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設,加強“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智慧司法”等信息平臺建設,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法制日報社于今年3月繼續舉辦了2023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征集宣傳活動,活動征集了“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智慧司法”創新案例、方案、產品、論文,6月25日結果揭曉發布。入選的各類創新案例、方案、產品、論文在7月10日至11日舉辦的成果展上進行了集中展示,并已編輯整理成冊——《2023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匯編》。
以下是《智慧法院篇 | 創新案例之“RPA”數字化勞動力項目》展示。
“RPA”數字化勞動力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下簡稱RPA),是一套通過模擬人工操作進行自動流程執行處理的軟件。RPA可以代替辦公人員操作電腦和軟件,自動完成各類軟件系統的工作和業務處理,準確高效地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將辦公人員從每日的重復工作中解放出來,隨著業務流程自動化管理的精細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化,RPA的功能領域和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從“流程機器人”“軟件機器人”到“虛擬員工”“數字員工”,稱謂的演變足以證明相比傳統勞動力,RPA已呈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
近年來,為進一步實現智慧法院轉型升級,切實解決法院干警事務性工作負擔,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利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系統將審判流程中重復性、機械性的工作用機器人替代,將干警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完成更多需要能動參與的工作,提高了審判執行工作的質效。
01 RPA應用背景
(一)符合最高法關于智慧法院建設要求
近年以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司法公開,便民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在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審判執行工作質效,提高法官工作效率上仍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空間。為此,《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五年發展規劃(2021-2025)》中提出要建設“一體查控批量處理”、“網絡查控流程辦理自動觸發”等智慧法院建設新理念,RPA的引入正是對這些要求的生動實踐,通過自動化替代勞動力,有效釋放人力資源,將更多的智力、精力投入到產生更大價值的工作事務當中去,是智慧法院建設應有之意。
(二)當前人民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
當前,各級法院特別是基層法院普遍存在案件數量大幅增長,人員不足的情況。在人員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信息化無疑是解決這個矛盾的重要路徑之一。
(三)智慧法院建設解決問題的路徑
目前智慧法院建設已呈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特點,如何更加集約、集成、高效的完成審判執行工作,成為法院信息化改革的方向,從良慶區法院實踐中可以看到,隨著全流程無紙化辦案方式的推行,代表集約的訴訟服務中心、送達中心、執行事務中心等均將事務性工作聚集于一處,有效減輕了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工作負擔,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當事人從中受益,但即使在如此集約的情況下,人力資源問題例如工作忙閑不均、工作實質性內容不強、人員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如何在高度集約的工作模式下進一步剝離事務性工作,如何擺脫人力資源困境使得RPA成為優化解決路徑。
02 RPA應用特點
(一)代替簡單重復工作
正如上文提到,司法活動中,許多環節需要人工不斷操作,而RPA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消除人為操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和事務處理質量,不僅可以提高信息維護速度,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大量重復性業務。
(二)24小時不間斷工作
以往的人工模式下,法院干警工作時間受限,工作量較大時,人們的常規工作時間無法滿足業務需求,只能加班完成,但這也會間接影響工作質量。比如司法公開,每天公開業務量十分龐大,這類高強度工作可以依靠 RPA處理程序,通過機器人不間斷工作彌補人工疲勞操作的缺點,降低人為誤差。由此可見,RPA更加適用于24小時全天候的業務工作。
(三)快速部署實施
在法院日常工作中,干警會通過軟件、網頁等協助完成工作,往往會出現信息無法互聯互通的問題,這將導致業務流程需要在各個軟件系統內游走。與以往的技術軟件不一樣,RPA主要受過程驅動,只會運行在系統和軟件表面,對原本的IT體系不會造成改變。RPA可以兼容不同系統,通過模擬人的閱讀與操作方式,在不改變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完成任務。
03 RPA應用具體實踐
自2022年12月11日第一個數字化勞動力委托簽收上線運行,截止到2023年5月31日,良慶區法院五個業務部門共在十一項工作內容開展了數字化勞動力應用。目前已上線運行的數字化勞動力部署在執行局、立案庭、綜合辦,日常協助8名法官助理、書記員等業務操作人員高效、有序、穩定地處理各項事務性工作。具體部署清單如下:
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數字化勞動力部署清單
數字化勞動力應用成效
經過技術團隊在業務部門每天統計的案件數量以及單次任務執行所需人力以及耗時的統計,結合當前數字化勞動力部署情況,技術團隊測算了業務部門應用數字化勞動力前后任務執行效率提升情況,11個數字化勞動力執行50個案件共節省5名業務操作人員240分鐘在事務性操作上的耗時,減少人工操作1.2萬次,平均執行效率提升86%,詳見下表。
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數字化勞動力應用成效
04 未來展望
通過對已上線的數字化勞動力運行數據以及部門相關人員反饋信息統計,可知數字化勞動力切實為業務人員的工作提供了不小的便利,有效提升法官工作自由度,改善法院整體工作效能。當然,RPA本身也有其不足之處,如當前數字化勞動力執行的操作大多是分散的事務性操作,為了更好的提高數字化勞動力的應用效率,下一步良慶區法院將對各業務庭室當前的非集約化事務性工作進行分析及梳理,探索運用數字化勞動力來實現審判執行集約化轉化的應用方案,讓更多的非集約事項轉化為集約化事項,在減輕法官團隊辦案負擔的同時,讓業務庭室更多的工作環節能夠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升級。
文章信息來源: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
原文標題:《2023·智慧法院篇 | 創新案例之“RPA”數字化勞動力項目》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智慧法院 | 平均執行效率提升86%,RPA數字勞動力改善法院整體工作效能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