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已清楚認識到RPA機器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為自身帶來效率提升和生產力進步,RPA機器人參與到企業工作中的頻率越來越高,在不同行業的應用進程也在不斷加快。
RPA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市場上出現了許多錯誤的認知,這些誤解對一些有意向部署RPA技術,實現降本增效目的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的誤導,影響其決策。
本文結合「實在智能」的實際部署案例,部署經驗,客戶反饋等方面因素,總結出了幾個常見的RPA誤區,以便企業能正確認知RPA、部署RPA、使用RPA。
1、RPA不可能服務傳統行業,只能服務新型技術型行業
我們是以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為主的傳統企業,并不是技術型公司,接入RPA技術并不適合吧?!
這個誤區的產生的原因是沒有清楚了解RPA的概念和特點。RPA是優化流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激增保存的“工具”,只要有流程便有RPA機器人施展的空間。
不管是新技術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必定有工作業務流程,例如: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人事招聘、財務……而其中會產生一些重復性強、耗時、復雜、數據多的工作流程,而RPA機器人的特性便能精確、完善地解決這些業務流程。
「實在智能」的RPA4.0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服務的企業涉及行業領域就很廣,而并非單一的新技術企業,例如:運營商、財務公司、電商、銀行、制造業……
2、RPA只是降低人工成本嗎?
RPA為企業帶來的優勢之一便是降低成本。
首先,如果單從成本優勢這個角度解釋,RPA不僅僅只是能節省人工成本,還能為企業減少一些隱形的成本,比如:二次返工成本,效率時間成本。
其次,部署RPA還能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流程上的人為錯誤。
再次,這也能助力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有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口碑。
最后,RPA能協助員工更好、更高效、更富有創造力地完成工作。這也是成本之一,因為員工能有更多的時間為企業做更有價值的工作。
由此可見,RPA不僅僅是降本,它對企業的帶來的正向影響多種多樣。
3、RPA是簡單技術
對,理論上是非常簡單,但并不是馬上就能上手使用。不同供應商的RPA產品不同,其在不同行業領域的應用場景也不同,“RPA的部署和使用非常簡單”這確實存在,但是前提應該是:使用人員接受培訓,并能掌握基本電腦操作。如果企業員工是一位60歲的司機,基本不熟悉電腦辦公流程,那么在使用過程中,這位司機肯定比較困難了。
4、RPA價格貴,接入得不償失
RPA因為其涉及的應用場景不同,報價也不相同,比如財務公司使用的RPA產品報價就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一般會是根據其業務量而定,成本都是原有人工的1成甚至更低,但是這個會因為企業工種薪資不同而產生價格差異。RPA供應商在與企業部署過程中,會有POC評估過程。「實在智能」在進行部署的過程中,會派遣員工現場駐場、培訓、評估,企業在使用后對成本、效率有直觀的了解。
5、部署RPA要以技術為核心
RPA部署過程中,技術要重視,應用場景、流程流暢度,自動化程度,POC效果這些因素同樣需要重視。
因為這些因素都涉及到RPA與企業之后的契合度,業務解決能力,流程的自動化程度。
「實在智能」在為合作企業做RPA部署時,都會根據企業需求派遣專家評估,進行充分溝通。
比如:機器人能自動化哪些流程?能做到的哪些程度?管理中樞需要涵蓋哪些流程?如何變動規則,變動后是否適合流程?這些都需要企業和供應商在部署過程中注意的點,而并非只是注重技術對接。
6、RPA將會代替人類
RPA代替不了人工,但可以理解為人工助手,或者工具。
以后的企業會更加在意員工的決策、分析、創造能力,RPA會更多的重新定義之后的工作崗位,員工的定位,社會勞動力結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之前的文章《RPA會取代人工嗎?》。
7、RPA機器人不會出錯
RPA機器人確實不會出錯,但是這個前提是:設定命令規則沒有錯誤。
因為RPA自己不會決策和認知,只會執行,如果在人工輸入命令中出現錯誤,那么錯誤就會出現無數次直到被人發現。
在接入人工智能技術后,它能提高、拓展RPA的能力,「實在智能」的AI+RPA4.0解決方案便能自動查找問題所在并進行反饋,「實在智能」“實在RPA”由四部分構成:
-
機器人工廠(Z-Factory,即任務組件編輯器),豐富完善的Win組件庫、AI組件庫、行業模板庫,清晰易用的拖拽式交互體驗及一鍵生成代碼的貼心設計,讓零基礎用戶開發機器人的過程行云流水
-
AI云腦(Z-Brain,提供復雜場景智能決策解決方案)
-
中樞(Z-Commander,綜合管理臺,全面管理部署、實時監控、任務管理、運籌調度、機器人運行情況數據化展示)
-
終端機器人(Z-Bot,虛擬員工端,支持無人值守、人機協同等多種交互形式)
四者相互配合,方便開發者快速、便捷拓展應用場景,實現“生產-分配-管理-執行”的流程閉環,其本質根據命令規則運行的邏輯沒有變化。
所以,不僅要重視技術部署,流程上的正確與否也非常重要,這也是員工的價值所在。
一項技術在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便一定會產生一些認識誤區,特別是今年RPA陸續獲得重大投資,但經歷過洗禮的技術才是會被市場認可的技術。希望企業能正確認識RPA,了解一些常見的誤區,在閱讀本文后對是否部署RPA有正確的評估和決策。如需協助評估,請聯系「實在智能」評估專家免費評估。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實在智能
作者:紅豬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uOnKcCPYgSy_ieD8rKQCg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科普!RPA常見的誤區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