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貿易戰的不斷升溫再加上新冠病毒的肆虐,在此雙重打擊之下,各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的影響。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飆升至328.3萬,是1982年創下歷史最高水平69.5萬人的4倍多。減薪、裁員每天都在頻繁上演,也成為企業活下去的唯一途徑。
正在各行業緊衣縮食之際,來也科技完成由光速全球基金領投的C輪4200萬美金融資(2月24日);天行Uni獲得追一科技戰略融資(2月25日,金額不詳);而云擴科技也完成了由紅杉中國領投的B輪3000萬美元融資(3月16日)。
這幾輪融資仿佛為迷失方向的RPA行業點亮了希望燈塔,也為心急如焚的自動化從業人員吃下了“定心丸”。絕境看潛力,逆境看發展,這是對RPA行業最好的詮釋,也讓RPA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從國外到國內,RPA行業迅速升溫“燒”遍全球
從RPA行業的發展軌跡來看,頗有“十年磨一劍,劍出震天下”的氣勢,自2015年開始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將“自動化之火”燒遍五大洲。據麥肯錫發布數據顯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超過70%部署了不同形式的RPA機器人,而在排名前100%的企業中,部署率高達85%。
國外最早從事該行業的是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和UiPath。這三家公司先后在2001年左右進入RPA行業。其中Blue Prism已在倫敦交易所上市;Automation Anywhere首輪融資達到2.5億美元(2018年7月),成為企業軟件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A輪融資之一;UiPath兩年估值瘋漲70倍達到70億美元,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科技公司。
反觀國內,從2018年初至2019年末,共出現了10多起RPA融資案例,合計金額近60億元,出現了達觀數據、來也、云擴、弘肌、英諾森、金智維等資深頭部玩家。其中,云擴、英諾森等企業接連獲得兩輪融資,在資本寒冬的2019年RPA行業卻跑出了“博爾特”的速度,著實讓其他行業刮目相看。
RPA之所以在短期內獲得如此大成功,要從兩個方面說起:
一方面是得益于AI技術的迅猛發展,在2016年韓國傳奇棋手李世石被Alphago戰勝時,我們既看到了人工智能恐怖的一面,也看到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隨后人臉識別、機器學習、光學字符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快速成長。
傳統的RPA只能將基于規則、重復的業務實現自動化,對于那些非結構化數據業務(如發票識別)卻無能為力,這也是為什么之前RPA無法受到主流關注的原因之一。
當一些供應商將RPA與AI相結合時奇跡出現了,就像綠巨人浩克有了X博士的大腦,這種如虎添翼的組合讓RPA的自動化范圍得到了空前的擴展,也滿足了企業日益多元化的業務需求。
而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全球經濟進入數字化時代,多數行業開始謀求數字化轉型,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RPA的非侵入式部署、易使用和維護方便等特點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可以提供7*24小時無間斷工作服務,無需加薪,永遠不會抱怨“996”,這些優點恰好是企業日常運營最大的需求。
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便出現了RPA的身影:湖北武漢市騰龍社區有超過2300位居民,但僅有不足10名社區工作人員。為了減輕排查壓力,降低人為接觸,提高檢測效率,該社區于3月11日上線了“RPA戰疫機器人”。
在RPA機器人收到社區名單后,可以自動讀取居民信息,挨個向居民發送短信、撥打電話,并根據語音識別匯總判斷居民提問是否正常,哪些居民需要幫助,同時自動生成報表,快速實現居民健康信息采集與疫情摸底。
之前需要一個月的工作量,在RPA幫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便全部準確完成。
技術人員正在指導社會人員,使用RPA機器人
龍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況賢劍表示,從疫情開始排查工作量比之前翻了好幾倍,而由于人手不足出現了大量積壓,社員一直吃住在社區依然無法完成。在高科技的幫助下,目前的排查工作進展的非常迅速,并且減少大量人為接觸,這也是讓我們最滿意的地方。
AI將是RPA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據Gartner發布的“2020年十大技術趨勢”報告顯示,把超級自動化放在了首位,而RPA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開啟“AI之門”的最好鑰匙。
之前RPA沒有引起太大關注,主要是因為其局限性。但是有了AI支持便可以變的無限可能。例如:以前用戶提取一個合同的信息,需要一行一行地對照,一列一列地查找,即便是應用RPA也于事無補。
因為RPA本身只能做自動上傳或下載機械性工作,它是無法識別合同信息的;但是通過OCR這樣的AI技術,可以自動識別和提取數據, 然后轉換為結構化數據,以便讓RPA自動處理后續操作。也就是說,善于挖掘和識別數據的AI技術恰好補充了基于規則的RPA,這是一種純天然優勢的組合。
以去年達觀數據為上海政府提供的一個RPA項目為例,它解決了外籍人士工作許可申請中的各種信息錄入和匯總問題。在RPA中集成了OCR、NLP(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讓以往需要工作人員對照紙質文件錄入、核對的信息實現了自動錄入,并能根據字段特征,自動填寫到相應系統的相應位置。
在RPA機器人的幫助下,整個工作許可申請流程從以前的1個月縮短到了一周,并且在數據處理準確率方面有了巨大提升。
微軟、SAP、IBM等紛紛入局壯大RPA行業
我們知道在To B行業里微軟、SAP、IBM等一直是風向標,當這些企業先后發布同款產品時,那么可以說這個行業很快就要成為主流。微軟在去年美國奧蘭多舉辦的“Ignite 2019”大會上宣布推出自動化產品“Power Automate”。
該產品結合了 Microsoft Bot Framework 與PowerPlatform技術,旨在使任何人都能構建無需代碼,無需AI培訓的智能機器人,同時推出了預設機器人模板商店進一步簡化自動化流程。
微軟人工智能商用部資深研發總監繆玉峰曾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很多AI技術在實現商業落地面臨諸多挑戰,而RPA與AI技術的相結合打破數據孤島,加快企業應用AI的進程使更多的業務場景實現智能化。
微軟“Ignite 2019”大會現場
在1985年微軟首次推出Office工具時,隨后便顛覆了全球企業幾十年的辦公習慣和流程。如今,微軟推出自動化產品,很可能會引領下一個“自動化辦公時代”。
SAP去年也發布了自動化產品“SAP Intelligent BPM”。該產品不僅可以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還可以通過AI自動幫助用戶挖掘潛在的自動化流程,這將為設計流程節省大量時間。
而IBM的Watson之前一直服務于醫學領域,幫助醫生自動分析CT以及科研模型等。在IBM嗅到辦公自動化的巨大商機之后,開始將Watson與云計算相結合以提供更便捷的自動化服務。
前不久,IBM還對Watson進行了大量更新,尤其是在語義識別方面有了巨大進步,并首次將NLP用于商用。
這些科技巨頭的入局,憑借其幾十年積累起的龐大企業客戶群體,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RPA行業的影響力和普及力度。誠然,這對那些中小型RPA廠商將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不過也有人認為現階段RPA行業還是“藍海”,之前應用RPA的客戶多數是一些大中型企業,在中小型層面將會有一個不錯的機遇。這也是為什么資本市場持續看好RPA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這次疫情也能看出,RPA行業經受住了“逆市”的考驗,并且在未來辦公中扮演重要角色。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疫情之下,RPA逆市而上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