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微信ID:iawtmt,網址:www.awtmt.com ),授權請聯系出處,違者必究。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旗下發起的科技新媒體,致力于幫助投資者理解科技。
RPA是時下科技版塊中最熱的領域之一。報告稱,RPA有望在2019年達到13億美元的規模;未來10年將帶來千億美元的商機。
2005年成立,2017年估值1.09億美元,2019年估值70億美元,意味著2年時間其估值漲了64倍。創造這個彪悍增長曲線的公司叫UiPath。
數據來源:公開報道
快速增長的估值背后是這家公司業績的突飛猛進。據Business Insider的報道,2016年-2018 年,UiPath實現了超過5000%的增長;2018年,UiPath曾預計其年度客戶付費收入(ARR)為 2億美元,而2006年,這個數字僅為350萬美元。
UiPath是美國的一家企業服務公司,它專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或機器人來處理重復性行政工作,并實現自動化。
UiPath是RPA領域最受關注的公司,同時也只是這個領域備受資本關注的公司之一。2018 年 11 月,軟銀愿景基金向RPA創業公司Automation Anywhere(下稱“AA”)投資 3 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26億美元。
UiPath在內的RPA公司的快速成長也得益于其身處的賽道。曾領導軟銀在企業軟件領域投資的Ramsey說,“整個RPA領域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整個領域如此速度增長的真是前所未見”,他自己“從未見過在全球范圍內增長如此之快的事物”。
那么,RPA是什么?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類自動化軟件工具,但它并不像人工智能一般有智力化行為參與其中;RPA通過模仿人類行為、對工作流程的優化重塑、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將人們從重復、簡單、繁瑣的事務性流程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工成本。
UiPath的競爭對手Automation Anywhere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 Mihir Shukla曾提到,“RPA是一項讓你得以在任何應用上輸入、讀取任意屏幕的信息、套用一定規則并利用AI做決策的技術。這意味著,機器人可以像人一般操作世界上任何的軟件,除了它不具備如人一般的主觀決策能力。而現在的銀行、保險公司、物流公司里有成千上萬的人坐在辦公室里辦公,但并非每個人的工作都涉及主觀決策。這種情況下,運用RPA,就可以將大量的工作自動化。”
而機器人的執行效率遠高于人工操作,出錯率極低,還可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運行。在銀行業、保險公司、財務稅務、人力資源、金融業、制造業、信息技術、運營銷售等重復勞動率高的行業里,目前,RPA得到了較多的運用。它可以通過用戶界面使用和理解企業已有的應用,將基于規則的常規操作自動化,例如讀取郵件和系統、計算、生成文件和報告、檢查文件等。
Gartner今年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RPA全球市場的營收總額同比增長了63.1%至8.46億美元,成為了全球企業中軟件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
在性感項目匱乏的2019年,RPA正在成為全球風險投資界追逐的新風口。
1、快速“膨脹”的國外RPA公司
根據Gartner的報告,2018年全球RPA市場中,排名前五的分別是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NICE、Pegasystems。這五家企業占據了全球4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公司占據了13.7%的市場份額。
具體來說,2018年,UiPath占據RPA全球市場份額當中的第一名,其2018年的營收為1.148億美元,同比增長629.5%;緊隨其后的是Automation Anywhere,2018年營收為1.084億美元,同比增長46.5%;第三名為Blue Prism,2018年營收為0.71億美元,同比增長105%。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在RPA全球市場份額中排名前十的公司當中,排名第六和第七的公司也取得了同比三位數的增長,它們分別是Kofax和NTT-AT,營收同比增長為256.6%和480.9%。
如Gartner研究副總裁Fabrizio Biscotti所說,對于RPA公司們來說,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然而,現階段位于前列的公司們將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因為新的競爭對手會持續進入快速進化的市場,屆時將可能模糊RPA與其他自動化技術的界限,例如光學字符識別和人工智能。
業績的迅速增長也引發了投資者對RPA的追捧。
今年5月,在RPA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UiPath完成5.68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對沖基金Coatue領投,投后估值達70億美元。此前,UiPath 還獲得過 Google 旗下CapitalG 基金、紅杉資本等頂級機構的投資。UiPath表示,將于接下來的一年至兩年期間實現IPO計劃。
Constellation Research Inc.的分析師Holger Mueller表示,UiPath這一輪(5.68億美元)所獲得的巨大融資規模,也進一步證明了RPA市場未來的可能性。
據公開信息,UiPath的客戶群包括谷歌、Uber、麥當勞、日本新生銀行(Shinsei Bank)、日本交易所集團 (JPX)、日本NTT Communications、美國富達投資集團、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等知名企業。
作為UiPath的競爭對手,Automation Anywhere和Blue Prism在融資進程中也同樣獲得資本的青睞。
作為目前RPA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位的Automation Anywhere,去年11月,公司獲得了來自日本軟銀愿景基金的3億美元投資;半年期間,公司A輪融資總計超5.5億美元,其估值也從18億美元增長至26億美元。
除日本軟銀外,Automation Anywhere還曾獲得來自恩頤投資(NEA)、高盛增長股權基金(Goldman Sachs Growth Equity)、泛大西洋投資(General Atlantic)、世界創新實驗室(World Innovation Lab)的投資。
今年2月,Automation Anywhere還獲得了來自Workday資本的戰略投資,但并未透露具體金額;同時,雙方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Workday資本的聯合總裁Mark Peek表示,未來,公司雇員們可以將精力更多的放在創造性的工作上從而推動產業的進步。
而Blue Prism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三年期間,股價現已增長了約13倍至1383便士每股,目前市值約為10.7億英鎊(折合約為13.37億美元)。
但通過這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報來看,Blue Prism的營收和虧損都呈現成倍的增長。Blue Prism的營收從2017財年的3200萬美元增至2018年的72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但其虧損也呈增長態勢,2018財年,其虧損為3400萬美元,較2017財年同比擴大161.5%。
除Gartner統計的在全球RPA市場排名前十的公司外,市場中仍有不少同類公司也于近幾年獲得了多輪投資。
國外RPA公司融資進展圖 (數據來源:公開報道)
2、中國正在崛起的RPA賽道
相較于國外RPA公司的發展速度,中國的RPA公司處于起步階段。由于金融企業對于數據安全和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針對本地企業的訴求,RPA產品要有一個本地化的過程等因素,RPA在中國相對來說還屬于新興事物。
據公開信息,在目前開展RPA業務的中國公司包括但不限于藝賽旗、弘璣Cyclone、云擴科技、Uibot、10Foucus、阿里云 RPA、平安云RPA 安小蜂、興業數金、達觀數據等。但部分公司并非只提供RPA服務,確切地說,RPA只是一些公司眾多業務中的一部分,例如,興業數金、達觀數據等也提供 RPA之外的其它產品。
目前,并未有權威機構統計過中國RPA市場份額的相關數據。據了解,在當下的中國RPA市場中,大型銀行等是中國 RPA 公司主要服務的客戶群,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等均嘗試RPA服務,而國內金融機構大多是在內部范圍內使用RPA,因此極少對外輸出數據源。
在2018年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發布了阿里云RPA保險行業解決方案,將這款于2016年正式上線的產品與保險業相結合。阿里云企業服務事業部流程智能解決方案總監路廣表示,RPA在我國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并且為企業的自動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添磚加瓦。
同年,平安云RPA安小蜂也面向全行業正式發布,其應用范圍覆蓋了平安金融、房產、汽車、醫療、智慧城市的五大生態圈,涵蓋IT管理、HR服務、供 應鏈、金融會計、審計服務、合規、法務管理等眾多領域。據其負責人介紹,以開具發票為例,若借助其RPA產品執行發票開具流程,年開票可達6萬以上,單筆操作由3分鐘縮短為25秒,年度節省工作小時約2500小時。
今年6月,AI公司來也科技完成了與RPA創業公司奧森科技的合并,同時宣布完成了3500萬美元B+輪融資,進入RPA+AI市場。而奧森科技的RPA平臺產品“UiBot”將同來也科技的AI能力及對話機器人平臺“吾來”形成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流程自動化與NLP自然語言處理兼備的機器人解決方案。
上述兩家公司的合并其實也順應著目前的IPA趨勢,即RPA+AI模式,也就是把AI嵌入到RPA產品中,使其具備人工智能的功能。目前來看,RPA+AI 是大勢所趨,在RPA領域目前估值最高的公司UiPath已開始推出集成AI功能的產品。
除此之外,諸如弘璣Cyclone和云擴科技等也于今年6月獲得了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另據 36 氪報道,目前位于行業一梯隊的中國RPA創業公司,年營收都已達到小幾千萬元的規模。
國內部分RPA公司融資進展圖 (數據來源:公開報道)
與此同時,國外的RPA公司,也在尋求中國市場中的機會,包括UiPath、BluePrism、Automation Anywhere、NICE、Verint 等在內的公司都在進行或尋求在中國市場落地。除了四大,IBM、HP、埃森哲等大公司也在開展 RPA 產品的 IT 咨詢服務落地工作。
據《財資中國》此前報道,目前RPA在亞洲市場主要集中在印度、新加坡等國家,但考慮到綜合體量,預計中國的市場貢獻率會急速增長;到2020年,中國會成為RPA在亞洲的第一市場,預計到2021年,中國金融業RPA市場營業收入將達到6.5億元。
中國的RPA公司在資本市場也正成為香餑餑。以2019年春節為界限,RPA項目的估值水漲船高,估值三個月時間漲3-4倍不是夢;而在2018年底,很多RPA項目還鮮有投資者看好。
3、RPA未來市場有多大?
據TechCrunch分析稱,RPA公司們所關注的領域并不是要用技術來取代人類,而是將人們從重復性地任務當中解放出來。事實上,“未來的工作”的概念正是吸引投資者入局的原因。
而隨著企業加速數據化轉型,未來,RPA取代BPA(業務流程自動化)也不是沒有可能。
Gartner的報告稱,RPA是時下科技版塊中最熱的領域之一,有望在2019年達到13億美元的規模。而據KeyBanc投資銀行的數據顯示,在未來10年,RPA將帶來千億美元的商機。與此同時,麥肯錫公司預估,到2025年,知識型工作自動化的潛在經濟影響力可達到5.2萬億至6.7萬億美元之間。
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中的人臉識別、語言交互、圖片識別、自動控制等技術也將逐漸融入到RPA中,RPA也將實現更多的智能決策工作。
目前,國際上的RPA技術已經成功并深入的應用于金融、政務、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廣泛領域。而RPA覆蓋的行業領域,就是量大、標準化程度高,規則簡單,不需要人進行復雜判斷的流程。這意味著其實每一個行業都可能會有符合這個標準的流程,通過其自身不斷的進化。未來,RPA或許有著無限的發展可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項目估值2年漲64倍不是夢,RPA行業為何這么瘋?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