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一種新型生產力正在數字經濟時代嶄露頭角——“RPA數字員工”。其具備高效、精準、可靠的工作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繁瑣、重復的工作自動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正在逐漸成為推動“新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使得RPA數字員工的潛力得到了更進一步釋放。結合生成式AI技術,RPA數字員工的工作能力和適應性得到了提升。它們不再僅僅是執行預設任務的工具,而是能夠自我學習、自我優化和創新的智能體。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更精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這些都是傳統的自動化工具無法做到的。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將RPA數字員工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成為了真正的“智能助手”,推動著“新生產力”的持續躍升,從而為企業和組織創造更大的價值和競爭優勢。
面對這樣的趨勢和潛力,金智維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發展機遇。作為深耕金融行業、服務千行萬業的企業級RPA專家,金智維孜孜以求,不斷開發和完善其RPA+X 產品矩陣與能力平臺,已經為全行業提供超80萬名RPA數字員工。
近日,RPA中國專訪了金智維行業研究院院長姜志剛,及其合作伙伴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設立)常務副院長、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林常樂,共同就金智維RPA數字員工與AIGC結合的研究方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以及金融科技領域中的行業模型發展等主題進行了探討。
01
RPA數字員工,新生產力破局者
在這次深度對話中,姜志剛院長進一步闡述了金智維對RPA數字員工的理解。在今日的數字經濟領域,RPA數字員工可視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的不同需求和業務場景。通過使用RPA數字員工,企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優勢。
金智維憑借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RPA領域的深耕積累,在業內形成了顯著的優勢壁壘,形成了以RPA為技術核心,深度融合AI、低代碼、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的“RPA+X”產品矩陣與能力平臺,進而衍生出RPA+B模式。這一模式結合行業場景賦能,拓寬服務領域,可覆蓋全行金融業乃至千行萬業。其客戶數量超過1000家,其中包括400家金融客戶。不僅在金融領域獨占鰲頭,其在政務領域和各大型企業中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根據IDC近期發布的《2022年中國RPA+AI市場份額報告》顯示,金智維在國內RPA+AI市場份額高達10.9%,已然成為行業領軍企業。這不僅驗證了其在RPA數字員工領域的實力和市場認可度,也鞏固了其在數字經濟中的關鍵地位。借助金智維的RPA數字員工服務,企業得以充分利用生成式AI技術,提升效率、節約成本,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從而為數字經濟的進步,乃至數字中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02
AIGC助力RPA數字員工智慧化
生成式AI在各行業引起的巨大轟動,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它在提升產品力方面的無限潛力。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生成式AI正逐漸成為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工具。
自ChatGPT推出以來,金智維瞄準AIGC的技術風向,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和資源來推動RPA數字員工與生成式AI的結合。姜志剛院長表示,過去的RPA,可以理解為一類具備初始智能水平的軟件機器人,作為人類助手助力各項工作的進行。盡管RPA的智能化水平相對有限,但通過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如AIGC和ChatGPT的逐步融合,RPA的智能化和思維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進階成更智慧的RPA數字員工。展望未來,其更有望達到專家級別的能力??梢韵胂?,如果RPA數字員工的智慧能力得到巨大提升,作為一種新型生產力,必將為數字經濟以及數字中國建設帶來巨大的提升和賦能。
03
強強聯合,實現行業模型深度應用
在大模型發展的下一步中,與行業的融合應用將成為目標和關鍵。對于大模型與特定行業的深度融合問題,姜志剛院長指出,盡管當前對大模型技術的關注度極高,但要將這種技術與數字員工的能力深度融合,仍需長時間的探索和努力。真正實現大模型在特定行業中的深度應用,需要對該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和積累,充分考慮該行業的特殊需求和挑戰,以便有效地將模型應用于實際場景中。
金智維在銀行、證券和資管等領域擁有近十年的深度耕耘,收集了大量有益的業務和場景信息以及數據。同時也期待與優秀的外部合作伙伴在AI能力和業務深度整合方面進行合作。通過將大模型的能力、場景融合的能力,與金智維在金融特定細分領域的場景作深度整合和積累,可以形成類似于“小模型”的融合,從而實現RPA數字員工能力的增強,以及創新能力的引入,為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的變革。
在這個理念和目標的推動下,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與金智維的合作也逐步展開,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林常樂介紹道,與金智維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AIGC與RPA在行業應用的融合。隨著大模型逐步進入深水區,大家對行業專用大型模型的探索也在深入。這類模型依賴于行業專業領域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同于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獲得的一些通用大模型。因此,建立行業專業領域知識語料庫成為構建金融行業AIGC大模型的基石,所以需要行業內企業的共同參與和貢獻。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與金智維的合作便是希望共同創建一個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語料庫。
其次,行業專業知識需要專業的行業模型來完成。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正在開發一些專門針對金融行業的模型,在與金智維合作中,可以將一些成熟的專業領域金融模型與RPA的一些流程和應用場景相結合。
第三,大模型目前也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和安全問題。在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的監管下,也會開展一些模型治理和模型安全的工作,希望通過這種合作,確保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進行創新,服務行業。
林常樂副院長介紹,“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由清華大學設立,匯集了政府、產業、學術和研究的力量,致力于將各種科研技術成果應用到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領域和場景中,為監管部門、行業和各類機構提供服務。與金智維的合作將極大加速實現這一目標的步伐。金智維作為行業領導者,在許多金融機構的應用場景中已經取得了重要的地位。通過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和大型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可直接將其應用到這些實際場景中。此外,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也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帶來更多新的、有趣的研究課題。”
“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在AI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儲備,這些創新理念與金智維在特定行業的深耕和實踐相結合,必將產生1+1>2的效果,通過整合各自優勢,賦能行業朝著更高級、更智能的技術發展方向邁進,為行業帶來新的動力和變革。”姜志剛院長補充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生成式AI+RPA數字員工,賦能行業模型深度應用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