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發布的《2020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報告中,Gartner將超自動化(Hyperautomation)放到了首位。此后,超自動化持續名列戰略趨勢之中,并被Gartner的重度推薦。
作為包含RPA、低代碼開發、流程挖掘、OCR、NLP等在內的技術合集,超自動化需要將多種技術與產品融合為一體服務用戶,必然離不開深度集成。由此,集成與融合也成了超自動化的關鍵詞。在2022年Gartner魔力象限報告中,API與UI集成更成為了入選廠商的重度考核選項之一。
在今年的魔力象限報告(MQ報告)中,Gartner預測:到2024年,95%的RPA供應商將通過API與UI集成提供自動化。包括集成供應商和大型軟件供應商在內的更多RPA廠商,正在成功推廣API優先的流程自動化方法。UI抓取和API優先自動化,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自動化能力。
這個數據,既讓我們看到了RPA的重要性,也體現了API與UI集成對于RPA的必要性。
對行業趨勢敏感的廠商們,早已布局集成服務。比如去年UiPath所發布的“有史以來變動最大的”產品UiPath 2021.10,諸多新特性與功能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UiPath集成服務。
UiPath集成服務將API與UI集成,開發者可以像使用UI一樣簡單、輕松地使用API,可在單個自動化中靈活使用UI和API的任意組合。
重要的是,這種集成讓RPA在業務流程中的穩定性與執行效率大大增強,使得產品能力也大大提升。在MQ報告中,UiPath在Y軸產品能力上遙遙領先。
隨著客戶對端到端自動化更高的需求,廠商們對更廣泛的集成服務也更加重視。再加上權威機構對于集成的看重,使得API與UI集成已經成為重要的行業趨勢。
API與UI集成,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值得Gartner如此重視呢?因何能夠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01
UI、API、軟件測試與RPA
UI即User Interface,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用戶界面,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UI是介于用戶與硬件而設計彼此之間交互溝通相關軟件,包含了人機交互與圖形用戶接口,凡參與人類與機械的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用戶界面。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即應用程序接口,是為應用程序可用以與計算機操作系統交換信息和命令的標準集。它定義多個軟件中介之間的交互,以及可以進行的調用(call)或請求(request)的種類,如何進行調用或發出請求,應使用的數據格式,應遵循的慣例等。
可以將API看作一種軟件中介,允許多個應用程序相互通信。當你使用某APP發送即時消息或查看手機上的天氣時,都在使用 API。
人類長期與各種信息系統交互,實際上是與各式各樣的UI及API交互。過程中一些基于規則的重復性的業務流程,漸漸被各種自動化操作所代替。同時,軟件的開發需要海量的軟件測試,誕生了軟件測試自動化行業。
軟件測試自動化,也叫作自動化測試,是把以人為驅動的測試行為轉化為機器執行的一種過程。通常,在設計了測試用例并通過評審之后,由測試人員根據測試用例中描述的規程一步步執行測試,得到實際結果與期望結果的比較。在此過程中,為了節省人力、時間及硬件資源,提高測試效率,便引入了自動化測試的概念。
在自動化測試各種場景中,基于UI和API的自動化占有相當高的比重。這兩種自動化,分別稱之為UI自動化與API自動化,是各種軟件測試最常用到的部分。
自動化測試行業不斷發展,技術也在不斷飛躍,各種驅動屏幕、鍵盤、鼠標及數據的UI自動化技術也是層出不窮,技術架構也在不斷演進,同時自動化也在向各個領域滲透。其中,RPA就是自動化發展較好的一個分支。
雖然RPA由自動化測試技術發展而來,卻走了與自動化測試不同的道路。
自動化測試通常應用于某一個技術的系統,比如網頁、桌面應用程序、APP等,通常局限于APP之上,聚焦軟件測試行為的自動化,因此更加關注結果。與自動化測試不同,RPA面向的是更加復雜的多個行業、多個系統、多個環境的自動化,關注的是輸入、過程及輸出。
經過多年發展,受限于市面上自動化測試工具的操作復雜、業務流程不清晰、測試用例編寫成本高等諸多問題,現在融合AI、低代碼等技術的RPA,具備圖形化流程展示、無需編碼、測試用例編寫成本低、機器人自動化執行等諸多優點,開始受到自動化測試行業的重視,同時也有很多RPA廠商在重點布局這一領域。
比如Uipath 已將 RPA 技術與測試功能結合在一起開發出 Uipath Test Suite 方案,可以將測試團隊由成本中心變成價值中心,實現了軟件測試的大幅度的增效降本。
對于這一點,在今年3月IDC所發布的《IDC MarketScape2022年全球云測試供應商評估》中UiPath位于領導者象限,即可見一斑。
02
API與UI集成
前文簡單介紹了軟件測試行業與RPA的淵源,這也是理解API與UI集成的基礎。
隨著更多組織引入信息化系統,在對于增效降本的共同追求之下,UI自動化與API自動化也在組織中普及開來。
UI自動化能夠覆蓋用戶使用的大部分場景,通過模擬用戶操作實現自動化,根據用戶操作方法來使用腳本替代用戶操作。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高度依賴開發UI界面的穩定性,使得UI自動化流程相對比較脆弱,維護成本比較高,運行時間長,質量反饋相對會慢一些,投入產出比也會低一些。
API自動化運行速度快,質量反饋周期短,能快速給質量提供一個結果來評價質量好壞,運行比較穩定,在校驗前后臺數據交換上優勢明顯。也因為輸入輸出很明確,投入產出比相對高一些。
但API自動化的弊端也很明顯,無法校驗前端頁面代碼邏輯。對于復雜的輸入和輸出解析,窮舉各個參數,參數數量超過一定級別后API自動化寫作成本太高,耗時太長。
事實上,API給組織帶來的最大問題是授權費用高和開發與維護難度大。并且,API也不能勝任所有的自動化。這幾點因素,正是RPA能夠流行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RPA所帶來的UI自動化雖然已經流行起來了,但基于RPA業務流程的脆弱性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穩定、安全、高效的端到端自動化解決方案,自動化廠商們紛紛探尋更廣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由此API與UI集成就成為更高效和更容易被接受的解決方案。
由自動化廠商來提供集 成服務,不但為客戶提供了更簡單的自動化部署,同時廠商們自有的API資源以及與各系統廠商及API技術供應商達成的戰略合作關系,也為客戶在API服務方面節省了更多投資。
比如UiPath的API與UI集成服務,用戶可在單個自動化中靈活使用UI和API的任意組合。開發者可以像使用UI一樣在UiPath Studio中簡單、輕松地使用API,從而快速構建需要API的自動化流程,以及跨越API和非API應用和系統的自動化流程。
▲ UiPath集成服務
有了API的集成,系統和系統之間的連接會變得非常簡單。原來用傳統方式開發接口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項目,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
在自動化領域,API與UI集成也正在成為新的趨勢。而催生了RPA的自動化測試領域,現在也正在往集成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面向未來的AI自動化測試工具,也應該是API與UI相集成,以提供更加智能化與自動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比如正在流行的測試工具Parasoft SOAtest,就是一個API和Web服務相集成的AI自動化工具,它能夠提供包括API測試、WebUI集成、移動測試、負載測試、性能和API安全測試等各種端到端的功能。
03
API與UI集成對RPA的必要性
自動化領域的自動化測試金字塔模型,UI處于最頂端,API在中間,最底層是單元測試。
從自動化測試金字塔的角度出發,UI自動化的質量與效率可能沒有API自動化高,但在投入成本上是最低的。現在,很多自動化測試方案正在設計更多基于UI的case,再加上少量的比較容易實現的API測試。尤其是隨著AI與RPA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UI自動化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在業務流程自動化方面,同樣也是UI自動化占有更多比例,同時也會存在一定的API自動化。對于擁有幾十上百信息化系統的組織的自動化而言,定然做不到100%的UI自動化覆蓋,但也不可能都靠API自動化實現。
更符 合用戶期望的解決方案,是將UI與API進行集成,讓每一種自動化都能在其擅長的流程環節發揮優勢,進而保證更高的效率與更合適的投資。
API集成與UI集成,是系統集成中的常見集成方式,兩者互為補充,只是適用場景有所不同。
UI集成是傳統RPA進行系統對接的主要方式,比較直觀,快速見效。API執行速度快、可靠性高且易維護,API集成比較適用目標系統比較穩定,能夠提供API進行對接,或者與無法提供前端操作界面的后臺服務進行集成。
隨著RPA在企業流程自動化領域深化,與不同系統對接的范圍擴大,API集成也已成為RPA產品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用來支持需要集成更穩定,吞吐量更大的自動化流程。
現在自動化廠商們都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卻因為客戶復雜、異構的信息化環境,UI自動化并無法更好地實現端到端。因此需要更多的自動化技術,兼容并集成的解決方案也就成了剛需。所以,RPA與UI集成的趨勢,也是由市場需求造成的。
而Gartner力推的超自動化技術,也讓技術集成與融合成為這個階段自動化發展的主旋律。
對于API與UI集成這個趨勢,我們可以從下面這組數據中感受一下。
今年上半年,Salesforce對全球600名CIO(首席信息官)做了一次深度調查,結果顯示,受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影響,企業CEO和部門決策者們將提升工作效率、節約成本放在了首位。超90%的受訪企業對自動化需求激增,通過API實現自動化成為重要方式之一。
在API與UI集成方面,Gartner在MQ報告中給出了以下觀點:
“API正在補充屏幕抓取。雖然RPA供應商專注于通過屏幕抓取實現任務自動化,但RPA市場的新進入者(包括集成供應商和大型軟件供應商)正在成功推廣API優先的流程自動化方法。
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許多純RPA供應商正在不斷增強其API集成能力,以便為客戶提供UI抓取和API優先自動化方法。這個趨勢下,出現了更廣泛的自動化平臺,提供了廣泛的集成能力。”
事實上,不只是在UI自動化方面占優勢的RPA平臺在增強API集成能力,其他ERP、低代碼、工作流等平臺也在增加API與UI集成的能力。
不過當前來看, RPA平臺所提供的基于API連接器的集成方式,可以讓API與UI的集成與應用更加簡單。由此,Gartner才會認為RPA平臺增強API集成是一種趨勢。
Gartner預測,到2024年95%的RPA供應商將通過API與UI集成為客戶提供自動化。這意味著,所有RPA廠商會在2年內完成自身平臺的API與UI集成的部署工作。
可以想象,接下來市面上APIaaS、iPaaS、API云等以API作為主要業務的廠商,都將成為RPA廠商收購與戰略合作的對象。
04
海外廠商紛紛布局
在API與UI集成方面,UiPath布局比較早,因此在集成方面也走在了前面。
在生態合作方面,早在2020年之前UiPath就構建了“技術聯盟”,與微軟、泰比(ABBYY)、Orcale等軟件巨頭達成戰略合作。UiPath分別與Salesforce、SAP、微軟等頂級科技企業達成了技術合作并完成了深度自動化集成,幫助用戶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多部門協同辦公的全新工作方式。
2021年3月24日,UiPath宣布收購了擁有開創性API集成平臺的Cloud Elements公司。Cloud Elements為UiPath帶來了200多項全新的原生集成,并實現了比如根據事件的發生觸發自動化流程能力等諸多新功能。
同年11月,UiPath發布了具備集成服務的新版本產品。UiPath客戶可以靈活使用基于UI及API的最佳自動化組合來實現流程自動化。由此,UiPath也成為首家在單一平臺上提供基于企業級用戶界面(UI)及API自動化功能的RPA供應商。
此外,UiPath還與世界排名第一的集成和API平臺提供商MuleSoft進行技術合作,為MuleSoft 提供UiPath Orchestrator API連接器。這種集成將使從應用程序中調用或檢索信息變得容易,并將機器人無縫集成到本地軟件生態系統中。
從相關信息來看,處于Gartner MQ報告領導者象限的全球三大RPA,基本都已完成了UI與API集成的布局與強化。比如已被SS&C收購的Blue Prism,所推出的Digital Workforce,可以在本地、云、混合云或作為集成SaaS部署在任何系統和應用中。
至于微軟,就更不用說。微軟Power Automation本身強調的就是自身強大的集成能力,在2020年收購RPA創企Softomotive時,就已經具備有315種內置API連接器的數據庫等功能。
其在2021年收購的RPA項目Clear Software,主要就是看中了其能夠通過API實現單一或數百個業務的端到端業務流程自動化的能力。
今年的Gartner MQ報告中,Salesforce、SAP等企管軟件巨頭都進入了遠見者象限。其中,Salesforce在API與UI集成方面同樣做了很深的布局。
前文提到的與UiPath合作的MuleSoft,是全球領先的API廠商,早在2018年就已被知名CRM廠商Salesforce以65億美元收購。同時,在2021年8月3日Salesforce又收購了德國老牌RPA廠商Servicetrace,這家RPA廠商同樣以集成功能和智能技術聞名。
今年6月29日,Salesforce在已有RPA產品Einstein Automate基礎上,推出了融合MuleSoft和Servicetrace的全新RPA產品MuleSoft RPA,可幫助企業跨任何系統(例如Slack、Stripe 、Workday等)、工作流程實現端到端自動化,其中最大技術兩點就是集成了MuleSoft Composer,這是目前全球最強大API平臺之一。
05
國內市場的API與UI集成情況
在國內市場,也已經出現了通過收購布局API的案例。
2021年6月,用友以1.5億元全資收購了APICloud。APICloud的低代碼開發平臺Plus Mode,可根據數據已上線的產品需求直接生成API接口,快速打通新、老產品功能與數據的調用,能夠以API連接的方式,支撐企業全場景應用落地,讓企業應用程序構建不受任何行業限制。同時用友也有自己的RPA產品,并戰略投資了RPA廠商容智信息。
而金蝶與藝賽旗的戰略合作,走的也是這樣一條路徑。企業管理軟件永遠都在集成與被集成,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從數據承載到業務自動化的解決方案,也是這些廠商永遠的追求。
至于阿里云RPA、華為云RPA等云廠商,產品特性之一便是集成與被集成。同時云計算平臺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端到端服務,也會將包括RPA在內的API接口開放,讓RPA能夠通過API和UI與更多SaaS應用進行相互調用與集成,比如阿里云RPA與釘釘等系統的無縫集成等。
此外,一些云平臺的iPaaS服務,也會為API與UI集成提供更多可能。
可以看到,在API與UI集成方面,推出RPA的企管軟件廠商與云廠商走在了前列。
那么,RPA廠商又在這方面做了什么布局呢?為了更好地了解國產RPA廠商在API與UI集成方面的動作,王吉偉頻道對來也科技、弘璣Cyclone、實在智能、金智維、云擴科技、九科信息等幾家廠商做了一個簡單的調研。
從調查反饋來看,幾乎每家廠商都非常看重這一塊兒,并進行了一定的布局。
與其說是布局,不如說API本身就是RPA的屬性之一。API 是傳統信息化系統對接的基本方式,更是集成自動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RPA作為一套比常規編程語言更豐富的編程體系,集成API自動化能力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很多RPA產品都已具備很多的基于API的組件,以及通用的調用API的方式,并內置很多API接口。內部可以通過API 接口實現將 RPA 自動化能力與自身AI 等產品矩陣的無縫結合,對外可以實現對常規的郵件、IM 平臺以及有接口開放系統的自動化操作。
對于用何種方式增強API連接能力,出乎意料的是國產廠商大多都選擇了自研以及通過生態合作獲取這一能力。但有了海外廠商的先例,那些已經完成C輪融資的頭部廠商,亦有可能會像UiPath、Salesforce等廠商一樣,通過收購與生態合作的方式快速獲取相關技術。
總體而言,國產RPA廠商已經具備了不錯的API與UI集成能力,甚至有的早期主打集成能力的廠商已經在集成方面做得很超前。只不過在增強集成方面,目前還沒有像UiPath、Salesforce等通過收購專業API集成平臺獲得更強的集成能力。
但在具體應用方面,現在廠商們為客戶提供的端到端自動化解決方案,基本都是UI自動化+API自動化的混合型解決方案,本著發揮各自優勢的原則讓流程自動化更加穩定與高效。
對于國內市場沒有幾十上百信息化系統的大中型組織,以及信息化系統尚未完備的小型企業而言,這樣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其實也已經夠用了。
但按照GartnerMQ報告的預測,如果2年以后廠商們不能有效增強API集成,面對集成能力更強的RPA市場新進入者越來越多的推廣API優先的流程自動化方法,可能有的廠商就會慢慢掉隊了。
雖然收購的方式獲取技術更快,但自研未必就會走得更慢,不是嗎?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API與Ui集成新趨勢下的RPA:海外廠商領先一步,國產廠商現狀如何?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