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與創新壓力,對軟件應用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對敏捷交付和個性化定制的要求也日益嚴苛。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AI)與低代碼開發模式的加速融合,正成為驅動軟件工程范式革新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這種融合將如何演進,又將為業界帶來哪些深遠影響?LowCode低碼時代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金現代輕騎兵低代碼PaaS平臺產品經理趙鵬程先生。
01 低代碼的價值重估與角色演進
低代碼以其直觀的可視化開發界面和強大的邏輯編排能力,在軟件開發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它不僅顯著提升了開發效率,還大幅降低了技術門檻,使得非專業背景的業務人員也能參與到應用系統的構建中。
趙鵬程指出,在復雜的ToB業務場景,尤其是電力、軍工航天這類大型國有企業,客戶需求往往錯綜復雜。僅需求溝通階段,就可能經歷多輪研討,耗時一到兩個月。在這種情境下,單純依賴AI自動生成應用,尚難以完全滿足企業對應用精確性的高要求,而低代碼則能在這些復雜業務場景中展現其獨特價值。通過可視化建模與邏輯編排,低代碼能夠將業務人員的構想迅速轉化為可實際運行的應用原型。
面對AI自動化生成代碼的趨勢,低代碼與AI在此形成了有效的差異化協同與能力互補。AI在代碼片段生成、簡單功能實現上表現出色,但在理解和處理復雜、多變的業務邏輯時仍有局限。低代碼則擅長將業務流程、規則等抽象為可視化元素,允許開發人員直觀操作,靈活應對各種復雜的業務需求。例如,一個跨部門的審計流程,往往涉及多個異構系統的數據交互、精細的權限管理以及動態的業務規則判斷,這些是當前AI難以全面理解和自主處理的,但低代碼平臺卻能較好地支撐這類應用的構建。
低代碼的角色正在從最初的“降本增效工具”向“業務與技術間的協同中樞”演變。傳統的開發模式中,業務人員與技術人員之間常常存在認知偏差和溝通壁壘,導致需求傳遞失真,開發周期拉長。低代碼平臺憑借其友好的交互界面,使得業務人員能夠更深度地參與到應用構建過程中,實現了業務專家與技術專家的有效協同。業務人員基于對業務的深刻理解提出需求、設計流程,技術人員則運用專業技能將這些構想轉化為穩定可靠的應用系統,雙方緊密協作,從而加速應用的開發與迭代,提升企業響應市場變化的敏捷度。
此外,低代碼平臺在幫助企業沉淀私有化AI能力、構筑核心競爭力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價值。趙鵬程表示,金現代正積極協助企業構建其私有的AI能力。以電力行業為例,一些針對設備故障預測的組件,經過特定領域大模型與企業自有數據的聯合訓練后,可以形成高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并具備在行業內其他企業推廣的潛力。這種針對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專屬模型封裝,有助于企業打造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同時,企業內部長期積累的大量專業知識、業務流程數據等寶貴資產,以往多沉睡于內部知識庫或個人電腦硬盤中,通用大模型難以直接觸達。低代碼平臺能夠有效地整合這些內部數據資源,經過標準化處理后,供給大模型進行分析和學習,從而深度挖掘企業數據的潛在價值,為企業的智能化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02 從容應對AI新興技術的發展
隨著AI Coding(AI輔助編碼)與AI Agent(智能體)等技術的興起,低代碼的定位是否會受到挑戰?趙鵬程認為,AI Coding與低代碼服務的核心用戶群體和應用場景存在顯著差異。AI Coding主要面向專業開發人員,通常作為插件集成在本地IDE(集成開發環境)中,輔助編寫和優化代碼,旨在提升專業開發者的效率;而低代碼則更多地面向業務部門的IT支持人員、企業內部的流程優化顧問等,使他們無需復雜的編程語言,通過可視化操作即可構建滿足特定需求的應用。
在一些相對簡單的場景,如生成標準的業務表單、實現基礎的增刪改查功能,或是查看結構化數據的簡單圖表,AI Agent 或許能實現應用的快速構建與流暢交互。然而,在更為復雜的企業級應用場景中,例如,一個新系統需要與企業內多套既有的老舊系統進行深度集成,或者需要對涉及生產、質檢、倉儲等多個環節的端到端流程進行優化,這些往往還牽扯到多租戶管理、復雜的組織架構和權限體系設計等問題,AI Agent目前尚難獨立勝任。在這些復雜場景下,低代碼平臺的邏輯編排能力和可視化開發優勢便得以凸顯,它能夠將繁復的業務流程清晰地呈現出來,輔助開發人員梳理和優化業務邏輯,實現各系統間的順暢對接與協同運作。
當談及低代碼平臺是否能夠反向整合AI Agent的能力時,趙鵬程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他認為,低代碼平臺不僅可以整合AI Agent的能力,更能將其與自身的既有優勢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創造出全新的應用價值。例如,在通過低代碼開發的審批流程中,可以嵌入AI Agent的智能分析與預測能力,以輔助甚至自動完成某些審批決策;或者利用AI Agent的自然語言交互優勢,讓非專業用戶通過語音指令來操作低代碼構建的應用。同時,他也指出,當AI生成代碼的準確率從當前的70%提升至95%甚至更高時,低代碼廠商確實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技術定位與核心價值,更加聚焦于業務邏輯的深度封裝,構建可復用的行業通用組件與模板,與AI技術協同發展,共同提升應用開發的整體效率與質量,推動應用開發向更高階的智能化、自動化演進。
03 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的實踐探索
在當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低代碼平臺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趙鵬程介紹,目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其應用系統大致呈現出三種主要形態。第一類是企業已經建設多年的傳統核心業務應用,如ERP(企業資源計劃)、MES(制造執行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穩定支撐著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第二類是在傳統應用基礎上,融入AI能力的混合型應用,例如,企業知識管理平臺通過集成智能問答功能,顯著提升知識檢索的精準度和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第三類則是原生的AI Agent應用,這類應用具備更徹底的智能化特性,甚至可能以語音交互等更自然的方式替代傳統的界面輸入輸出。
金現代在支持企業數智化轉型方面,已積累了諸多成功案例。以中國500強日照鋼鐵為例,借助金現代的智能文檔處理平臺,基于OCR、大模型等技術,實現了標書、價格智能查重以及合同智能核對。平臺上線三個月,通過大模型適配了100多種模板,累計審查合同400多份,每份審查時間10秒內,技術協議審查200多份,每份5秒內,標書查重200多份,每份5秒內。同時,日照鋼鐵基于輕騎兵低代碼PaaS平臺開發了評標管理等多套應用。
金現代攜手日照鋼鐵實現招標采購智能化
另一個案例為青島地鐵。金現代攜手青島地鐵集團,依托自研智能OCR平臺,針對青島地鐵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業務中各系統海量紙質文檔等處理難題,憑借平臺可定制、高精度識別等核心優勢,打造統一OCR能力中樞。在智慧工地、數字檔案、合同管理、智能費用報銷等多個系統中,實現圖紙檢測、印章簽字識別、合同關鍵信息提取、發票自動校驗查重等功能。不僅使青島地鐵對多類型文件實現高效識別管理,解決傳統人工錄入效率低、工作量大的問題,還顯著降低人為操作錯誤率,其中費用管理效率提升約70%,日常費用類憑證自動化率達100%,讓AI成為業務發展有力助推器,為智慧城軌建設樹立新標桿。
青島地鐵智能費用報銷系統
04 跨越AI落地“工程化鴻溝”的路徑
針對AI技術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工程化鴻溝”問題,金現代從多個層面入手,協助企業跨越這些障礙。在數據層面,金現代深刻認識到數據之于AI模型的基石作用,為此構建了完善的數據標準化與治理產品體系。其低代碼開發平臺內置了數據集成和輕量級數據中臺功能,能夠對企業分散、異構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標準化處理與整合治理,將其轉化為高質量的結構化數據,為AI模型的精準訓練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同時,平臺支持全棧私有化部署,從而全方位保障客戶數據的安全與合規,特別滿足了大型國企等對數據隱私保護的嚴格要求。
金現代AI全景圖
在工程技術層面,金現代致力于實現低代碼與AI的深度融合。通過集成大模型的能力,平臺可以輔助自動生成表單的后端邏輯、常用的代碼片段,優化查詢語句和計算邏輯等開發環節,從而有效縮短開發鏈路,提升開發效率,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在人才層面,金現代的產品設計致力于降低應用開發的門檻,減少企業對少數高級專業開發人員的過度依賴,使得企業能夠更靈活地調配內部人力資源,更廣泛地投身到數字化建設中。同時,公司也注重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共同開展AI人才培養項目,并積極參與例如百度的技術伙伴計劃,旨在為產業界輸送合格的AI技術人才,從整體上提升企業技術團隊的實力,為AI技術的順利落地提供必要的人才儲備與智力支持。
05 金現代的核心競爭力與未來展望
談及金現代在AI與低代碼融合趨勢下的核心競爭力,趙鵬程將其歸納為三點。其一,是公司強大的自研技術實力和近三十年來在軟件服務領域積累的深厚行業經驗。金現代的許多核心產品,不僅對外銷售,同時也是公司自身內部數字化運營的核心支撐平臺。這些產品在經過內部復雜業務場景的反復打磨和實踐檢驗后,才會推向市場,從而確保了產品在成熟度、穩定性以及實用性、高效性方面的領先。長期服務于電力、軍工制造等關鍵行業的大型客戶,使得金現代對這些行業的業務特性和數字化轉型的真實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精準的把握,能夠提供更貼合客戶實際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其二,金現代前瞻性地組建了專業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在AI領域進行系統性布局。團隊成員對包括智能體(Agent)、知識圖譜構建與推理(KGR)、光學字符識別(OCR)、大模型(LLM)等在內的前沿AI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智能問答、智能檢索、智能化輔助開發等方向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支專業的AI團隊能夠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AI技術支持,幫助它們在數字化轉型中抓住發展機遇。
其三,金現代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高度重視客戶的口碑與長期價值。趙鵬程強調,金現代不僅自身深度使用和迭代其產品,更鼓勵客戶積極參與到產品的優化與創新過程中,讓產品在真實的應用場景中不斷完善和升級。這種模式確保了客戶能夠“用得上、用得慣、用得好”金現代的產品,從而贏得客戶的持久信賴與支持,實現共贏的長期穩定合作,共同推動數智化轉型的深入發展。
展望未來,趙鵬程透露,金現代將持續深耕重點垂直行業,致力于打造更多針對特定行業需求的專屬大模型,以進一步提升AI在專門領域的應用精準度和適用性,為行業客戶創造更大價值。公司還將與華為等頂尖科技企業加強合作,將算力、大模型與低代碼開發平臺深度整合,力求實現“開箱即用”的便捷體驗,從而大幅降低企業應用AI和低代碼技術的門檻與初始投入成本,加速先進技術的普惠化進程。
公司也將繼續深化低代碼與AI Agent的協同創新,探索將AI Agent的能力無縫融入到低代碼的業務流程編排體系中,嘗試以更自然的語言交互方式革新傳統的開發體驗,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率,支持企業構建能夠自主學習和進化的智能應用系統,引領應用開發模式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新范式演進。同時,金現代還將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與市場機會,拓展生態合作伙伴網絡,與產業鏈各方攜手并進,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為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在低代碼與AI技術融合加速的浪潮下,金現代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淀、豐富的行業實踐以及前瞻性的戰略視野,正努力為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未來,金現代將持續創新,致力于以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支持更多企業在數智化轉型道路上行穩致遠。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從「降本增效」到「智能中樞」:低代碼在 AI 浪潮中的價值重估——專訪金現代趙鵬程談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引擎
熱門信息
閱讀 (15814)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5199)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359)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197)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2471)
5 財務機器人 —— RPA的財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