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需求,企業數字化轉型怎么干?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眾所周知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技術、涉及業務、涉及協同更涉及企業的戰略運營,其建設過程也不是信息中心一個部門的單打獨斗,需要老板支持、領導支持、更需要財務支持、業務支持,而當前大部分傳統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認知、缺乏共識、缺乏能力、更缺乏長期主義,導致建設過程異常艱難,其中沒錢、沒需求可謂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黑白雙煞”,嚴重影響轉型進程。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錢”的問題,俗話說“談錢傷感情”,但企業數字化建設卻處處需要資金,而在在大部分傳統企業領導眼里認為做數字化就是買套軟件,所以企業領導對于數字化建設成本的認知也就僅限于合同價,但現實是軟件能正常運行的背后需要硬件環境支撐、數據需要網絡傳輸、系統需要團隊來維護,技術在進步,業務在革新,需求在變動,數字化投入也必須要跟進,否則沒有資金投入數字化寸步難行,信息中心即使再有能力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到數字化投入,企業需要一份明細賬,特別是在當前企業降本增效的模式下,錢要花在刀刃上,但當前大部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卻是一筆糊涂賬,缺計劃、缺預算、缺成本意識,想到哪里做哪里,如果項目費用太高就干脆PASS,因此,企業需要一個詳細的數字化轉型資金規劃,根據規劃CIO需要詳細制定出每一筆的資金用途,做好數字化建設預算,一般情況下數字化轉型成本投入大致包含:軟件投入、硬件投入、網絡投入、人力資源投入以及經常被忽視的時間成本投入,如下圖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專業的團隊,有團隊自然就有人力成本支出,所以在降本增效模式下企業要根據數字化發展的現狀合理規劃好團隊規模、人員占比等投入,一個優秀的團隊可以讓企業數字化轉型少走彎路,走彎路就意味著重復的投入,而保持團隊的穩定,則意味著減少反復,提升效率,因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時間即成本;反復即成本 ;效率即成本。

      企業數字化轉型既需要保持資金投入,又不能盲目投入,所以要合理控制投入,而數字化建設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時間內難以見到成果,所以企業負責人要保持長期主義,以戰略的高度,發展的眼光來做數字化,在資金投入上要舍得投入,但不能盲目投入,控制投入,但不能不投入,而CIO必須要具備成本意識,要基于財務的視角來做數字化建設,必須具備很強的項目管理能力,要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控進度、提效率,省資金。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需求這個重要的話題,眾所周知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的基礎是需求,正常情況下信息系統建設的步驟為:  

      1、業務部門提出數字化項目建設需求;  

      2、信息部門初步收集整理相關業務需求;  

      3、信息部門論證該業務需求實現的技術可行性、實現方式,然后在市場尋找合適的軟件公司;如信息部門有技術開發團隊,會論證該需求是自行開發還是購買第三方軟件來實現;

      4、軟件公司來企業就業務需求做進一步的溝通調研,以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解決方案;如信息部門自行開發,會有產品經理和業務部門詳細了解需求;  

      5、如確定了軟件公司,其實施團隊進場后會組織業務部門進行詳細的業務調研,并出具調研報告,根據調研情況設計實施方案;  

      6、系統實施上線。  

      從以上步驟我們不難看出需求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但在大部分情況下當信息部門進行業務調研時卻難以收集到有價值需求信息,業務部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沒什么需求!或者你們看著辦吧!  

      以上就是大部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面臨的最艱難的、最典型的場景:

      信息部門一頭熱,信息部門由于職責所在對數字化建設的熱情十分高漲,而業務部門處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以數字化太專業為由,婉拒來自于信息中心或者軟件公司的需求調研活動,所以業務部門真實的需求自然也難以獲取,在這樣需求如此失真的狀態下,數字化建設變成了以技術為核心,完全脫離了業務,結果自然也實施難、落地更難,大部分情況下是在實施階段就已爛尾了。  

      而對于大部分企業的業務部門而言,拒絕數字化建設的理由很簡單,而購買相關數字化系統的理由卻很充分:需要!意思就是我就是要買!因為工作需要!至于軟件買了以后功能是否匹配,軟件好不好用,業務管理流程是否要梳理與改進,那是買了以后的事情,如果不好用,那一定是系統的問題!所以也注定了系統背定了鍋!  

      需求是什么?  

      需中求解,而非需中就要!  

      需求就是尋求方案、方法中的最優解。  

      需求是系統性的,而非單一的滿足。  

      但是在實際的數字化建設中,在需求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1.業務部門需求不清、含糊、片段性;  

        2.需求不穩定、多變、朝定夕改;  

        3.內部需求意見不一致,反復推翻;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信息部門明知需求有問題提出質疑卻無法反對,錯誤的需求照常推進,明知路錯了必須一直錯下去!  

      因為這是業務部門的需求!  

      以上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過程中的典型亂象,一方面業務部門對自身的業務需求不明晰、混亂;而另一方面作為專業技術部門的信息部門只能對需求被動接受,難以要業務部門接受專業、合理的建議,這就是企業內部缺乏協同、融合力的表現。

      由此可見,需求二字雖簡單,但要真正的做好需求管理卻很難,尤其是對信息部門的要求更高,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信息部門在需求管理上要做到:引、控、定。  

      第一,引,即引導;  

      第二,控,即控制;  

      第三,定,即定標準、定流程、定制度。  

      同時信息部門應學會制定需求管理策略,不能在需求管理上打亂仗,在任何數字化項目開工建設前一定要與業務部門達成共識,同時信息部門也要學會對業務需求進行清洗、篩選,具體可從如下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需求實現的難易及復雜程度;  

      第二,需求實現的時間周期;  

      第三,需求實現的成本;  

      第四,需求的輕重緩急;  

      綜上所述,資金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保障,而需求則是基礎,是路徑。

      需求清,則建設準;需求亂,則建設難;需求需要技術與業務共同來完成,需要的是融合思維,而非業務部門無限的發散;同時信息部門也要根據企業管理現狀,合理的控制需求范圍,分步推進,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設要貫穿整個數字化過程,科學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很重要。

      同時成本意識也非常重要,要知道數字化建設“時間即成本”、“反復即成本”、“延期即成本”、“質量即成本”;如果企業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既無成本意識,又舍不得投入,同時業務部門又沒提出需求的能力,那信息部門只能干個錘子!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沒錢沒需求,企業數字化轉型怎么干?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增城市| 宜都市| 灌南县| 临颍县| 遂昌县| 嘉峪关市| 阳朔县| 永寿县| 宁晋县| 商水县| 张家口市| 丰原市| 五台县| 延庆县| 博客| 台湾省| 江阴市| 正镶白旗| 沈阳市| 水富县| 阳新县| 安徽省| 扎赉特旗| 湘西| 平塘县| 庐江县| 江源县| 宣汉县| 鄂伦春自治旗| 辽中县| 玉林市| 广平县| 潢川县| 五河县| 平邑县| 日喀则市| 义乌市| 于都县| 绵竹市|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