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王言。從今天開始,我將正式開始為您深入解讀RPA這一新興的技術領域。
在這一節,我將先從RPA的基本概念談起,還包括RPA的起源,來自不同專業機構對RPA的基本定義,以及我對RPA這些定義的專業解讀。
今天是第一部分內容,也由于RP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義。上一節我們談到過RPA的概念最早產生于2012年,是由Blue Prism公司的市場總監提出來的。它的產生和很多的AI技術的產生方式是不太一樣的,因為我們知道,從達特茅斯會議以后,人工智能領域經過了幾起幾落。
我們能夠接觸到的人工智能的最新的一些定義。比如說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都產生的時間點要比RPA要早得很多。比如說,機器學習的定義是Arthur Samuel在1959年的定義。
比如他當時的定義是在沒有明確設置的情況下,使用計算機具有學習能力的一種研究的領域。比如說,深度學習是1986年由“深度學習之父”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提出的一種適用于多層感知器的反轉傳播算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BP算法。BP算法比較好的解決了一些非線性的一些統計學的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不管是機器學習也好,深度學習也好,這些人工智能的一些概念和體系都是最早從一些算法領域來推廣出來的。而RPA和它們的情況是相當的不一樣,因為RPA的所有的這些應用都來自于實際的在用戶現場,然后具體的實踐項目中的一些具體的應用。這也是為什么在RPA領域沒有很多的專業的學術機構會直接進到這個領域來。所以說,我們在今天市場上能夠聽到不同的對RPA的定義和解讀。
我也截取了一些不同領域的,不同行業的,以及專業組織對RPA的定義。然后,我幫大家整理一下,然后把其中的共同的特性進行總結。我們也不想給出所謂的RPA的標準定義,其實沒有必要。但我覺得更是幫助大家能夠去理解RPA是什么就可以了。
比如說,第一個就是美國的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IEEE,在2017年的2755-2017的定義中說明,RPA是通過軟件技術來預定業務規則,以及活動編排過程,利用一個和多個互不相連的軟件系統協作來完成一組流程活動、交易和任務,需要人工對異常情況進行一些管理,然后來保證最后的交付結果和服務??偨Y一下,在IEEE這樣定義中,他強調的是說,RPA必須是有預定義規則的,并且它能夠串接不同的系統,同時能阻止和編排活動,這些都屬于是RPA的主要特征。
同樣,一家在2013年就成立的叫做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的獨立的專業機構,這個叫IRPAAI的知識論壇,它在2017年也給出了這樣定義,說RPA是一種技術應用模式,使機器人軟件或機器人能夠捕獲并解釋現有的應用的信息,從而能夠處理事務、操作數據、觸發響應,以及與其他數字化系統進行通訊。這個組織所強調的是說RPA是一種應用模式,能夠獲取現有應用的一些信息,然后在不同的系統之間進行自動的操作處理。
后來,Gartner也給出了RPA的定義,就是說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整合了用戶界面識別和工作流執行的能力,它能夠模仿人工的去操作電腦的過程,利用模擬鼠標和鍵盤來驅動和執行應用系統。有時候它被設計成應用到應用之間的自動化處理。雖然它被稱為叫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但是它并不存在物理系統中,相似于它們,如工作流引擎,或者人工智能的一種軟件技術的工具。
所以,在Gartner的定義里邊,特別指出了說RPA是能夠模仿人類的處理,并且它具有一系列類似工作流的這樣處理的能力,而且同時指出它是一種軟件,而不是一種物理設備。也就是說,它有別于我們所謂的硬件的機器人。
在IDC組織的定義中也指出,RPA軟件能夠處理基于固定規則,且重復執行的流程,而不需要人類操作。在那些高度重復、單調且勞動量大的工作中,RPA消除了對人類人工處理的需要。IDC在表達對RPA的定義時,他體現的主要是它必須要處理的是基于固定規則,并且是重復執行,工作量大的這樣應用處理特征。
同樣,IBM給出的定義是說,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利用軟件來執行業務流程的一組技術,按照人類的執行規則和操作過程來執行同樣的流程。RPA技術可以降低工作中的人力投入,避免人為的操作錯誤,處理時間將會大大降低,人類可以轉換到更加高階的工作環境中。所以,IBM強調了RPA是一組技術,并不是一項單獨的技術。同時,也像前面各個專業組織提出的,是按照規則去執行,然后并且為業務流程和業務環境帶來價值。
麥肯錫的定義是說,RPA是一種可以在流程中模擬人類操作軟件類型,能夠比人類更快捷、精準,布置疲倦的替代重復性的工作,使人們投入到更加需要人類能力的工作中來。例如:情感、推理、判斷和客戶溝通當中。可見說,談到的主要還是在模擬和替代人工作的這部分主要特征。
普華永道的定義是說,RPA是利用流程自動化技術以及更易配置的軟件機器人,只需要少量的IT經驗,在快速培訓后就能實現自動化來替代手工工作。普華永道提到的是RPA不需要專業人員而快速實施這樣的特征。
我們在這里把以上各家不同的定義,可以把它匯總一下,看到RPA這些主要的特征。比如說,我們看到RPA可以是模擬和替代人工的操作,串接不同的系統,類似工作流的這樣執行的能力,并且它是一種軟件,它不是一種物理設備。同時,它是一組技術的組合,同時需要執行的是那些具有固定規則,重復執行,而且工作量很大的業務流程,并且它有快速實施或者簡單易用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專業人員來實施。
所以,這個是我們談到的各家關于RPA的定義。但是,我們只知道這些特征可能還是遠遠不夠的。通常在很多人第一次接觸RPA概念時經常會提出三方面的問題:
通常第一個問題會問,RPA到底是什么樣的機器人技術?比如,它是按照傳統技術去實現的,還是一種跟以前技術截然不同的新技術?它是不是人工智能的一種?它和工廠里的機器人是一樣嗎?所以,這是第一類的問題,就是RPA到底是一項什么樣的技術。
第二類問題是RPA可以實現哪些流程的自動化?我們現在不是已經有企業的辦公流程自動化了嗎?我們也有了工作流引擎,它和自動化會有什么區別?
第三類問題是RPA可以把流程實現到什么程度?難道完全就不需要人了嗎?到底能夠替代人做哪些事情?人是怎么參與到其中的?
這三類問題都是用戶第一次接觸到RPA時候經常會提到的問題。所以,接下來我們在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的內容中我會逐一回答這三個問題。各位聽眾,你們第一次聽到RPA這個詞的時候頭腦中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
以上就是我對RPA基本概念的解讀。從下一節開始,我將為您解答第一次接觸RPA時一些初學者提出的主要三個問題。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再見!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專欄連載|深入解讀RPA:基礎概念和技術特征解析(01)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