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上說:上一集講過,RPA要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出發搞起,這就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規劃和實施過程。因此,前期大多都是“舔一舔”,“嘗一嘗”的項目。toB(oss)嘛,Boss又不都是傻瓜,當然要試試看。這也就導致了RPA沒有辦法迅速在企業內部做大。想一想,每個項目從開始跟企業接觸,營銷,立項,招投標,公示,開工。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消耗多少人力,按月工資核算即可。再算算license費用,這還得去掉廠商為了銷售產品,打掉牙咽肚子里去的“試用license”。這不是一個小數目的差額。當然,這里沒算廠商的運營費用等其他諸費用。好在有看好這個行業的資本不停的為這個行業輸血,讓這個行業不停的嘗試著前行。
主觀上說:這些年,國內的互聯網發展異常火熱。互聯網思維深入人心,各種引流手段,各種吸引大眾眼球的招數此起彼伏。不乏一些廠商將“屌絲文化”、“二次元文化”都用在了RPA營銷上面。個人認為toB的生意,做這種屌絲二次元的營銷,簡直是粗俗到了極點。有頭有臉的企業領導,好像不太愿意采購這種“潮牌兒”商業產品,盡管他骨子里面有可能住著一個二次元屌絲。話說回來,toB的生意,還是得用toB的打法,互聯網思維在RPA這個行業領域暫時看上去還不太適用。
多說一句:想起咨詢公司這個圈子,為什么“四大”牛B,但排名卻在埃森哲之后。因為埃森哲有一個toB的“魂”。這個“魂”到底是什么,請持續關注后面的文章。
【值錢的觀點】RPA是一種“被集成”的技術
近些日子,注意到一些系統廠商(歐美日中)紛紛開始將自家產品加上了RPA的功能。這種做法無形之中蠶食了市場份額。另外一方面,也使得企業對單一RPA技術的依賴程度降低,大大改變了“RPA不穩定”這個時常被人詬病的問題。舉個例子:
銀行業務系統:某廠商報表系統+原廠RPA
保險業務系統:某廠商理賠系統+原廠RPA
人力資源系統:某廠商HR系統+原廠RPA
客戶管理系統:某廠商CRM系統+原廠RPA
醫院管理系統:某廠商HIS系統+原廠RPA
資源管理系統:某廠商ERP系統+原廠RPA
財務管理系統:某廠商FIS系統+原廠RPA
這種模式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原廠RPA可以實時適應系統升級帶來的變化。不再會出現,諸如系統升級造成的RPA機器人報錯中止的情況,避免了“咖啡和大蒜不兼容”的尷尬。
簡單點說,企業業務系統相當于加油站的加油機,RPA相當于加油槍。你給我什么銀行的信用卡,我都能讀;你讓我給什么車型的車加油,我也都能干。是不是有點厲害了。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捷一科技
作者:王新童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TdT_5jnsAkIx6E3nFXxow
RPA中國推薦閱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謝謝。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為什么RPA廠商不賺錢?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