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江蘇網徐州消息,今年以來國網徐州供電公司開展數據賦能基層專項行動,全面推進數字化供電所示范建設,培育供電所數字化員工,深化實踐“數據+工具+能力”的自助應用構建模式,徐州供電公司大廟供電所率先實現“RPA”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推廣應用,激發基層創新活力,助力一線減負提效。
“線損輔助治理”APP,實現線損分析智能化
“借助線損輔助治理小應用,我不僅可以直接鎖定異常用戶,還可以通過編寫邏輯語句,全面篩選排查類似異常問題,真方便!”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大廟供電所臺區經理張方向在解決惠李線67-9=5南3線臺區高損后感嘆道。
傳統的線損分析模式需要切換采集和同期兩個系統,逐條篩選所需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步驟繁瑣,效率低下。
為解決此問題,徐州供電公司開放數據中臺接口,開發“線損輔助治理”應用程序,利用大數據融合及智能分析技術,實現線損異常臺區全面排查分析,線損異常點精準定位,可疑用戶快速鎖定,同時實現工單派發、治理、反饋閉環管理。通過“數據分析+現場檢查”方式,大大縮短線損異常處理時間。
此外,針對因新裝、增容用戶導致同期系統與采集系統存在電量偏差、線損不一致的問題,徐州公司利用RPA技術進行自動電量比對,實現實時監測線損差異。
“RPA機器人”,實現計量箱巡視自動化
“RPA機器人真是高效,一個臺區的計量箱巡視工單十幾分鐘就做完了,人工操作至少需要三天!”10月13日,大廟供電所臺區經理張慶玉借助“RPA機器人”率先完成計量箱巡視任務。
計量箱巡視是供電所的一項基礎工作,需要臺區經理對轄區內計量箱的內部、外觀逐一檢查、拍照存檔、上傳采集2.0系統,并完成巡視工單內容點選,此項工作重復繁瑣、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
為助力一線工作提質增效,在徐州供電公司數字化部引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RPA)后,大廟供電所將“RPA機器人”靈活應用到計量箱巡視工作中,通過軟件模擬人工巡視工單操作流程,按照固定程序自動執行流程任務,臺區經理只需準備巡視資料和相關照片,數字化技術人員通過“RPA機器人”即可完成供電所全部巡視工單任務,大幅壓縮計量箱巡視工單平均完成時長,從之前的5分鐘壓降至現在的5秒鐘,大大節省了基層供電服務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切實提高了基層工作效率。
此外,徐州供電公司將進一步深化應用“RPA”技術,創新技術方法,打造“數字虛擬員工”,利用“RPA技術”替代人工,從事流程固定且重復性強的工作,解決小區批量新裝、費控業務推廣、業擴報裝工程管理等工作存在的部分環節機械性、重復性較大的問題,進一步釋放人力,激發基層創新活力,促進一線減負提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通過RPA將計量箱巡視工單平均時長從5分鐘降至5秒鐘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