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的3月,我國銀保監會公布了最新的保險數據。我國2021年保險代理人數據的下降幅度更是令人吃驚。具體來看,2021年12月31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641.9萬人。其中,92 家人身險公司執業登記銷售人員 472.8 萬人、占比 73.7%;90 家財產險公司執業登記銷售人員 169.1 萬人、占比 26.3%。具體從銷售人員角度來看,代理銷售人員從2020年的842萬銳減到590萬,同比驟減30%。
那么到底是為何,保險行業的代理人數量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呢?我們今天就從我國保險業最近十年的發展改革,來聊聊保險業的發展之路。
隨著2015年一次重大的政策變化--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取消,我國商業保險企業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去了解和承擔企業代理人的篩選、組織、培訓和考核的職責。在這段時間,我國保險行業的總體保費收入是逐年穩定上升的。
但是高速發展的行業都難以避免出現行業本身產品服務質量出現問題的情況。這也直接導致了消費者對我國保險企業產生了刻板印象即“商業保險都是靠不住的,營銷手段如傳銷”等對保險的不良刻板印象開始在消費者中涌現。對于此,銀保監會也在2016-2017年,進一步引導保險企業“精細化發展”,“高質量發展”。自此,保險業開始逐漸發展出基于代理人團隊的持續專業跑訊,以及針對代理人畫像的個性化培訓,作為了提升保險代理人綜合治理提升的主要舉措。
同時,例如中國平安等大型保險企業開始啟動基本法改革,以提升獎罰制度,并為不同職業發展階段和不同定位的保險代理人設置不同的薪酬和業績激勵體系。因此,我國的保險業發展是主要以薪酬激勵制度和代理人團隊制度為主。
這種體制其實邏輯也很簡單,即“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優秀精簡的高效隊伍對于企業的價值遠遠高于結構臃腫,成員冗雜的保險代理人隊伍。這也是裁員的一大原因--精細化高質量代理人團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保險代理人規模銳減帶來的可能產能減少,正在被高效能的數字化技術逐漸彌補。尤其新出現的RPA,打開了險企業務流程智能化的新局面,進一步提升了保險業務各個流程處理效率,并被越來越多的在企業財務端和營銷端險企使用。
根據Capgemini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應用RPA的保險公司中,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50%左右,客戶服務時間節省了80%以上。機器人自動流程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以下簡稱“RPA”)是以軟件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業務流程自動化技術,使用戶可以對標準化且重復性高的工作流程創建操作模板,通過部署 RPA 機器人來達到迅速、高效完成任務的效果。相比于以往的自動化技術,RPA 的優勢在于它的獨立性和非侵入性,無須改變企業原有系統架構的基礎上便可以提升工作效能。
同時,保險公司從新產品的發布、銷售、服務、風控、理賠等整個生命周期設計基本上都有標準,而且由于保險公司面對的客戶群體廣大,業務量較大且是重復執行的,如果將這些工作轉給 RPA 機器人,實現流程自動化,對后臺運營效率、客戶服務效率的提升均有所幫助。目前,采用 RPA 技術來減輕運營成本已經成為一種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同時,由 RPA+AI 技術融合而成的“虛擬數字員工”逐漸被國內險企應用于多個業務場景中。
從具體保險應用領域來看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淘汰上百萬人,RPA正在加速改變保險行業邏輯?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