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3日,特朗普團隊與知名軟件公司Uipath簽署了一份「白宮培訓協議」。
在這份培訓協議中,Uipath承諾在未來的5年內培訓75萬名RPA工作者,賦予他們「自動化」時代所需要的工作技能。

短短的一個月后,阿里巴巴的投資方軟銀(Softbank)也宣布投入3億美金進入到RPA行業中。軟銀堅信,RPA能夠成為AI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幫助企業在智能化時代里快速與時代接軌。
縱觀最近幾年的智能化領域發展,RPA絕對是增長最為迅速的板塊。
盡管國內對于RPA的反應較為滯后,但3個月后,RPA也成為了國內資本追逐的寵兒,接連5家RPA企業拿到千萬級投資。在這其中,不乏紅杉、啟元、金沙江這樣知名的創投資本。
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緩慢,深度學習也停留在智能化困境中,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那么,RPA會成為企業更好的選擇嗎?
RPA的全稱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它在企業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勞動力」。
嚴格意義來說,它不是一個實體且可見的機器人,而是一個軟件產品。大量重復、繁重但有規律的工作,RPA都可以勝任。比如辦公室中常見的多次的復制、粘貼和點擊等操作。

它能夠模擬人在不同電腦操作系統上的行為,將人們從繁瑣的流程化工作中解決出來,從而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創造性工作。也正是如此,RPA也被冠以「數字勞動力」的美譽。
作為最早的人工智能代表,RPA具備許多機器人的常規優勢:無需休息、不會犯錯、價格便宜和效率更高。
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在許多行業看到RPA軟件的身影,尤其是金融機構、通訊運營商和能源公司。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具有大量重復而繁瑣的工作流程。
RPA從問世到現在已經有20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它經歷了從簡單的屏幕抓取、工作流程自動化到高級業務流程外包和RPA定制化的升級過程。
按理說,一個已經出現20余年的概念,早已不具備再炒作的價值,為什么偏偏最近火了呢?
一方面,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重,人工紅利正在衰竭。加之全球經濟增長遇冷,用人成本不斷攀升,導致企業更加傾向于高效的機器人系統;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熟和落地,RPA在AI的幫助下,能夠完成更多的復雜性工作。
一些市場研究也證明了這樣的趨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RPA軟件的總收益增長63.1%,擁有8.4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它也因此成為了世界商業軟件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板塊。其中,排名前五的RPA公司占據了47%的市場。
在全球市場分布來看,2018年北美地區占據了51%的市場份額,西歐與日本分別暫列據二三位。值得一提的是,RPA日本市場的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24%。這充分印證了人工紅利衰竭與RPA需求增長的對應關系。
對于RPA的未來,投資者與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Uipath經過2年的狂奔之后,投資人給出了近70億美金的估值。另一邊,Automation Anywhere則從軟銀獲得了3億美元的投資,估值達到了26億美金。

「沒有哪個行業的增長可以如此迅速,它遍布全球,也遍布很多行業。比如金融業、制造業和醫藥行業。RPA本身就是多用途的產品,可以在人事、金融和銷售等許多場景應用。應用場景的多樣化讓RPA增長快速。講真,我從未見過如此的瘋狂的增長」。軟銀投資合作伙伴Ramsey對RPA發表了這樣的看法。
在軟銀看來,RPA能夠作為人工智能和大企業之間的橋梁,是非常值得合作和投資的領域。
另外一邊,業內人士則對RPA給予了非常冷靜的評價,并列出了三點原因:
1.時間尚早
的確,RPA行業的發展已經走過了20多年,但從時間情況來看,從idea出現,到研發投入,再到行業成熟,還有非常長的路徑要走。
我們都知道,技術發展一般會早于市場認知很多年。確實有很多大企業正在使用RPA,并成功提升了運營效率。但對于中小微企業,如何說服他們使用RPA,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2.技術尚缺火候
這幾年,我們不斷在吹噓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實體產業的幫助與提升,但當下的人工智能技術到底什么水平,大家都心照不宣。
RPA能夠解決的重復工作中大概20%的部分,還有大部分的工作無法解決。尤其是在自動化流程中,一些關鍵的環節還是需要人來判斷和處理,這極大降低了RPA的工作效率。一些廠商為了能夠獲得更高估值,過分夸大了RPA的應用價值,造成了市場火熱的假象。
3.國內市場覆蓋難
RPA行業發展這么久,為何此前沒有在國內獲得重視?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內市場缺乏軟件系統付費習慣。企業更傾向于為實體產品付費,而不愿意為虛擬的軟件產品掏錢。CRM(客戶關系管理)便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知名度高卻覆蓋低。RPA是否會步CRM后塵,我們不得而知。
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道出了市場對于RPA復雜的態度,也降低了行業發展的可見度。
盡管前景難以預測,但依舊有不少行業玩家沖出了大部隊,成為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我們在這里列舉一些國內外知名RPA廠商,供信風智庫讀者參考:
1.UiPath

Uipath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全球化軟件公司。他們致力于開發RPA平臺軟件,主要將RPA作為數字化勞動力運作。通過用戶UI和軟件機器人完成人類執行的重復性任務,從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準確性。
2、Automation Anywhere

Automation Anywhere成立于 2003年,也是一家美國 RPA 軟件開發商。他們將傳統 RPA 與自然語言處理和讀取非結構化數據等認知元素相結合,開發出可以端對端完成業務流程的軟件機器人,充分滿足企業數字化勞動力的需求。
3、Blue Prism
Blue Prism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英國的RPA項目開發企業。Blue Prism主要為企業提供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勞動力,并以與現有用戶相同的方式與企業系統進行交互。
4、阿里云RPA

阿里云RPA誕生于2016年,主要為天貓、淘寶、飛豬和螞蟻金服等內部板塊提供服務。目前為電商、金融、制造、政務等多個領域輸出行業解決方案,平均提高效能500%。它擁有強大的控件錄制功能、豐富的SDK能力以及更私密的數據安全措施,并且在與Office相關的控件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對于新興技術和產業,過分的悲觀和樂觀都不是一件好事。
從企業和政府的角度來看,RPA確實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它也給人工智能的落地,提供了更為確定的場景與方向。面對勞動力減少,經濟不景氣的當下,RPA一定是很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但如果大批企業使用RPA,一些重復度高、價值含量低、取代性強的崗位將面臨消失。人工智能威脅論的聲音,勢必引起更多不必要的恐慌。
但不管怎么樣,RPA已經在路上了,你的機器人同事也許很快會和你見面。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信風智庫(ID:xfthinktank)
作者:王思宇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gRthNP41Jt1FtoXewrj63A
RPA中國推薦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被特朗普帶火的RPA,會成為人工智能的下一個風口嗎?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