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王言。前面我為您介紹了RPA能為企業所帶來的各種業務價值,從今天開始,我將為您深入分析企業推動RPA建設的核心驅動力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是在今天這個時點會推動RPA的建設。這部分內容我將分三次為您講完。
第一部分,我們談到的第一種驅動力,就是叫成本驅動。談到成本驅動,我們可以先從宏觀的情況來去分析一下目前的整個市場的情況。因為最早我們談到的很多自動化都是對于工廠的工人,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藍領員工的自動化。而如今我們談到的RPA其實是對白領員工的自動化,白領員工的特點主要是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辦公室里邊從事文書、系統操作之類的工作。
這些員工的工作自動化和我們傳統講的生產制造型企業的自動化完全分屬于兩個領域。而且從美國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其實白領員工已經遠遠超過了藍領員工的總體數量。所以說,現在對于一個發達國家來講,藍領員工的數量是占小部分的,而白領員工的數量是占大多數的。
另外,我們從區域的特征去看,現在實施自動化的可能性。其實從制造業領域可以看到,最早我們談到制造業的發展是在歐美國家,在80年代,更多的制造業被遷移到了日本,而后由于日本的制造成本不斷提升,又遷移到了我們談到的亞洲四小龍。比如說中國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到了90年代,2000年以后,我們看到大量的制造業又轉入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中國。所以,中國成為了全球的世界工廠。
近些年我們會看到,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其實很多的制造行業又把工廠遷移到了東南亞。而對于整個服務外包領域,其實也可以看到,歐美一直把重心放在了印度,印度也就是全球的一個服務外包最集中的一個區域。當然這里邊有語言互通的問題,同時也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問題。
所以,雖然是不同的產業,但大家都在尋求著用最低的勞動力成本能夠去滿足業務的運營要求。我們從產業的變遷,其實也可以看到,最早的農業,后來發展到工業,再到服務業,最后到了今天的信息化產業,無一不經過了從大規模生產制造到后續的自動化運營,然后成本逐步走低的這樣一個過程。我們現在正處于服務業規模化,以及信息產業規模化時代變遷的時點上,對于如何去降低人力成本在這些行業上的使用,那就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回到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前些年我們借助于低廉的勞動力,我們為全球帶來了很多的收益。但是,面對今天中國特殊的一些行業,如金融行業、高端服務業等,勞動力成本是逐步在上升的。我們以一份銀行業的統計報告為例,在統計報告中特別談到了一個概念,叫做收入成本比,也就是銀行的成本與收入做一個比較。在2017年,銀行的成本已經占到了他總收入的30%左右,而且這個數字是在成年遞增的。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天很多行業里邊,人力成本已經成為最主要的一個因素,人力成本的不斷增加,就會帶來利潤的下滑。所以,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趨勢。為什么人力成本沒有辦法去短時間的解決呢?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矛盾。
第一,我們在很多行業中發現,當我們減少了人力之后,企業的收入就會變得減少。也就是說,我們的營收的創造能力和人員的數量是成正比的,所以必須要維持在一定的人力數量上。人力的數量又會由于每年的工資的上漲,薪酬福利的調整,會帶來運營成本的逐步上升。而企業銷售產品的利潤可能是在逐步縮小,所以導致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
第二,對于一些快速增長的企業,處于擴張階段,也只有通過增加人力才能去擴展企業的規模。可是增加人力又面臨著人員招聘,原有人員老化,技能遷移等等的一些問題。所以,也無法通過快速的調整人力能夠做到企業規模化的成長。
第三,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矛盾就是,人力成本的減少與流程優化之間的矛盾。其實很多企業主了解到自己內部的一些流程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但是,由于運營多年,而且很多流程完全是依賴于人在運行,很多控制、操作環節又都是依賴于人的。而短期內無法把這些環節進行簡化,因為流程中是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由于這三方面的矛盾,導致企業沒有辦法通過人力資源的調整去來改變企業的經營狀況。而RPA技術的實現,可以讓管理者們從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上重新考慮,來幫助企業降低人力成本。
比如說,由于這次疫情的產生,很多企業也產生了裁員的問題。在一些實際案例中,財務部門經過了裁員之后,人數可能變為了原來的1/3。但是,他們所做的工作卻沒有減少。如何去保證這些業務連續性,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RPA的自動化手段去來彌補人力資源的一個不足。
對于剛才我們談到的一些擴張型的企業,無法在短期內擴充人員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RPA的方式,替代一些初級的、重復性的勞動工作。這樣能夠補充一定的人力資源,幫助企業擴大增長規模。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我們上了信息系統,或者我們增加了新業務之后,不想為員工已經負擔很重的工作增加一些額外的工作量。所以,也可以通過RPA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減輕員工的負擔。
還有一些企業考慮的是員工轉型的長期發展問題,比如說,對于技能的轉型,希望財務人員更多的轉向能夠去考慮一些管理會計、經營分析一些方面的領域,而不必陷入長期的繁雜、重復、低價值的勞動工作過程中,也是可以采用RPA的。
所以,從管理者的角度,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一直是縈繞在心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RPA的出現恰恰能夠去推動人力成本的節省和降低。
以上就是為您講解的,通過成本因素來推動RPA建設。接下來我會給您講述推動RPA建設的第二項因素,就是運營模式驅動。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專欄連載 |深度解讀RPA:RPA驅動力之成本驅動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