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科信息2021核心產品&解決方案發布會暨“超級自動化高峰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在此次大會上,九科信息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企業的發展愿景與發展策略,并公布了三大產品平臺發展計劃。
在高端對話環節,由九科信息合伙人/首席增長官黃念念女士擔任主持人,并邀請了中興新云的陳虎博士、維達集團副行政總裁張健先生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鄔瑜駿博士三位重量級嘉賓,一起暢談了RPA技術在各自領域的應用理解,同時從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教育生態等多個維度對RPA賽道未來增長進行了展望。
陳虎:非常高興參加九科的產品發布會,我來自中興新云主要從事財務領域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數字化產品實施,和九科剛好可以形成很好的產品互補。我覺得中興提供的是部件、模塊,而九科的RPA更像是連接器。企業通過RPA可以打破部門、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可以快速提升業務效率從而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我在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比較深的感受就是信息化。我們在40年的時間里,其實都在做信息化這件事。不論是ERP、CRM、OA,還是包括PRM,這些都是企業信息化工作。
企業在信息化中走了40年的時間,建設了大量信息系統。比較幸運的企業是中型企業,可以理解成“平原型”,它的整個信息系統一馬平川都是打通的,業務執行起來非常方便快捷。所以你會看到傳統的ERP廠商,推薦一體化集成。
稍微痛苦一點的是“丘陵型”,系統和應用之間存在斷點。這個斷點怎么辦?我們可以通過人力把它填補上。
最痛苦的企業是“山地型”,業務范圍太廣包括房地產、金融、物流、制造等,其中的斷點根本無法靠人力來填補。這種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是最艱難的。那么怎么解決呢?兩件事,我覺得在信息化階段的思維方式,第一是要把信息系統盡可能補全,要確保信息系統的及時性,不能只用人工去執行任務。只有信息系統化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建立起一種內部協同辦公生態。
第二點,企業的信息系統要有“修路、造橋、搭隧道”的能力。舉例來說,我們到了云南貴州,乃至于西藏以后你會發現,在高山峻嶺間中國的建設能力是非常強的,到處都是世界排名前五的橋梁。把信息系統迅速連接起來是一項重要的能力,我認為RPA就具備這樣的能力。對于超級企業來說,想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溝通工具、協同工具和高效率運作的工具,沒有信息化是根本無法運營下去的。但是僅僅有信息化,相當于只建設了一個內部的效率工具,也是不完善的。
2019年數字化的浪潮襲來,但數字化不是今天才有的,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就是現在信息化的雛形。只不過當年傳感能力、計算能力和傳輸能力都不夠,所以只能作為愿景。目前,互聯網+、工業4.0、制造2025、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等創新技術的出現,數字化基本能力已經具備了。那么不具備的是什么?不具備的是一個觀念的能力,也就是數字化到底是做什么的?如果認為數字化是為了幫助企業提高內部管理效率,那么這還是在信息化的思維方式。數字化更多的是幫助企業提高決策能力,就是“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從一定意義上來就是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好。
做正確的事情,在過去的意義上需要組織領導有非常睿智的判斷力和深思熟慮的想法,是靠知覺、經驗、感覺判斷的。而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支持下,我們要靠大量的數據來做決策。我們需要的內部數據是內部信息化采集的;而外部數據是靠供應商、客戶、銀行、稅務、包括代理商等等跟我們在交互時獲得的,這可能需要數據引擎才能完成,還包括更廣泛的宏觀經濟數據來提供支持,所以這才是數字化轉型的理念。對信息化來說,數據是其中一部分,對數字化來說,數據是起點和全部。如何能把人的經驗、直覺、感覺提煉成模型和算法,給它提供相應的決策建議。這里強調的是決策建議,而不僅僅是決策,就像我們開車一樣,導航提供三條路,但是拍板的還是司機。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信息化和數字化間的巨大分水嶺。九科RPA在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連接工作,可以把內外部連接在一起。我想隨著數字化和信息化的進一步提高,連接器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應用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希望九科可以把RPA產品越做越好,賦能更多的組織信息連接能力!
//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源泉
黃念念:其實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我們所有的業內人士,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這條路需要靠技術廠商、合作伙伴和客戶一起齊心協力,才能建設更好的數字化未來。自疫情發生后對整個行業都產生有了非常大的影響,但維達集團的營業額、毛利率仍然保持了非常強勁的增長速度。所以今天我們也借這個機會,請維達集團副行政總裁張健先生,為我們分享一下,是什么樣的力量幫助維達持續保持高速的業務增長。
張?。?/span>去年大家經歷了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對各行業的業務造成了巨大影響。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有一批企業,因為他們對智能制造、智能自動化平臺的應用,在復工復產方面獲得了不俗的成績,使業績實現逆市增長。所以,智能制造在企業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介紹一下維達,維達創立于1985年,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我們的業務相對比較專一,扎根在生活、衛生用品行業。但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挑戰。維達通過持續技術創新,不斷地去解決各種困境,這也是維達的發展理念。維達從中國第一張100%原木槳生活用紙開始,到現在已經發展為擁有從嬰兒到老人的全線產品矩陣。同時這幾年也通過發展重組,把亞太業務進行了新的擴展。在這個過程當中,像剛剛陳虎博士提到的信息化的建設對維達發展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維達其中一個核心原則就是要創新。維達的創新除了包括生產效率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還有經營理念的創新,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創始人李朝旺先生就對維達提出了一個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在90年代,維達便已經開始使用ERP,雖然那時ERP的規模不是很大,但也通過這種最初的信息化幫助維達推動了業務的發展速度。所以在09年根據業務需求更換了更大型的ERP系統,以財務管控為核心,實現公司運營所有的運作的保障。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維達不斷地去搭建新的應用系統,例如,CRM、CI、SIM、HR等,以滿足各個業務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信息化平臺建立起來了,卻發現如何打通平臺之間的壁壘成為了新的難題。因為維達曾經使用過單一的供應商系統,雖然能保證相對的信息互通,但是在中國發展、變化都很迅速的市場中,很多國外的軟件不一定適應中國企業的管理需求。所以我們開始嘗試國內軟件,就像剛才陳博士說的,如何打通內部和外部系統之間的壁壘,成為重要需求。因此維達開始嘗試RPA來填平信息平臺之間的斷點。
早在2018年維達便開始使用RPA,當時這項技術還比較新,所以采用的是一個國外RPA產品,主要應用在電商領域。當時的RPA還是單流程、單系統運作,所以在應用過程中,特別是國外的應用程序,對國內的發展變化的需求,還存在很大的制約。當時我們用了四個月不是很成功,但的確對我們有很大啟發,我們覺得RPA是非常好的工具,現在我們也都看到了RPA賽道在國內的迅速發展。
維達產品在電商的銷售額占比非常大,去年第四季度電商銷售占總銷售額近40%,尤其是 “雙十一”當天訂單量超過五百萬單。這樣的一個訂單處理量,意味著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維達原先使用的國外軟件因其單一流程不可復制所以在應用時比較困難,因此維達陸續開發了一百多個應用,在整個電商的售前、售后,包括服務、訂單處理方面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提效,使我們在雙十一的銷售非常順利。但在后續的應用中因其無法跨平臺、跨應用和跨模塊的實現協同辦公,所以我們找到九科,在進行深度的交流后發現九科的產品不僅可以滿足業務需求,提升業務效率,在多部門的協同辦公方面更是非常方便。
所以我認為創新是所有企業應該堅守的一個關鍵點,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源泉。維達非常希望擁抱RPA這種創新技術,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最后,祝愿九科在RPA產品的推廣、技術迭代、生態建設方面,有更好的發展可以賦能更多的企業。
// RPA人才的培養任重道遠
黃念念:通過張總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維達一直走在持續創新的路上,不斷地去鉆研打磨自己的產品,這也是為什么維達能做到逆勢上揚的一個秘訣。接下來,有請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鄔瑜駿博士從學術的角度,談談對RPA技術的看法。
鄔瑜駿:陳博士講了很多關于企業的實踐,如果從天時、地利、人和來看的話,我覺得天時可以打120分,包括現在談的數字中國、互聯網、數字化戰略、央企數字化轉型等;如果從戰略角度來看,目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熱度非常高;從行業生態來看,RPA行業非常熱鬧,融資新聞不斷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所以,我從教育或者高校的角度出發,來分享一下人和RPA的關系。
關于人和RPA這個問題,現狀是什么呢?最近兩個月內很多高校召開了大量的智能會計的學科建設論壇,頻頻在講會計、財務如何擁抱科技,如何擁抱智能。領導也非常重視,包括各個學院都做了很多部署。這個狀態其實跟企業的現狀是非常類似的,企業可能會直接把需要的人從華為、騰訊挖過來做這件事情,但是高校不能說要做智能會計或者智能財務,就把所有的會計老師全部清退,招一批計算機的老師過來。所以,RPA在這種教育體系的運作過程當中進展非常緩慢,這是讓我非常焦慮的一件事情。
目前很多大學里大家都談到了RPA,包括廈門大學、中山大學、重慶理工、山東財經等名校,還有我們哈工大也在進行實踐。但是在場景化落地方面,我們發現具體的業務挑戰非常高。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既需要一些領路人、布道者,去講這些事情的重要性,還需要一些工匠把人才教育體系搭建起來,才能壯大RPA這個行業。
RPA人才培訓的難點在于,無法鑒定到底需要構建一個什么樣的能力模型,怎么去鑒定這個能力模型,需要構建什么樣的知識體系、模式體系。這個體系是無法界定和評價的。我們現在談到很多戰略化,但是最后都需要我們去定義什么是數字化,例如,什么是維達的數字化,什么是招商局的數字化,這個數字化的定義都會有差異。但是人才的培養不應該有差異。人才的培養需要制定周密的標準和審核機制,但目前在頂層設計方面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補充的地方。RPA行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并且在國內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態,但是整個國內RPA行業還缺少一套完善的教育體系。例如,好的RPA教材、教案、習題、教學案例等,以及老師該為同學留什么樣的作業。希望學術界和國內眾多高校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我個人認為RPA可以讓經管學院的學生,提升自身技能從而加大就業率。因為RPA集合了低代碼、即插即用的AI組件和內置上百個成熟的自動化業務流程,對于沒有編程經驗的同學來說非常友好。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很多大一、大二的學生都在開始嘗試RPA,并且RPA已經成為哈深經管學院碩士生和本科生的一些必修課程,同時我們也組建了三支團隊報名參加了九科和RPA中國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屆RPA+AI開發大賽。很多人都說清華取消會計本科招生,等于會計專業就沒有前途了。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變化,RPA為會計行業重新點亮了指路明燈。
所以,我希望九科作為國內RPA行業發展的堅定推動者,可以把九科學院、九科生態、開發者論壇等教育體系實現落地。雖然這是一個沒有收益的工作,不會產生利潤,但是它可以對產品的生態、品牌、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可以成為RPA行業的“黃埔軍校”。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九科信息高端對話:從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教育生態看RPA的發展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