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B2B/企業服務5月25日消息,上海—全球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行業平臺UiPath于5月22日~24日在上海召開#UiPath Together#大會,并宣布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從產品和方案應用、研發和服務支持、生態圈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四方面入手,全面加速中國RPA產業發展,推動RPA在中國的應用普及。
UiPath 創始人兼CEO 丁澹然(Daniel Dines)在接受億歐采訪時表示,中國的RPA產業市場才剛剛開始起步,但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RPA的市場能夠媲美ERP(企業資源規劃)的市場,甚至比它們更大。”
大中華區總裁吳威也表示,伴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RPA將在中國市場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客戶的需求也將愈加迫切。UiPath希望不僅把領先的RPA技術引入中國市場,還希望通過全面的本地化推廣,讓企業用戶真正體會到RPA所帶來的卓越業務價值,從而幫助中國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RPA和中國的人工智能優勢,是“天作之合”UiPath成立于羅馬尼亞,目前業務遍布超過33個國家。據UiPath團隊介紹,過去三年里,UiPath是全球增長最快、價值最高的人工智能企業軟件公司之一。2019年4月30日,UiPath宣布完成5.68億美元的D輪融資,投資后估值為70億美元。從2018年宣布進軍中國市場以來,UiPath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設立了辦公室,行業覆蓋金融、制造、電信等行業。此外,為了更快響應,更好地支持本地客戶的RPA應用,UiPath在中國建立了客戶服務支持中心。
為了進一步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RPA需求,UiPath宣布將持續加大投入,全方位推動中國RPA產業發展,進而讓更多中國企業獲得更好的、更完整的RPA應用和服務。
據Daniel介紹,在中國投入RPA市場有非常具體的優勢,就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國人非常聰明,數學也很好,這一點和羅馬尼亞非常像。”實際上,奧數比賽是羅馬尼亞發明的,中國人和羅馬尼亞人在奧數比賽當中一般都是得分最高的。“雖然說羅馬尼亞的數學淵源、歷史非常悠久,但是就市場規模而言,沒有辦法和中國相比。”
Daniel表示:中國人聰明、有毅力,且堅韌不拔地想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的文化是我們拓展人工智能、AI領域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沃土,所以我們也想加入到本地市場當中來。”他十分相信,如果UiPath能很好地把中國本地的人工智能和RPA結合,能夠把很好的AI解決方案交付給企業,“可以說是天作之合。”
在他看來,RPA技術可以讓整個企業更加敏捷,從而能開拓出更多的運營和業務,不光是節省成本方面,更能夠給企業增加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是今天企業生存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的問題并不是是否要擁抱、是否要歡迎這樣的技術,而是這項技術企業能夠采納得多快,能夠采納得多廣。
讓機器人管理企業:降低成本的同時,風險如何避免?如我們所知,UiPath的最終愿景是讓機器人管理企業,解放重復、繁瑣的人力。那么相對于人來說,機器人可能比人犯錯的幾率更少一點,但他犯錯之后損失是不是會比人的決策更大?
因此UiPath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在糾錯能力上,未來的產品設計會更針對機器人還是人?人是不是更針對數據分析,機器產品會不會更傾向于用算法?產品設計上有沒有不同的側重?
針對億歐的這些提問,Daniel 作出了如下解答:
就一些可以自動化工作的類型而言,其實大多數問題都發生在數據錄入的過程。比如寫發票號的時候不小心把1填成9,或者少一個0,這種情況非常常見,但機器人絕對不會犯這類錯誤,他們的準確率是100%。并且即便是使用OCR,也就是光學智服識別系統的時候,在紙面上機器犯錯率仍然比人低好幾個百分點。
對于人來講,畢竟大腦的容量有限,如果只處理一張紙上的數字基本沒有問題,如果人需要處理很多張、很多張數字,不斷重復的話就很容易犯錯了。所以準確性方面,機器肯定比人好得多。
另外一個問題,機器真的犯錯的時候,它的問題在于什么呢?比如說代碼當中出現錯誤了,工作速度又非常快,這個錯誤就會就非常迅速地被復制很多。我們希望建立起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去監督其他的機器人本身的工作,而且我們對于錯誤本身會設定一個相應的邊際。
也就是類似于我們建一個以AI技術為基礎的源機器人,它會根據歷史所有的模式和范式的數據,去檢測現在機器人本身的行為,確保行為的偏差范圍在容錯范圍之內,未來能夠開發出這樣的自我糾錯技術。
借鑒日本經驗,學會發展優勢而不是攤大餅對于現在中美貿易所處于的比較敏感的時期,UiPath認為,全球化本身應該得到支持。Daniel 坦言,貿易戰最后持續下去都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如果中國關上大門,對中國必然也是不利的。在這個敏感階段,對UiPath以及其他公司,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有些公司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中國市場,而我們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發展當地的實體,雇傭更多的當地員工,在他們離開的同時我們能夠加大中國人才的吸納和中國市場的投入。”
每個國家在歷史上都曾經面臨過希望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的歷史,“比如說羅馬尼亞在80年代的時候,試圖讓一個國家憑一己之力建造所有的工業,最后我們的工業體系變得非常的滯后。”Daniel 認為,目前這個階段,中國或許可以借鑒日本從落后到超越的自主創新歷史,創新是無國界的。
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像今天的中國一樣,曾經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當時日本也是希望能自己建立各方面的技術,結果最后經濟進入了陷阱期,也就是滯脹期。“所以我認為公司應當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發展自己的優勢上,而不是試著攤大餅,每方面都想做得特別好,因為這樣只會浪費很多資源。”
Daniel以UiPath提供的技術平臺舉例,他們提供的產品類似于一個基礎設施,就像一個房屋,下面所有的水管、下水系統一樣,并不是在幫你建地上的房子,而是把所有的管道和基礎設施建好以后,能夠方便你的業務能進一步的快速增長。
當然,現在日本已經改變了他們過去錯誤的做法,“我覺得對于中國,要想在新的世紀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就需要找到戰略性的行業作為突破口。當然人工智能是戰略性的行業,最關鍵是一定要用錢買到錢能夠買到的最好的工具。”
看一下中國的工廠,中國這么多的工廠,但很多里面設備和技術都來自德國,為什么不用中國自己的技術呢?因為如果用中國自己的技術,產品的質量就會下降。所以關于戰略的選擇也經常是需要一種抉擇,到底是哪個先,哪個后,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把錢花在最好用的工具上。“我覺得作為一個國家,也可以選擇參考類似的思路去選擇戰略,避免做出比較短視的決定。”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UiPath全面加速中國市場:RPA將會媲美ERP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