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中,RPA中國分析團隊基于“數字化轉型效能矩陣( 2022,流程挖掘,中國市場 )”的研究成果,對科技與互聯網、制造業、金融領域中的潛在行業用戶的流程挖掘實踐意愿( 技術采納接受度 )、用戶的要點反饋、商用實踐趨勢展開了分析與預測,對典型的實踐案例進行了解讀。
以下為科技與互聯網的典型用例解讀。
01
潛在用戶的投入意愿與商用實踐趨勢研究
研究團隊面向科技與互聯網企業的技術部門、業務部門的領導者,圍繞“流程挖掘的認知與投入意愿”展開了相關調研。從結果中可以發現:效率優先是科技與互聯網企業的顯著特點,當用戶發現業務流程問題時,往往擁有更高的投入意愿,這類企業的良好信息化基礎,也為流程挖掘的實踐打下良好基礎。在科技與互聯網企業的流程自動化應用場景中,通過非侵入式的流程挖掘/任務挖掘方案可以讓行業用戶擁有更高的技術實踐接受度。
用戶的要點反饋
>60%的受訪者重點關注業務流程可視化、流程問題的發現能力。進而期望可以持續、動態地發現流程最優解、提升業務效能。
>40%的受訪者提出通過流程挖掘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給出解決方案的能力。(服務商的SolutionKnowledge Base將被定義為一種關鍵的用戶關注能力)
商用實踐趨勢
在目前科技與互聯網企業預算收縮的情況下,80%+的潛在用戶反饋:流程挖掘的機會點將主要集中可明顯帶來業務成效、核心痛點的領域,在取得良好實踐成效的基礎上,會考慮擴展流程挖掘的應用范疇。
結合整體用戶投入意愿與市場發展預估:至2025年,40%+的大型科技與互聯網企業都會在至少一項業務流程項目中展開流程挖掘的技術投入。
02
典型實踐案例
面臨問題
國內頭部互聯網集團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面臨五方面問題:1、HR部門受到業務端需求的巨大的挑戰,希望加快招聘速度;2、HR部門每月發起近2萬次的招聘活動,勞動負荷非常大,但是成效非常低;3、業務端反饋,從開始發起招聘請求到最終入職報道的時間平均約7個月;4、各業務部招聘流程長短各異,期間會淘汰大量的人員,招聘績效存在可以優化的空間;5、部門多,流程長,無法系統和全面了解招聘流程中的存在的瓶頸和問題,科學和優化招聘流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實踐方案
在容智提供的流程挖掘產品與解決方案構建了四方面的能力:
1、打造一個成熟系統,與目前集團公司已有的HR業務系統進行結合,針對招聘流程問題進行真實的還原。
2、通過容智系統快速、精準的定位招聘流程中的瓶頸和根本原因。
3、與現有的HR業務系統進行深度整合,形成業務系統+流程挖掘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并且保持原有系統風格的一致性。
4、及時的將HR業務系統運營的日志自動導入到流程挖掘系統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對招聘業務進行管控與優化。
實踐成效
使流程處理時間更短:耗時從7個月減到只需30天,招聘成功率由原先2.5%提升至25%。
通過控制招聘流程變體數,設從而計出了標準模型,優化了簡歷篩選。
降低循環比例,找到循環節點,通過上下文與發生時間,改善了流程模型。
流程一致性與合規性檢查,使用定制擴展關聯日志其他屬性,建立上下文,從更多角度對業務進行分析,提高了業務流轉效率。
案例二:望繁信-某頭部互聯網企業:流程挖掘賦能流程管理的數字化能力建設
項目概述
客戶在流程管理與運營方面存在“流程不透明、依賴手工分析計算、缺乏流程監測管理手段、傳統項目制流程優化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主要表現在:1、客戶雖然擁有專業的BI分析團隊和流程專家,對分段流程有設計和分析,但缺少端到端的全流程分析。2、客戶在進行流程運營與管理中,缺少簡單易用的全流程監測管理工具,難以把握流程優化方向及效果,主要依靠主觀判斷,客觀性差。3、客戶在流程數據管理方面,客戶使用自有數倉,需要重復導出數據,基于Excel進行指標計算與分析,易出錯且難以快速響應業務部門相關數據需求,無法實現高效性、敏捷性的能力支撐。
實踐方案
該項目的實踐周期為:2021年底至今。目前覆蓋終端用戶超700人。技術實踐從流程管理部門的10條流程為試點,已推廣至多個業務部門,并擴展至40條流程,幫助客戶單一流程整體成功提效30%。
試點階段,望繁信科技為客戶的流程斷點提供了三步走策略(避開斷點,單點切入(微觀洞察)à多點成線,全面審視(宏觀感知) à點面結合,持續改進以保證項目的有效實施。以“合同擬稿分析-審查分析-正本分析-合同審批”的端到端分析思路發現存在異常/低效流程流程,在30天內,完成了10條試點流程挖掘任務。通過持續監測,有效幫助瓶頸環節提效35%,對合同審批的整體端到端流程提效30%。
在試點成效的基礎上,進入全面推廣階段。望繁信科技為客戶提供了“直聯數據庫、全量更新、單點登錄、模板搭建、學院上線”等新的功能與服務。第一階段在流程管理部門使用;第二階段向業務部門推廣,助力業務流程自主分析,在一天內上線了20條流程。望繁信科技還幫助客戶自上而下展開了CoE建設,以確保業務擴展推廣的低成本與高效協同。
實踐成效
流程管理部門角度:通過全業務流程視角,以數據為客觀實證參照,即時發現流程瓶頸、監控異常風險進而展開流程優化。通過確認指標計算口徑,建立自動計算分析面板,實現持續進行KPI監測,建立了成熟SLA監管機制;同時提供簡單易用的分析模板,助力業務部門根據模板快速復制自助創建分析,通過設置數據治理方案,靈活應對業務需求變更。
業務用戶角度:通過流程挖掘,改變了以往手動導出和整理數據的高成本模式,同時讓數據分析更加高效便捷。流程挖掘讓流程時長的計算更合理, 便于發現端到端的流程異常,以及流程優化上線后的對比與監測。此外,流程挖掘還補充了目前暫無工具去做流程監測的缺口,使用方便,產品功能滿足日常分析需求。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科技與互聯網典型用例解讀—中國流程挖掘落地實踐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