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重大變革和發展,使人類進入了機器時代。如今,軟件的范圍不斷擴大,生活中無論我們是消費者還是員工,都需要處理許多工作,能否像以前的工業革命一樣運用自動化工具來完成這些工作呢?基于這個問題,靖亞資本合伙人任曉東在ISIG低代碼峰會上分享了他在工作自動化領域的投資思考。
“非理性投資繁榮”后,SaaS領域的投資將更加理趨于理性
2021年,中國的風險投資市場出現了一種“非理性投資繁榮”現象,即人們普遍存在錯失良機的恐懼心理,導致眾多自動化企業在團隊尚未明確規劃或者估值未經深思熟慮時,就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注入。
這種現象在2022年有一個簡單的修正,自從美股崩盤后出現了投資萎縮的情況,即“他人不投,我也不投”,這也是一種非理性的現象。
從2022年底到2023年起,中國在軟件領域的投資逐漸趨于理性,被稱為“理性投資再出發的節點”,投資者對項目的審核變得十分謹慎。
提高勞動生產率的SaaS將蓬勃發展
任曉東表示,能夠提高勞動生產力的SaaS將來必會蓬勃發展。《國富論》認為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的關鍵,而SaaS則是新時代社會生產分工的一種形式,它可以承擔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從而逐步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如果把全球SaaS的收入算做SaaS生產力的話,它所代表的生產力相當驚人。2021年SaaS為全球貢獻的勞動生產力相當于1200萬深圳人口,占60%深圳人口所創造的收入。而中國的SaaS市場現在稍少但同樣具有較大潛力,其創造的生產力相當于深圳人口總數的5%。從該角度來講,全球SaaS的生產力有可能代表整個深圳,甚至未來有可能代表整個廣東。因此,SaaS的發展必將蓬勃壯大,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減輕用戶痛苦的SaaS更受歡迎
SaaS產品越能減少用戶困擾,就越會受到歡迎。
眾所周知,抖音、快手、Bilibili等應用程序可以帶給人們很多快樂和享受,優秀的SaaS體驗應該是減輕用戶痛苦,而不是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困擾。因此,在銷售SaaS時,我們需要自問:你提供的SaaS是增加別人痛苦還是減輕別人的痛苦?
SaaS從業人員普遍認為目前SaaS市場規模較小,尤其是在RPA和低代碼領域。任曉東認為,如果用戶體驗做得好,SaaS市場將會擴大并迅速增長。
以Uber為例,Uber在其商業計劃書中根據數據計算出當時其最大的市場規模為12億美元。而在10年后的2019年,Uber在北美地區的收入已經超過了70億美元,相比之前增長了六倍。
簡單來說,Uber最初以出租車市場規模為基礎進行計算,根據傭金比例30%計算出TAM約10億美元。但是隨著用戶體驗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打車軟件,甚至有些人不再開車,這促進了交通出行市場的擴大。最終我們會發現,用戶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原本看起來很小的市場變得更加龐大。
SaaS自身具有的市場規模擴張性在其他國家也已經得到證明,任曉東表示,“中國在未來IT支出的增長率不會低于我們GDP的增長率,我們今年的GDP目標是5.3%,但是IT的支出會增長的更快。因此開始的市場小沒有關系,未來的市場是越做越大的。”
選擇“產品自動化”還是“交付自動化”?
任曉東將工作自動化劃分為三個子賽道,即RPA、iPaaS和低代碼。將這些自動化產品推向市場時,又將它們分為兩類:產品型和交付型。這兩類自動化產品都將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
產品自動化指的是用戶自交互的低成本模式,使得自動化像Office一樣普及成為可能,極大擴展了用戶基礎。任曉東認為,當前的自動化產品易用性尚可,但市場需求尚未完全爆發,使用成本相對較高。但隨著技術進步,自動化產品的質量越來越高,RPA市場規模也不僅僅局限于今天的10億,而可能達到100億或200億的規模。
交付自動化指的是復雜場景中RPA、iPaaS、低代碼的融合將形成企業自動化中臺,極大提升中大型企業自動化使用深度。以國家電網為例,如果其使用了SAP的ERP系統,其中可能有一些自動化的工作,如果國家電網不愿意使用RPA產品或者低代碼,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完成所有流程設計,并為他們實現一個基于RPA和低代碼的解決方案,這便是一個交付型的項目。
這兩種方法看起來都不錯,但它們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減輕用戶的痛苦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關鍵在于要成功地優化我們的產品,并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
以RPA賽道為例,如何尋找投資目標?
任曉東引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說法,講述了其如何在RPA領域找到投資標的。他表示,通過在自動化領域的不斷學習、迭代和摸索,直到找到意見相符合的優秀團隊和市場切入點,才會下手投資。任曉東介紹:
2018年他當時所在的Cisco投資了UiPath。因為使用過UiPath并認為它是一款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2019年第一季度,找到了一家RPA企業(E公司),但由于尚未完成競調,被其他投資方先一步投資,錯失機會。
2019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繼續尋找,共查看了超過十家公司。
2020年第一季度,遇到S公司。該公司的產品易用性很好,入門門檻也很低,但內部團隊認為在綜合能力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現在看來,該公司的發展很不錯,錯過了這個機會。
2020年第二季度到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持續探尋了不少公司卻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伙伴。
2021年第三季度,最終選擇投資了一家名為N公司的企業,終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從最初對RPA的興趣,到花費三年時間投到合適的公司,整個歷程充滿了挑戰和機遇。任曉東表示,如果你是自動化行業的從業者,應該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花費時間不斷迭代產品,直到產品能夠真正減輕用戶痛苦并實現非常出色的用戶體驗。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靖亞資本任曉東:淺談工作自動化賽道的投資思考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