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運創立于1897年,總部位于東京都港區,是一家覆蓋陸、海、空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性物流公司,亦是日本最大的物流公司。擁有員工32,280名,年營業額達到21,385億日元(2019年)。
隨著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以及工作效率底等因素,已成為日本企業所面臨的巨大難題。為了提供效率、釋放勞動力資源、優化運營支出,日本通運于2017年9月開始規劃和研究RPA項目,并于2018年5月正式開啟PoC。隨后將RPA應用在客戶訂單跟蹤、運輸單打印、財務付款等125個業務場景。
日本通運IT部負責人--井上恵太表示,自2004年以來日本新生人口一直處于巨大下滑趨勢,尤其是2019年人口負增長達到50萬人,“人口金字塔”已經開始崩潰。這對于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運輸行業來說雪上加霜。所以,希望通過RPA解決勞動力不足、效率低和滿足客戶需求等問題。
在RPA應用方面,日本通運有兩個硬性要求:第一是需要兼容所有Web瀏覽器,因為大部分業務流程都是基于瀏覽器完成的;另一方面是兼容性和擴展性要靈活,因為日本通運在全球幾十個地區/國家擁有分公司和辦事處,所以需要適配不同的復雜運行環境。
日本通運IT部負責人--井上恵太
帶著這兩個需求日本通運一共測試了7款RPA產品,最終選擇了一家進行合作并于2018年5月開始了PoC測試。在測試階段,為了集思廣益日本通運在內部召開了一個“RPA自動化大會”廣泛征集員工希望實現自動化的業務流程,然后進行篩選。第一次收到了75份申請;11月時又進行了第二次征集活動,這一次共收到了234份申請。
井上恵太表示,RPA不是萬能的并不能將所有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例如,與航空貨運相關的業務流程便不適合自動化。因為該業務流程涉及多大200多個分支機構,一旦某個節點出現問題整個自動化流程都將崩潰,并且完成自動化設計需要大概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分析自動化流程方面,一定要結合實際業務需求進行適當的選擇。最終一共選擇了7個業務流程進行自動化測試。
貨單錄入機器人:該機器人主要將已經完成的貨物運單數據錄入到CRM系統中。該表單涉及大量結構化數據,人工處理效率低下極易出現數據錯誤。應用RPA之后,機器人可自動提取所有貨單信息并將其錄入到指定系統中。測試通過后,日本通運將該機器人部署在73個分支機構中,每年可節省8,000多工時。
郵件提取機器人:該機器人負責提取郵件內的所有數據,例如,用戶反饋,運單索取等信息,然后機器人按照日期將這些數據分別放置在不同文件夾內。
分發打印機驅動程序機器人:由于物流行業的特殊性很多地區沒有PC,只能依靠紙質來完成業務,因此打印機成為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日本通運擁有幾百家分支機構,所以每次安裝打印機驅動都是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的工作。將150多個打印機驅動內置在RPA內,每當分支機構安裝新打印機時,機器人都會自動為其發送驅動程序;同時,當工作人員打印出紙質表格時,RPA都會自動生成一份PDF電子文檔,方便后續數字業務使用。
在談到RPA推廣時,井上恵太認為,開發人員與一線業務人員的溝通以及職責定義上非常重要。例如,當開發人員接到業務人員的自動化需求時,可以仔細審核自動化需求,將業務流程轉變成自動化后獲得收益是否大于投入;此外,在機器人開發、測試、維護方面最好交給單獨團隊管理,這樣可以減少業務人員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在內部建設了RPA卓越中心,幫助,以幫助分支機構培養更多RPA人才。
自2018年PoC開始,日本通運的RPA團隊不斷擴大,從最初的10名員工已發展成擁有50名全職員工的自動化團隊。截止到2020年3月,RPA已將125個業務流程513個業務線實現自動化,每年節省341,567個工時,釋放工作崗位18,000多個。
對于未來RPA的應用,井上恵太表示,目前日本通運還保留了大量低效紙質業務,希望通過OCR與RPA的結合將這些非結構化數據業務實現自動化。例如,通過OCR自動提取紙質運單的信息然后將其存儲在指定位置或系統中。如果將這些非結構化數據業務實現自動化,預計未來每年可節省超100萬工時。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日本通運:通過RPA每年節省34萬工時,釋放18,000個工作崗位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