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份“硬核”的RPA行業發展梳理的行業報告。
RPA即英文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的縮寫,中文通常翻譯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用 RPA機器人作為工具,實現人機協同,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出,滿足準確性與合規性的高標準要求。 根據甲子光年調研,2020年中國RPA市場規模約為17.4億元,與2019年相比,增長率達到47.5%。 2025年中國RPA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8.2億元,2021-2025年CAGR可以達到15.5%。 RPA是目前最值得關注的to B企業賽道之一。
2001年開始,類似RPA的軟件已經開始在全球出現,例如國內的按鍵精靈,其軟件的設置、思路及流程設置合理,影響了一代RPA開發者。2017年開始,RPA技術在海外開始爆發;2018年,中國RPA行業高速發展;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誕生多家RPA創業公司,來也科技、英諾森、弘璣Cyclone等廠商相繼成立并取得融資。
甲子光年通過對300家企業定量調研,20位專家定性調研,得出結論如下:
RPA從桌面按鍵精靈時代,逐漸發展為自動化能力強大的機器人運行、管理工具,并將云、AI等技術融入RPA的產品中,部署方式越來越靈活、服務越來越智能,對企業的降本增效越來越重要;RPA+AI世代的RPA將扮演企業的智能連接器的角色。
2、共同發展RPA+AI實力,將AI應用到RPA場景是具有優勢的路線
RPA+AI同時發展的企業,具備較強的AI研發實力及RPA研發能力,可直接向RPA+AI的世代進發;較先發展AI或者先發展RPA某一能力的廠商,具備較快達到RPA+AI時代所需要的能力 (詳細見P26) 。
RPA+AI廠商具有協同效應,使得RPA完成自動化到智能化的升級。其產品中會嵌入自研的OCR/NLP等能力,能更好的應對AI需求,強勢切入原有市場格局。
RPA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在目前RPA用戶品牌認知度與產品使用程度相近,來也科技、金智維、藝賽旗等企業逐步脫穎而出;其優勢在于建設生態商圈、提升細分行業能力、培育社區等,具備企業服務連接的中立性,服務意識強烈,而這些正是科技巨頭企業所不具有的優勢 (詳細見P31、32) 。
AI在RPA的應用可以分為流程中的智能分析、流程中的智能決策和流程挖掘3個層次,大部分廠商均停留在智能分析,指在RPA機器人執行的具體流程中,需要運用AI技術對文件進行識別、分析和比對,最主要采取的技術是OCR和NLP。并在不斷向智能決策和流程挖掘的AI應用做技術研發和探索。
RPA廠商的生態系統主要包括RPA技術社區、系統集成商、咨詢顧問、技術合作伙伴、分銷代理等。RPA廠商在積極構建各自的生態系統,完善合作伙伴間的規則制定。幫助RPA客戶在搭建成功后更好地使用RPA,以UiPath、來也科技為代表的RPA廠商已經建立起了一定規模的技術社區:一方面面向開發者建立交流社區;一方面針對RPA新手用戶提供相應的RPA培訓服務;同時對想要進入RPA市場的技術開發者提供RPA工程師認證。面向C端,打造全功能的線上社區。
































繼續閱讀:流程自動化 RPA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RPA進化論:從工具到AI——2021年中國RPA服務行業發展報告 | 甲子智庫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