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吉偉
3月26日,全球估值最高的通用RPA廠商UiPath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PATH。
上一輪7.5億美元融資后,UiPath估值高達350億美元。使得UiPath不只是估值最高的RPA廠商,也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AI企業軟件公司之一,受到各方關注。
有意思的是,招股書顯示2020年會計年度收入為6.08億美元,增長率81%,凈虧損從5.199億美元驟降至9240萬美元,經營現金流為2920萬美元,自由現金流為2600萬美元。
凈虧損已經從數億級降至千萬級別,卻依然是虧損的。虧損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2019財年、2020財年、2021財年的銷售與市場費用,分別為1.9億美元、4.83億美元、3.8億美元。
知名度足夠高、生態比較完善、產品能力比較強且較有話語權的UiPath,居然也需要這么高的銷售費用。后面隨著體量的增長,銷售費用會不會更高?營收增速能不能繼續提升?今年能否實現真正盈利?隨著招股書的提交,一些機構也開始對UiPath拋出一些疑慮。
即便存在質疑之聲,也仍然擋不住UiPath估值的韌性飆升,現在已經超過350億美元。RPA項目如今在資本市場有多值錢,這個數字給予了完美闡釋。
當然,財務狀況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篇文章,王吉偉頻道主要跟大家分享并解析UiPath招股書中提到的RPA行業背景,便于大家更全面地了解RPA行業。
UiPath招股書,提及的RPA行業背景七大看點
2、混合環境,對IT環境產生復合影響
3、數字化轉型優勢,尚未賦能勞動力
5、組織需要新型技術,打破并完善傳統自動化
尤其是新的具有模仿人類行為的能力的自動化方法,允許客戶在不改變實質性業務流程和基礎架構的情況下提升效率。進而改變了數據處理工作,打破了傳統自動化。
根據2020年蓋洛普(Gallup)的一項研究,員工敬業度高的業務部門更加活躍和高效,更符合客戶需求,并且更加遵守流程、標準和系統,高度敬業的業務部門將使利潤率提高21%。
“信息化悖論”影響之下,歐美企業流行RPA
以上來自UiPath招股書所提及的7個行業背景,可以說是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造成的各種系統性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的結果。本質上,是IT技術大量應用后,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去解決各種企業管理軟件與應用的互聯互通問題。
歐美當代企業,基本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礎之上。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在創業之初便能考慮如何將企業架構建立在數字化系統之上。尤其是云計算等技術的率先應用,使得很多初創型企業都是數字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將信息系統應用于企業經營,初始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增效降本,但隨著業務的增加,各種應用程序也不斷產生,造成數據孤島與業務割裂是很正常的。
在王吉偉頻道看來,UiPath所描述的RPA行業背景,更多地描述了具備信息化基因的歐美企業數字化經營現狀。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依賴信息技術,大型企業甚至會因為某項業務或某個項目而開發相應的應用。堅持IT部署投入十幾年以上,不斷上線各種企業管理軟件的企業,必然會遇到各種信息流通不暢以及數據無法有效運轉等諸多問題。
IT成本投入越來越多,成效卻不見起色,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信息化悖論”之中。這種情況下,具備跨環境部署、不侵入原有信息化系統、集成AI/ML能力、ROI更高的RPA,就成了完善原有IT系統的最佳解決方案。
現在,優先應用RPA已經成為歐美企業財務主管的共識。韌性交付這一新的技術戰略趨勢,也帶動RPA成為實施這一戰略的主角。同時,流程自動化已成為全球企業IT技術投資排名中,排名進入了前四。
中國企業數字化程度低,IT復雜程度相對不高
有人會問,中國企業在信息化的建設上,存在歐美企業所遇到的各種情況嗎?同樣存在,只不過多出現于大型企業。體量更大的企業很早之前都會學習歐美大型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自然也會效仿其引入各種信息化管理系統。自然發展到一定程度,積病也會一并出現。
至于3000多萬中小型企業,更多的則是另外一種情景。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進一步推進,企業上云等政策的施行,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將企業經營變得更加數字化、自動化與智能化。但國內企業與歐美企業的數字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國《2019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尚處于起步階段。90%的企業內部存在數據孤島,約80%的企業不認可自身數據挖掘能力。而在近期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僅有25%的企業開展了數字化轉型,遠低于歐洲的46%和美國的54%。
云化率,簡單說就是企業經營應用云計算的比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度。2019年,美國企業的云化率達到了85%,歐洲為70%。中國企業云化率尚不足40%,從業務量而言也主要來自互聯網公司。實體經濟、傳統行業和中小企業的上云率依然較低。
從這些數據而言,不管是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率,還是云化率,中國企業都明顯不如歐美。國內的很多中小型企業,因為早期沒有更強的實力部署ERP、CRM等各種企業管理系統,反而沒有遇到“信息化悖論”的情況。
而當一些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微信、支付寶等這些超級應用,使得很多企業在前端業務和后端管理上,直接引入企業微信、釘釘等數字化系統,越過了自建IT信息架構,而直接邁入了SaaS與PaaS時代。
大量企業缺乏數字化基礎,正是RPA興起契機
中國的更多中小型企業,到現在仍然沒有數字化基礎,正在或者剛開始數字轉型。一方面在于以前上一套企業管理軟件價值不菲,企業往往會感覺沒有必要,規避掉這部分投資;另一方面,大多企業都將重點放在前端的銷售等業務上,所以搞數字化、自動化也會優先將投資放到銷售與市場方面。
這導致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到現在沒有像樣的信息化架構,并且后端仍舊存在大量的人力處理簡單、重復業務流程的工作場景。
這,也正是業務流程自動化能夠興起的一個契機。
王吉偉頻道多次說過,業務流程自動化是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更直接有效方式。RPA的興起,讓企業不用從整體IT架構進行考慮,而是直接將RPA用于企業前后端的業務流程優化,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諸如多人辦公在使用RPA之后只需“1人1機”的應用場景,比比皆是。而SaaS化,在讓RPA部署更加容易的同時,也讓更多企業借由業務流程自動化開啟企業上云之路。
現在融合云計算、AI、數據挖掘等技術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可以引導企業“一步上云”的開啟數智化轉型。數智型的業務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優先考慮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輔以其他技術讓自動化更加智能、高效地運行,實則就是超自動化。
超自動化是Gartner在“2020年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中公布的一項戰略性技術。它結合了 RPA、A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流程挖掘等各項技術與工具,目標是增強由 AI 驅動的智能決策和數字化運營。RPA和iBPMS,正是超級自動化的關鍵組成部分。事實已經證明,超自動化可以助力企業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將來勢必會大流行。由此,未來RPA也定會大流行。
超自動化不僅適用于企業組織,同樣適用于個人。尤其是各大RPA廠商正在積極推動的端到端架構,極大的增強了的超自動化的易用性與普適性。這讓UiPath等廠商所提倡的“人手一臺機器人”的愿景,進一步走入現實。
而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市場,RPA除了能夠被需要打通數據孤島的大型企業使用,也能被更多尚未實施數字化的中小型廠商使用。中國不只有數萬家大型企業,還有超過3000萬的中小型企業,以及7000多萬個體工商戶,若每個組織都能了解并使用RPA,這個市場規模可想而知。
因此,RPA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比歐美市場更大。接下來哪個海外RPA廠商能夠盡力開拓中國市場,也必將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好的表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UiPath招股書透露行業背景七大看點,國內市場迎來RPA發展契機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