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9月開學季了,隨著學生朋友們一起回到課堂的還有身處教育行業的同仁們。既然是開學季,普華永道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當前教育行業的最新趨勢—— 人工智能+教育(以下簡寫作AI+教育)。
教育行業植根互聯網
人工智能大勢所趨
事實上,教育行業一直是互聯網滲透較慢的一個行業。我們國家傳統教育存在優質資源稀缺、資源分布不均、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中國的教育行業大概經歷過以下三個相對重要的節點:

90年代初傳統課堂模式的補習班。但這種模式的發展受到地域、資源、資金等因素的局限。
2008年,互聯網與教育第一次結合,產生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模式(MOOC),借助Blog形成視頻+文字互動的形式。
2012至2013年間,智能移動設備發展,直播成為教育行業新模式,并衍生出直播+文字互動,直播+實時語音,直播+動畫等創新模式。
而普華永道認為,教育行業即將迎來,甚至正在歷經第四個重要的節點,那就是AI+教育。事實上,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主打AI老師的英語學習APP,“誓把人類的英語抓上去”這句slogan出現在各種微博、抖音、朋友圈、地鐵廣告里,也越發耳熟能詳。AI+教育其實是大勢所趨,AI的出現讓教育的內容和服務方式都智能化了,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甚至能夠針對學生本身“因材施教”,AI技術和教育內容的深度連接也越發緊密,也許AI暫時不能完全替代真人教師,但它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肯定會越來越多。

AI+教育滿足了消費者的哪些痛點呢?
其次一點是比傳統課堂更強的互動感。傳統課堂,除非是小班化的模式,老師很難面面俱到地顧及所有同學,而AI不同,它擁有人類無法企及的計算力,能夠給予每個學生充分的互動和關照。
最后一點是臨場感,即身臨其境。AI老師在課程中會對你的學習狀況實時反饋,就像傳統課堂里老師給你“開小灶”一樣。AI老師還能夠聯結位于不同終端的同學們參與討論、分組PK等。這些都是為了塑造臨場感,讓學生在更熟悉的模式下學習。
AI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讓儀式感、互動感、臨場感,這三種體驗滿足了消費者們對教育產品的需求,讓學習過程更加有“實感”,也讓消費者更容易達到自己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對于教育行業投資者或者決策者,
AI+教育的優勢在哪里?
個性化:AI依托大數據技術,針對不同的學生能夠給出個性化的教學課件、個性化的作業布置(針對薄弱知識點加強訓練)、個性化的測評(階段性給予學生學力測試)等,對不同個人的學習目標進行個性化學習方案的深度定制。
人力成本的節省:教育行業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就是師資力量,而偏偏師資這種資源具有稀缺性,優秀的老師太少,教育市場供不應求。而且資源傾斜非常嚴重,分布不均勻。在這種情況下,AI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個AI老師同時面對成千上萬個學生根本不是問題,還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這是對人力成本的巨大節省。
資源公平分配:教育行業整體的資源很難做到資源平均,但是依托于互聯網和AI技術,時空的壁障被打破,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得到極大改善,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公平的教育。對投資者來說,這是把教育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對于所有行業從業者來說都是一樁好事!

教育行業將迎智能化飛躍
普華永道助力教育企業發展
在智能化的未來,各類教育企業可能會面臨不盡相同的問題和挑戰。普華永道擁有專業的團隊服務教育企業,匯集教育行業的專家,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力量,協助教育企業,為投資決策和管理提供助力,幫助教育企業良好發展。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普華永道中國公眾號(ID:PWCCHINA)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EdNBdUfYmiiMnLMp0A5Tg
RPA中國推薦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開學季——新學年,AI+教育成為教育行業新趨勢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