。所以,云原生從一開始就不是一項技術或一個產品,而是一種系統化的方法論和技術集合。說回到RPA項目的交付過程以“云原生”的方式進行,核心就是在RPA全生命周期里,包括項目的構建、運行測試、機器人管理、數據存儲管理等部分都放在了云端,最大化的降低對本地環境的依賴和影響。

       

      微服務、容器化、DevOps、持續交付是云原生的四大核心技術。其中,微服務具有功能上線快、獨立擴容和數據恢復快等特點。容器化技術的優勢是,執行運維時不再需要關心每個服務所使用的技術,因為服務都被無差別的封裝在容器里進行管理和維護。DevOps則強調的是團隊之間如何通過自動化工具協作和溝通,來完成軟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從而更快、更頻繁地交付項目。持續交付就是指不誤時的開發、不停機更新,是一種小步快跑反傳統瀑布式開發模型,從而滿足用戶頻繁更新功能的需求。

       

      當云原生的這些特性應用到RPA項目中去,用戶所面臨的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上云并不是唯一解決方案,每一種技術都有各自特性,揚長而避短,最終達到目的即可。

       

      RPA上云對廠商、用戶來說是雙贏

       

      部署成本減少:在云化RPA的幫助下用戶無需關注本地運行環境,只需在網絡環境下,登錄到開發平臺便可開始設計自動化業務流程。與本地化部署相比,云端RPA可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自動化需求,以云原生構建的產品,一般會與云計算大廠做集成,可以做到可視化和低成本部署,同時機器人不再受本地環境變化的影響,尤其適合遠程工作用戶。此外,使用云原生的RPA使得企業的“數字化員工”隊伍擴展更加靈活,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按需進行部署。

       

      預算可控:對于RPA項目,盡量做到標準化的部署和運營,所以整體投入的預算和人力是可控的。在開發階段的服務由服務商或廠商提供,費用是確定的,采用云原生的部署方式相對更簡單,因為運行在云端,運行環境一般最小化依賴且相對穩定,且不會受到斷電斷網或者其它硬件及人為的干擾,項目總體成本對比本地化方式更可控,綜合計算項目隱形成本,投入相對本地化部署方式更經濟。

       

      維護成本降低:由于用戶使用RPA時技術經驗不足,很容易出現機器人運行環境敏感、本地程序不兼容、內存不足、多版本共存等問題。如果影響的是關鍵性業務流程,這將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很多RPA實現的流程,大多是非核心關鍵性的流程,關鍵性流程則中間需要經過人工二次確認結果然后進行后續)。云化RPA可以讓用戶做到更集中的管理自動化平臺減少意外情況的出現,同時通過高性能服務器的算力資源將RPA機器人的效率最大化的發揮出來。此外,RPA項目也可以很方便的與云平臺大量的AI能力、中間件做集成,來擴大RPA的自動化范圍。

       

      版本管理方便:對于廠商來講,維護對外的產品版本的服務可用至關重要,與本地化的產品相對比,采用云原生方式構建的產品,可以做到熱更新無縫切換,同時維護統一的標準版本,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廠商開發的成本。對使用者來講,不再需要關心開發版本與機器人運行版本不兼容的問題,這些工作可以在項目構建階段或運行時自動做兼容性匹配,客戶端的機器人可以很方便的做到在線升級。

       

      云化對于RPA廠商來說提升了客戶體驗、降低了產品維護成本,同時這種與云平臺綁定的模式,也為RPA廠商帶來了一部分可觀的收入;對于用戶來說,解決了諸多應用和管理方面的困難,進一步降低了應用門檻并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是一次雙贏的技術結合。

       

      全球RPA廠商加快原生云RPA的研發,與云計算平臺做綁定

       

      目前,已有不少廠商發布了自己的云化RPA產品。從行業角度來看,Automation Anywhere(簡稱AA)RPA原生云化的進程走在了前列。早在2019年,AA首次發布了第一個基于Web和云端部署的云原生RPA產品Enterprise A2019。在部署方面,Enterprise A2019支持公共、私有和混合多種部署模式,滿足了不同規模企業的自動化需求,早期AA 在Global層面與AWS進行了戰略合作,最近與谷歌云達成了多年技術戰略合作,加速自動化在全球范圍內的采用。

       

      隨后,UiPath、Blue Prism、IBM、微軟、SAP、達觀數據、弘璣、來也、云擴等主流廠商也開始了云化發展。其中,UiPath連續兩年獲得福布斯發布的《全球云100強》第3位置,而AA則在最新榜單中獲得第20順位(《全球云100強》只針對非上市行業獨角獸)。排在狀元位置的數據庫領導者Snowflake于去年9月于紐交所掛牌上市,市值達到708億美元。因此,產品云化成為了企業上市重要籌碼,同時也是企業核心的競爭力。

       

      被微軟譽為第四朵云的Power Platform已在中國地區實現商業化落地,旗下的Power Automate是其云化RPA產品,用戶可以與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產品實現無縫銜接。SAP在去年12月發布了最新智能自動化產品Intelligent RPA 2.0,云化則作為主打成為重要功能。2.0版在云端機器人工廠中集成了云端開發平臺(Cloud Studio),進一步簡化了流程設計,整個流程更加清晰可控,提升測試和排除自動化故障的效率。

       

       

      此外,以內需為驅動力的大型電商平臺、科技巨頭以及銀行業,例如,阿里云、華為、蘇寧云、京東云、浪潮云、興業數金和平安云等,也陸續發布了自家云化RPA產品,為特定垂直領域提供自動化服務。其中,阿里云RPA最早應用于內部客戶、電商、財務等部門,隨后通過云平臺對外開放已迭代至4.0版本;浪潮云面向財務管理、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個業務領域,推出了基于云端的RPA產品EAbot。

       

      平安云RPA和興業數金則是金融行業最早一批自主研發RPA的金融機構,平安集團超過80%的業務系統已上到平安云,涵蓋了95%以上集團業務子公司。京東、蘇寧這種內需式大型電商的云RPA比較低調,但其產品經歷了6.18、雙11、雙12等大型促銷的洗禮,在穩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方面皆有不俗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RPA的發展。華為早期的RPA是主要服務于運營商,后經過產品迭代在2019年開始對外提供服務,并經過比較短的時間內從1.0版本迭代到2.0版本,在2020年發布了AntRobotRPA 2.0版本;華為目前提供了多種集成交付的方式,OC(機器人管理平臺)可以運行在裝有華為自研的EulerOS歐拉系統的云端服務器里,可選云端或者本地Windows環境的方式運行機器人。比較特立獨行的另外一種模式是華為提供了軟硬件一體機的交付模式,一體機內置了多個RPA機器人和OC,用戶購買后插電即用,運行環境已經集成好,對于預算充足且私有部署、安全穩定可靠等要求的客戶來說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從國外到國內,從產品供給端至應用端,整個RPA行業和眾多云廠商都在通過云化來積極構建自動化生態,降低RPA使用門檻,來進一步幫助用戶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上云后的RPA,SaaS化是終極形態?

       

      SaaS是近年來比較熱的概念,SaaS與傳統銷售的區別除了將原先一次性買斷變成了“訂閱式”服務外,核心在于SaaS模式具備了“開箱即用”的特點,可針對不同行業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蛻粼诟犊钋?,可以進行免費試用來更準確地判斷是否滿足其自身需求,從而降低采用后失敗的風險。此外,為了增加軟件訂閱服務的可持續性,軟件廠商需要保證客戶可以從產品中不斷獲取到價值,以及體驗到良好的服務,才能夠不斷續用促使該商業模式的可持續運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RPA借助云計算平臺可以消除用戶應用的諸多障礙,持續擴大影響力使RPA可以面向更多的To B和To C用戶。同時RPA可以反哺云計算平臺擴大平臺技術邊界。

       

      在RPA項目應用前,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是流程發現階段,但是行業內普遍缺乏這類RPA咨詢人才,RPA未來平民化普適化,需要的不僅僅是工具層面的支持,更多的是能夠把過去沉淀下來的知識經驗轉變為一種服務能力,讓更多用戶以更低門檻來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RPA中國認為,在RPA上云后,未來RPA的發展會衍生出兩種業務形態,其中以RPA為底層技術的解決方案模式,就是RPA SaaS化的發展形態。

       

      與傳統的本地、集成和私有化部署相比,RPA上云后有SaaS、PaaS兩種選擇,既可以加速項目的交付頻率同時保證了按需收費的模式,這種模式也可以倒逼廠商持續輸出高效、穩定和便捷的服務體驗。

       

      云計算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需求背景下,RPA將迎來增長拐點

       

      目前,全球RPA市場份額大約20億美元左右體量較小,與ERP、CRM等傳統產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據B2B內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SaaS領域一共發生134起投融資,融資總金額超157.45億元。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今年2月份主打SaaS模式的令才科技智能RPA,獲得了由經緯中國領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成立3年時間,令才已有30余家超大型種子用戶包括龍湖地產、陽光保險、好未來、海底撈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核心客戶續約率高達100%。

       

       

      根據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用戶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將增長18%,達到3049億美元。其中,SaaS仍是用戶云IT支出市場中份額較大的部分,預計增長約16%達到1,178億美元。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級SaaS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到2023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元,較十年前增長近38倍。國內SaaS市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空間,一方面得益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用戶對高效、穩健和投資回報率高的產品需求越發旺盛;另一方面,疫情助力SaaS行業跨越了用戶認知期。相信隨著云計算快速的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旺盛,RPA的市場規模將迎來更大的增長拐點,繼續朝著云端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面向云原生,RPA的最終形態是SaaS化?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桓仁| 井研县| 荣成市| 夏津县| 襄樊市| 文水县| 枝江市| 崇礼县| 荣成市| 百色市| 成武县| 会同县| 济宁市| 商洛市| 习水县| 乳山市| 文成县| 安庆市| 普兰店市| 常山县| 高邑县| 百色市| 武平县| 遵化市| 南丹县| 五寨县| 临湘市| 榆社县| 平邑县| 景泰县| 颍上县| 桂东县| 西和县| 建昌县| 磐安县| 泗洪县| 东宁县| 郸城县| 双柏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