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陳章在“2020 INNO CHINA中國產業創新大會暨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年度峰會”上的演講實錄,由RPA中國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編輯整理。

陳章以《下一代RPA:平臺級超自動化》為主題,對超自動化概念進行了延伸解讀,并通過RPA應用案例系統介紹了全面智能自動化的發展與功能,同時也對超自動化構成的數字世界進行了展望。
人手一個機器人或者用更多的自動化來替換業務中非常煩瑣的部分一直是全面智能的理想或者說也是我個人的理想。正因如此我離開了高校,加入了現在的團隊。
“超自動化”在Gartner2020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成為了排名第一的創新智能技術。它是一種包含了多種機器學習、套裝軟件和自動化工具的豐富工具集合體,其中RPA是其核心功能之一。這些工具可為用戶提供從發現、分析、設計、自動化、測量、監測到評估的全生命周期自動化服務。
那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超自動化概念,以下是我對“超自動化”的幾個認識:
首先他指向的是事物,也就是說每一次超自動化都是針對特定的場景,根據具體事物進行自動化組件發揮作用。
第二需要自動執行。如果在工作過程中還是靠手或人來執行的話,那對于整個業務流程的規則并沒有太大的幫助。
第三超自動化在于協同。超自動化必須結合場景,那就是我們提出的超自動化組件。我們認為一個超自動化組件應該由事務處理、自動化、高效協同組成一個能力矩陣。
1、在事物處理層面,比如說設計器、中控等原先RPA組件的功能基礎上可以自動執行;
2、在自動化領域,我們的數字員工應該具有和人一樣的聽說讀寫能力;
3、在協同領域可分成:非嵌入式交互、機器人交互、人機交互以及知識分享四部分。
基于對超自動化概念的全新理解,那么超自動化平臺又是什么呢?在我理解看來應該是包括底座、中臺和應用的三個層次,在不同的層次之間采用權限的微服務化來實現通信或者整個的服務注冊,從中臺這個層面來看,其實我們會分成管理中臺和RPA組件,其中流程發現、規則器組件、執行器都會放在中臺這個組件中。
除了傳統的RPA設計器、控制器和執行器三個核心的架構,對于超自動化來說,可能更重要的是AI+Data Hub,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中臺和數據智能中臺。其中數據智能中臺非常的重要,比如當我們做統計、預測、關聯分析的時候,都需要一系列統計分析的中臺工具。最上面的應用層面系統將以組件的形式來直接調用中臺所有的服務,這個組件就是我前面講的超自動化的組件,通過事物、協同和自動化三部分來實現。
在這種組件方面,我們有各種分類,比如秒批主要是用來秒審,即一秒鐘進行批復和審理。從技術上來看,可能跟傳感器、人工智能、OCR的數據感知有關,面向不同的場景從而分類成不同的組件。
目前全面智能已在政府機關、公檢法司、能源電力、銀行保險等行業實現場景化落地,具體包括:庭審指引、虛假訴訟、證據審核、流程監督、風險評估、法規檢索、類案檢索、電子檔案、文書糾紛等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
為了更好的結合整個場景和業務來實現RPA超自動化,我們有兩種方式來對知識進行融合,因為知識在整個超級自動化平臺中非常重要。一個是智能事務中心,通過知識沉淀,打造知識規則中心,為超自動化組件提供穩定的知識規則基礎;另一個是自動化卓越中心CoE-管理融合,超自動化組件依托數據智能,實現全流程的控制督導、收益分析、結果評價。自動化成熟度可以從五個維度進行考量,包括規劃、驗證、設計、投產和服務。其中設計板塊的RPA卓越中心,是組織應用和維護RPA的關鍵所在,既可以為用戶提供前期的設計自動化模型,也可以在日后的維護中提供各種便捷管理,提升RPA的靈活性和可用性。
未來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將成為日常辦公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并能進一步進化業務流程重塑業務標準,幫助組織構建真正的智能化業務流程,這是我們全面智能整體的夢想。也希望未來的超自動化平臺是一個沒有繁瑣數據操作界面,沒有復雜操作流程,而是以更簡捷輕松的問答方式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平臺。
在此,希望全面智能作為一個老人新兵可以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新兵,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陳章 | 下一代RPA:平臺級超自動化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