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來也科技答疑會后對RPA的幾點思考
發布應用指南后又拿到C輪融資,來也科技躋身RPA行業領跑隊伍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RPA領域有兩個大事件與來也科技有關。一是,來也科技在2月19日發布了《新智能·新效率 智慧中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應用指南》(后稱《RPA應用指南》),這是RPA行業的第一份應用指南;二是,來也科技在2月24日宣布獲得42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成為2020年成功融資的第一家RPA企業,市場估值再次大漲。
自去年6月來也科技與奧森科技合并同時完成B+輪融資后,至現在的C輪融資也就8個月的時間。 從2015年開啟天使輪融資后,來也科技一直保持著很好的融資節奏。 這個節奏沒有被資本寒冬和新冠肺炎疫情而打亂,表明投資機構真正看好它,同時它的融資能力也體現了其扎實經營的一面。
合并后的“新來也”,也確實帶給行業很多驚喜,不管是產品還是商業進展都有快速突破。 不僅趕在2020春節前上線了機器人商城,更是在2019年收獲了超過200家合作伙伴與20多萬社區注冊用戶。 而其在此時發布《RPA應用指南》快速引領企業及政府入門RPA,也表明來也科技挑起了引領RPA行業的重擔,開始將戰略目光放得更遠。
縱觀近一年的發展,在RPA這個賽道我們既看到國外RPA的奮力狂奔,也能看到國產RPA的齊頭并進。 雖然從去年RPA爆發到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現在隱約已經看到哪些企業跑在賽道前面。 從產品、技術、生態、商業等綜合因素來看,來也科技已然成為RPA行業領跑者。 這,應該是其獲得新一輪融資的重要原因。
在此之前,王吉偉頻道受邀參加了來也科技《RPA應用指南》發布的答疑會。 在與來也科技董事長兼CEO汪冠春進行互動之后,對來也科技有了新的認知,也對RPA行業有了更多感悟與思考。 由此,寫下本文。
現在,越來越多的組織機構正在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 一方面,企業上云尤其是業務上云成為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首選。 這其中,云服務、AI、企管軟件以及專注業務流程管理的系統集成商,哪個企業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作為后起之秀RPA自然也不在話下。
另一方面,事實上很多企業上云之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中小微企業,因為成本、數據安全等問題至今仍在躊躇是否上云。 不管上云與否,企業引入新技術、新模式的最終目的便在于降本增效。
一些組織發現,想要不上云實現降本增效,或者在上云之后進一步擴大戰果,業務流程優化勢在必行。 更多的組織,可能還在苦苦尋覓更好的解決方法,它們還沒有注意到RPA,所以出一個相應的RPA指南,對這些企業受眾而言非常必要。
汪冠春認為,除了業務上云之外,業務流程自動化是數字化轉型重要的方向,而RPA就是組織落地業務自動化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所以,發布《RPA應用指南》就是希望各行業的企業、政府部門等夠快速了解RPA,更早的打造數字化勞動力,將來也科技的服務實踐和洞察輸出,為政府、企業提供決策參考。
說RPA繼往開來或許有些夸張,但它確實是現階段最簡單有效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工具之一,只是組織們對其還沒有足夠的認知。 并且,根據RPA產品與技術的發展趨勢,你能看到它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企業運營的標配,各大主流業務流程管理系統與AI智能體系都不排除它,而且已經成為主流自動化解決方案。
對于這種投入小、見效快、擴展性強、非侵入性、跨軟件跨系統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工具,應該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并應用。 在推廣與應用的進程中,必定應該有企業站出來去從行業本身去做這個事,像來也科技發布《RPA應用指南》這種引導認知的資料,便是對RPA行業最好的啟蒙。而 在RPA發展的進程中,還需要更多如來也科技這樣的企業投身其中。
汪冠春認為,RPA能夠在中國快速發展,一是因為中國IT產業相對歐美滯后,二是在于最近幾年中國勞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使得企業開始注重能夠立竿見影的自動化機器人解決方案。 這種情況下,實施快且投入產出比容易計算的RPA項目自然會受到青睞。
還有一點是,中國企業接觸RPA雖晚,但落地能力是很強的。 德勤數字化服務合伙人葉建鋒曾提到,很多客戶是國內先選擇幾個流程試點上線,有成效后全局去推,國外概念是快的動作是慢的,國內概念接受慢行動是快的。
鑒于國內用戶對于業務流程自動化的迫切需求,加上很多企業早已接觸AI,可以想象接下來RPA在中國普及速度將會呈現倍數級增長。 而快速發展勢必會帶來激烈競爭,這些競爭將會加快企業戰略布局與戰術突進的步伐,各種商業動作會為RPA帶來更多的曝光,進一步起到教育市場的作用。 顯然,市場競爭對RPA行業非常必要。

事實上,目前RPA行業的競爭遠未到對市場份額的生死必爭,尤其在中國,正在覺醒的市場有大量空位與高地等著RPA廠商們去占領。 但越到后面你就會發現,那些真正好用、穩定、安全性高的RPA產品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這與目前行業所展現出的“RPA技術門檻低、主要看業務攻關能力”的說法還是有出入的。
在答疑會上,汪冠春提到很多企業認為UiBot比國外產品更易上手。 這句話透露的信號是國產RPA更了解中國企業,國產RPA在中國市場更具優勢。葉建鋒則認為,中國本土 RPA 企業至少有安全性、支持服務本地化、價格更低這三個優勢。
優勢越多,也就意味著國產RPA更多的機會。 在具備優勢及市場潛力的情況下,需要國產RPA廠商做的是: 抓住大勢,根據自身的特長,找準定位,夯實產品力或者服務能力。 這是汪冠春給予RPA廠商的建議。
王吉偉頻道認為,接下來,有沒有技術實力,廠商經驗如何,創新能力如何,生態系統建設的怎樣,產品能不能快速上手,是否更加開放,解決方案是否更完善,能不能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實現有效的降本增效等因素,都將決定RPA廠商對未來市場份額的把控。
雖然中國市場RPA概念剛流行沒多久,但關于AI 與 RPA的話題已是老生常談。 在答疑會上,汪冠春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 在海外,企業往往是先接受RPA,然后再考慮如何增加AI;在中國,AI似乎比RPA更早得到普及。
這個現象,反映出中國企業信息自動化發展的現狀。 即,中國企業應用AI比RPA更早,因此在AI基礎上接入RPA更能得到用戶認同。
這同時也給一些企業帶來了疑惑,已經用了AI還有必要用RPA嗎?現在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應用RPA是非常必要的,AI+RPA帶來的智能增強型RPA可以說是一個新物種,有著其他自動化工具不具備的天然優勢: AI用于分析數據與發現流程,RPA用于任何辦公場景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兩者相得益彰助力企業增效降本。
RPA與AI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這一點只有足夠了解RPA才能有所體會。 AI可以用工作流等方式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RPA本身關注業務流程的優化,引入AI只是讓它的功能更加完善。 而且,并不是所有業務流程的自動化都需要AI技術,至少現階段是這樣。
事實上,要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方式有很多。 但眼下AI與RPA結合卻是業務流程自動化的最佳方式,在沒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案之前,RPA將會一直被應用不會消失。 在這一點上,汪冠春認為,即便有越來越多的IT系統會提供接口,但是通過RPA去打通各種系統,這個需求會持續的存在。 未來會有多元化的自動化技術,但RPA永遠不會消失,它會作為很重要的一個技術存在,同時會不斷的迭代發展。
而更多的技術趨勢顯示,待RPA發展到主動認知的4.0階段,IPA仍舊離不開RPA的底層自動化技術。 從ERP、云計算、集成軟件等廠商而言,現在都在推出自己的RPA工具或者與RPA廠商深度合作,便意味著RPA已經成為主流業務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之一。同時,被集成也是RPA的一個重要趨勢。
另外,現在業內都在提倡的RPA卓越中心以及自動化中心,工作重點之一就是保證RPA能夠被采用以及被集成。 只要集成RPA是主流解決方案,它就不會輕易被取代。
汪冠春在2015年創辦來也科技專注AI。 開始做聊天機器人,后來面向企業服務推出了智能對話機器人平臺吾來,再往后發現很多企業對業務流程自動化的需求非常迫切,就與奧森科技合并聚焦AI+RPA。
從這個進程中你能發現,來也的業務變遷是循序漸進的,同時一直在圍繞AI機器人如何更好的服務企業這個主題,通過不同形態的產品將其技術不斷落地。 而“讓機器人助力每個人”正是來也成立的初心。
王吉偉頻道認為,能夠讓一個人、一個企業數年時間堅持同一個目標,顯然有情懷存于其中。 但情懷本就亦真亦幻,說它真切有些情懷可能真就一文不值,說虛幻卻有大量粉絲為之頂禮膜拜。 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所堅持的情懷能否造就與之相適配的價值,簡單的講也就是吹過的牛能否變成事實。
幾乎所有存在的情懷都會與理想關聯,但只有不斷的努力拼搏及堅持才能最終實現。 所以,有理想沒有什么,難得的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堅持理想并付諸實踐。
這種堅持,存在于被稱作“英雌聯盟”的整個來也團隊。 汪冠春和胡一川擁有近十年研發和運營AI的經驗,李瑋和褚瑞在軟件機器人方向上堅持了將近20年。 來也與UiBot合并,四個堅持夢想的連續創業者走到一起,由此開啟用RPA+AI服務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遠征。
所以,對比來也團隊與其他廠商,你會發現它與那些因風口而至、資本催生的RPA有著明顯的氣質上的不同。
這,當是來也科技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C輪高額融資的又一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王吉偉(jiwei1122)
作者:王吉偉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RbJ_k57JZEmv5Wjq1Z_ZFA
RPA中國推薦閱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謝謝。
繼續閱讀:流程自動化 RPA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參加來也科技答疑會后對RPA的幾點思考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