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er公司發布的兩份調查報告重點關注RPA的兩個關鍵問題。第一份報告在確定RPA的主要理念時確定了RPA的重要考慮因素,第二個報告概述了RPA和測試自動化如何比假設的更加統一。
持久的自動化價值
當有關企業自動化的討論不斷發展時,即使某些組織一直在努力尋求穩定的、可擴展的自動化,RPA無疑是一個對話的開始者。
Forrester公司的最新研究確定了RPA的關鍵問題,并提供了十大清單來幫助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AD&D)人員取得成功。
•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AD&D)仍然是其致命弱點。當自動化計劃是零散的,供應商是隨機的,并且治理模型不完整時,程序就會停頓。選擇復雜的任務實現自動化也將停止該過程。制定RPA計劃:克服流程、治理和文化障礙。
•企業計劃缺乏實現投資回報率(ROI)目標所需的動力。要實現的ROI目標包括新的卓越中心(CoE)或團隊的員工、基礎設施以及企業在RPA投資中的軟件許可。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企業都在努力實現ROI目標,因此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AD&D)必須找到并使更多任務實現自動化。
•找到足夠的任務實現自動化是最大的規模問題。用簡單、重復、大量的任務來構建機器人的成本是合理的,但是完成這些任務是一個挑戰。
以下是Forrester公司列出的成功實現RPA的十大“黃金法則”:
1.使RPA工作與更廣泛的數字化轉型目標保持一致
2.為RPA建立務實的業務案例
3.將RPA視為企業平臺
-
使RPA與正確的用例保持一致。
-
正式制定數據隱私和彈性方法。
-
堅持軟件開發和測試最佳實踐。
4.使用零信任原則保護機器人
-
避免重復使用機器人的人工憑證,以節省短期成本。
-
將每個機器人都視為IT資產。
-
將每個機器人分配給自動化所有者。
-
應用零信任原則來保護其機器人。
-
需要記住,RPA機器人可以是內部或外部攻擊點。
5.建立流程管道
-
對于簡單過程,需要使用DWA算法。
-
對于復雜的過程,需要深入了解。
6.尋找改進、標準化和自動化的機會
-
部分或未充分記錄的流程面臨風險。
-
在使流程實現自動化之前,有必要簡化和標準化流程。
-
流程挖掘可以成功實現RPA任務自動化。
7.制定人工智能(AI)計劃,但不要匆忙
-
攝取和提取數據。
-
創建基于信號的觸發器。
-
增強人為的決策能力。
8.提出智能自動化的創新觀點
-
從業務服務角度看待創新。
-
培養內部自動化技能。
-
支持所選的治理模型。
9.環環相扣的以人為本的設計
-
架構師的人為失誤防范。
-
以員工的幸福感為中心。
-
自動化需要一種評估員工經驗(EX)的新方法。
10.建立正確的自動化思維方式
-
將企業的組織過程重點放在客戶身上。
-
建立對自動化的領導支持。
-
主動和透明地討論新技能。
該報告得出結論“RPA不會推動自動化革命,除非有所改變。隨著RPA與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緊密結合,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AD&D)利用RPA進行更加廣泛變革的機會將成倍增加。使用RPA作為更廣泛的自動化戰略的墊腳石,但不要放棄基本原則。”
第二份調查報告比較了RPA和測試自動化。盡管測試自動化已經發展了30多年,但卻是在過去五年中才得到快速增長。RPA市場的歷史還不到10年。
-
在應用開發者世界測試
-
RPA專注于業務效率
Forrest公司在報告中指出:盡管存在差異,但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AD&D)應該從兩者中吸取共同的教訓,并且這兩種技術可以協同工作以加速創新和規模自動化。
該報告為應用程序開發和交付專業人員(AD&D)提供了解釋和建議:
RPA需要機器人彈性和更低的維護成本
-
更具彈性的自動化將提供幫助。
-
用于機器人程序開發的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的結構不完善。
-
RPA平臺無法解決測試問題。
RPA和自動化工具具有獨特且通用的功能
Forrester公司發現有重疊的區域,清晰的深度區域,并且差異很大。
RPA將生產環境帶到桌面設備
-
生產級治理,以確保自動化并遵守政策
-
管理各種用例。
-
復雜流程的編排。
-
識別自動化機會的數字分析和過程挖掘。
人工和自動化應用程序測試為預生產帶來了優勢,主要是:
-
靈活而廣泛的機器人設計和開發。
-
業務需求的功能測試。
-
非功能測試。
-
通過服務虛擬化測試(SVT)進行仿真。
-
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進行應用程序質量分析和報告。
共同特征使它們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
功能自動化設計和執行環境。
-
人機交互的自動化。
-
用于報告和自我修復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集成。
-
自動化資產版本控制和審計跟蹤。
-
自動化編排。
兩個平臺都有幫助規模自動化的機會
-
大規模過程測試。
-
測試以擴展敏捷和開發團隊。
-
進行早期測試以支持新出現的治理和總擁有成本需求。
兩者都屬于自動化的未來
-
如果想要RPA解決方案的業務風險較低或沒有業務風險,需要使用RPA技術進行測試。
-
不要將RPA工具替換為用于應用程序測試的測試工具。
-
將測試解決方案用于具有業務風險的RPA部署。
-
保持對產品/應用團隊的聯合測試職責。
-
RPA和自動化通常對專用測試工具的需求正在增長。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企業應用軟件D1net(D1Net09)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GY7xLnrnxpxlg3XB-GWHQA
RPA中國推薦閱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謝謝。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成功應用RPA的10條黃金法則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