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的數據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發布了一份關于企業財務部門在RPA領域應用的數據報告。該報告對全球150家企業的CEO(首席執行官)、CAO(首席會計官)和CFO(首席財務官)進行了采訪和數據搜集,行業包括:零售、制造、醫療、金融等。調查顯示,企業在應用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之后,平均每年可以為財務部門節省25,000以上個工時。
這些業務流程包括:發票提取、打款對賬、數據采集、工資發放等;同時可避免的返工量,最多可占全職員工總工作時間的30%左右。對于擁有40人的全職財務團隊的公司而言,這相當于每年節省了878,000美元的人力支出成本。
Gartner業務副總裁Dennis Gannon表示:“雖然88%的CEO希望在明年實施RPA項目,但并沒有將RPA應用在財務報告流程的意向。從狹義的ROI角度來看,與其他業務流程相比,財務報告似乎是一個不太重要的業務。但是,在財務報告流程中應用過RPA的企業認為,可以明顯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將更多的時間分配給更有意義的工作,同時可以減少人員的流動。”
Gartner根據CAO和CEO的調查回復數據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在考慮將RPA實施在財務報告時遇到的三個問題:
無需人工協助,RPA獨自完成業務流程: CAO和CEO一直不愿在財務報告流程中全面部署RPA,主要是因為該流程有諸多需要人工判斷的數據。很顯然,這會將人為錯誤帶入到自動化流程中去,從而失去了應用RPA的優勢。
投資回報率:大多數CAO和CEO會對RPA應用進行優先級排序,會以典型的成本為中心的ROI公式來關注員工的時間節省,往往會將RPA應用在回報率較高的業務上。
自動化業務標準化:CAO認為,在全面實施財務報告業務流程自動化之前,必須制定標準化規則。如果沒有標準的自動化流程,則很容易造成業務上的錯誤。這將造成財務錯報或錯過報告截止日期的風險,與其他自動化業務相比,財務報告流程中的這些潛在錯誤被認為風險更大。
Gartner還發現,財務部門是應用RPA最多的業務之一,多數企業在首次應用RPA時,會將財務部門作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測試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Gartner最新調查數據:RPA可為財務部門,每年節省25000個工時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