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創立的云擴科技定位于專業、智能,人人可用的標準化智能RPA產品提供商。自創業開始,每個月有一次產品迭代,每年發布一次重大產品升級,從一開始的市場試水,到如今功能完整性、操作易用性、運行穩定性接近國際廠商的水平。不到三年,快速完成了“從0到1”的實踐。
2020年3月,微軟宣布RPA云服務“Power Automate”將于4月2日正式上市,并公布了RPA機器人的架構。幾乎同一時間,知名Linux系統廠商Red Hat宣布推出容器自動化平臺“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RPA行業新添兩位重量級玩家。
國內RPA廠商延續過去一年的高速發展勢頭,2020年紛紛完成了新的融資或推出新產品。這其中就包括云擴科技。
云擴科技成立于2017年7月,旗下RPA機器人產品“Encoo Automate”面向金融、能源、電信、制造四大行業提供智能流程自動化服務。
創業不到三年,云擴團隊快速完成了“從0到1”的實踐。自2017年開始,每個月有一次產品迭代,每年發布一次重大產品升級,從一開始的市場試水,到如今功能完整性、操作易用性、運行穩定性接近國際廠商的水平。
2019年,云擴先后獲得來自金沙江、明勢資本和紅杉資本的兩輪融資,估值快速增長,營收增速達到3倍以上,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團隊從一開始的三人擴大到如今超150人的規模,其中技術部門占比超60%,為產品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云擴與微軟、NCS、神州通譽、朗新科技、南瑞集團、華美咨詢等公司達成合作伙伴關系,構建起包括渠道、實施與大型平臺廠商在內的合作伙伴生態,共同服務了國家電網、泉峰集團、國藥集團等眾多大型客戶。
云擴科技管理團隊均來自微軟。創始人劉春剛曾任微軟Azure云計算平臺數據管理自動化產品負責人,在生態構建和自動化方面有深厚積累。CTO史秋芳為前微軟自動化測試總監,高性能計算首席研發總監,是全球知名的軟件自動化專家。CPO胡世超曾任微軟人工智能首席研發總監以及UiPath全球研發總監,是全球知名的RPA與AI研發專家。整個創始團隊的技術、產品和生態構建能力強。
2017年,RPA市場先在海外興起。前一年在倫交所上市的RPA巨頭Blue Prism迎來了創業以來最陡峭的增長勢頭,營收同比增長275%,達到3300萬美金;藍籌客戶數增長到74個,內部雇員從43人增長至187人。
另一邊,創立于美國的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也開始快速擴張,并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相繼拿了多輪融資,估值分別沖到70億美金和68億美金,徹底點燃了創投圈對RPA的熱情。
彼時,國內數字化轉型正如火如荼,從人力密集型的物流、制造到資產密集型的電信、金融,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這場云化、信息化、智能化相互交融的變革浪潮。不同方向的技術公司前赴后繼,推動著變革的車輪前行,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群人,便是出身大廠,具有前沿技術實踐經驗和國際化視野的創業者。
劉春剛與同事看到了RPA的火熱,以及國內流程自動化的廣袤市場,結合自身過往的業務經驗和技術積累,打算投身其中,在2017年成立了云擴科技。
云擴科技致力于提供標準化RPA產品,以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斷降低產品使用門檻。從2017年7月成立以來,云擴科技以每個月一次的頻率發布版本更新,大約半年左右會進行一次產品升級。
第一次產品升級在2018年上半年,成立不到一年時間,云擴迅速推出第一版RPA機器人投放到市場試水。第二次升級在2019年9月份,云擴發布了企業級RPA平臺,這一版產品在功能完整性、操作易用性、運行穩定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目前,自主研發的企業級RPA平臺主打“簡單易用”和“安全穩定”,共有三個核心組件,分別是云擴RPA編輯器(Encoo Studio)、云擴RPA機器人(Encoo Robot)和云擴RPA控制臺(Encoo Console)。產品出售時,客戶可選擇基礎版RPA機器人,而RPA編輯器和RPA控制臺則可根據客戶需求組合或分拆售賣。
客戶使用時,通過拖拉拽即可完成流程設計和編輯。配合流程市場和組件市場,可快速上線典型流程和人工智能組件,提升場景覆蓋度。基于角色的權限控制和審計日志等功能可提高軟件安全性,避免隱私和數據問題。
據創始人&CEO劉春剛透露,2020年4月份,云擴將要發布新一代RPA產品,包含RPA社區版,交互學習平臺以及按時計費的全新模式,向著“人人可用的RPA”目標邁進。
新版本包括兩項創新:第一項創新是將RPA做成云端服務,類似微軟Office365“端+云”的運行模式。第二項創新是首次將人工智能服務內置于機器人的控制服務中,讓機器人除了執行設計師提前設置好的規則之外,還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大大提高RPA的應用范疇。
快速的產品研發還需要配合有效的市場推廣,以客戶的反饋為驅動才能更好地打磨產品。在市場拓展策略上,云擴以“場景非常豐富,流程繁重而漫長”的行業為目標,通過合作伙伴進入金融、能源、電信、制造四大行業,由合作伙伴提供行業化的解決方案與落地服務,云擴將標準化產品集成到其中為客戶提供服務。
云擴的產品主要落地于兩類典型場景。第一類是替代業務人員完成對企業現有業務軟件的重復性操作,比如重復性的信息錄入,或者周期性的信息處理。第二類是輔助業務人員完成跨系統的流程化任務,讓RPA機器人同時在多個軟件系統之間進行操作,把信息匯總在一起給出決策建議或者完成一個任務。目前,云擴已服務國家電網、泉峰集團等大型企業客戶,代替其財稅和人力資源等部門自動化完成特定業務流程。
現階段RPA行業主要玩家包含國際巨頭、國內互聯網巨頭、傳統軟件廠商和RPA初創公司。這其中國際巨頭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在產品打磨和行業經驗上都有深厚積累。
云擴與國際巨頭競爭時,以本地化服務為核心打造業務壁壘,尋求差異化競爭,主要涉及產品本地化、生態建設本地化和產品支持服務本地化三個方面。
產品本地化方面,云擴對一些中國特有的企業信息化軟件做了大量的識別優化,比如企業微信、釘釘等,使云擴的 RPA平臺對中國本土的軟件有更好的兼容性。
生態建設本地化方面,云擴在渠道與合作伙伴選擇上都以國內公司為主。伙伴生態中包含三類廠商,分別是實施合作伙伴,如攜恩科技、朗新科技等;平臺型合作伙伴,如阿里云、微軟等;渠道貨合作版,如神州數碼、竹間智能等。
產品支持服務本地化方面,云擴除了自己配備技術支持人員外,嚴格控制合作伙伴質量,必須經過云擴認證體系的廠商才能獲得技術支持授權,保證了客戶在使用RPA遇到問題時,可以在8小時內聯系上云擴的技術人員且得到處理。相比之下,國外巨頭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久。
下一步,云擴將推出全新的機器人按時計費模式。跟傳統的機器人按數量計價的許可模式相比,按時計費的模式讓企業用戶擁有更多更靈活的選擇。企業用戶在申請云擴RPA企業許可時,可以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機器人,也可以按需購買一定數量的機器人小時數。
機器人小時數按照機器人真正執行流程時所花費的時長來計算,空閑狀態的機器人則不計算在內,是一種類似生活用電“即插即用”,按效果付費的模式,適用于需要安裝大量機器人,但是每個機器人使用頻率不高的企業,可大幅優化企業使用成本。
近期,愛分析對云擴科技創始人&CEO劉春剛進行了訪談,就云擴科技的發展歷程、產品與服務,及行業趨勢見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將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從四大行業切入打磨產品,未來將打造人人可用的RPA機器人
劉春剛: 我們最終是期望打造人人可用的RPA機器人,達成這一目標會有個過程。首先我們從B端客戶開始做起,利于快速打磨標準化產品。選擇行業時,我們以場景非常豐富,重流程的行業為原則,先深耕中國市場,尤其是金融、電信、能源、制造四個領域。
我們看到RPA早期階段,在財稅和HR部門的應用場景比較多,并且每個企業都會有這樣的需求。而深入到行業之后,發現了很多非標準化的通用場景,這些場景的痛點不亞于HR和財稅。
比如制造行業使用RPA機器人完成物料清單自動生成。使用RPA前都是人工輸入數據和核對,效率低且易出錯,使用RPA機器人后可自動化查詢分析訂單號,識別品名和料號,區分主次用料,然后自動創建、填寫物料清單,核對并保存。全流程無需人工干涉,降低人力成本。與此類似的還有固定資產報廢處理。
能源行業可使用RPA機器人自動派發出車單,自動創建工單以及檢查應付資款串戶現象等。
整體來看,RPA在這些行業的滲透率不足5%,與ERP在制造業接近95%的滲透率相比,還屬于很早期的階段。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優化產品,推出新的版本和付費模式,以降低使用門檻和優化客戶成本。
劉春剛: 我們在4月份要發布新一代RPA產品,主要包含RPA社區版,交互學習平臺以及按時計費的全新模式三大部分。
RPA社區版是基于云端的RPA社區平臺,旨在為用戶提供一個完全免費的學習和體驗云擴RPA產品的地方,對所有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免費開放。
用戶注冊時,我們會提供云端控制臺以及一個社區版編輯器和一個社區版機器人。配合云擴的交互式學習平臺一起使用,用戶可以學習使用云擴RPA編輯器開發智能自動化流程,使用RPA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特定的操作流程。
交互學習平臺(Encoo Learn)采用全新的交互式學習,為用戶免費提供大量高質量的在線課程。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系統化的學習和掌握RPA相關的知識。課程內容面向包括開發者,管理者,決策者,終端用戶在內的各類群體。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角色選擇合適的學習路徑。每完成一個學習單元,可以通過測試題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學習平臺讓RPA技術平民化,使更多個人和企業能從RPA技術中受益。
RPA機器人按時計費模式區別于傳統的按機器人數量計費。企業用戶在申請云擴RPA企業許可時,可以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機器人,也可以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機器人小時數。購買機器人小時數按照機器人真正執行流程時所話費的時長來計算費用,空閑狀態的機器人則不計算在內,提供多樣選擇優化企業成本。這也是云擴科技朝著“讓RPA人人可用”的目標前進的重要一步。
RPA+AI分三個階段,智能化和云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愛分析:RPA與AI結合會分為哪幾個階段?未來還有哪些難點需要突破?
劉春剛: 大方向上RPA+AI是沿著感知、認知、決策這條線去發展的。簡單來說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讓RPA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將現成的NLP、OCR等算法集成到RPA流程中,用于分析語音,識別人臉等。這一階段需要人工干預,在合適的環節加入對應的能力。
第二階段是將AI能力直接內置到RPA產品中,打造流程解析引擎,讓機器人能自動選擇所需AI算法優化執行流程。這一階段機器人能在預先設定好的自動化流程中發揮AI能力。
第三階段是讓機器有判斷和決策能力,自動發現更多可自動化的流程,進而修改自身腳本更好地提升效率。這一階段針對自動化流程本身,機器人可以主動調整設定好的自動化流程甚至發現并執行更多可自動化的流程。
目前國內廠商大多在第一和第二階段,難點在于如何研發更好的算法提升機器人的認知能力。表現在產品中是處理非結構化數據的能力,執行流程的反應速度,準確率等。避免發生類似自動駕駛錯誤識別的現象,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劉春剛: 短期來看,國內RPA廠商的主要優勢是本土化,包括產品易用性、生態體系開放性以及服務支持的本土化,這3點在企業級軟件市場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
就拿云擴來說,首先云擴對一些中國特有的企業信息化軟件做了大量的識別優化,比如企業微信、釘釘等,所以對中國本地的軟件會有更好的支持。然后云擴的生態建設更加本土化,渠道與合作伙伴都以國內公司為主。最后是云擴的產品支持服務更加本土化,簡單來說客戶在使用RPA時遇到問題,可以在8小時內聯系上云擴的技術人員而得到處理,國外巨頭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久。
長期來看,RPA的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RPA+AI可以大大拓寬RPA應用場景。另外,RPA會逐步的云化,未來企業內部的流程自動化負載會直接運行在云端,不需要占用企業員工的電腦資源。所以會出現云端機器人共享服務中心。
另外,從場景的角度來看,RPA會越來越消費化,創作工具會越來傻瓜化,更多的人可以掌握創作流程的能力,從企業辦公場景進入到個人助手這樣的生活場景中。
劉春剛: RPA行業目前還在很早期的階段,包括RPA廠商的發展和客戶側的市場規模以及滲透率。全球RPA的軟件授權與服務市場大概是數十億美金規模,這個很多報告都有提及。目前行業還在早期,各個行業的滲透率還不高。在全球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RPA技術愈發成熟,導致企業使用RPA的成本不斷下降的趨勢下,市場規模還會快速增長。
特別聲明:
文章來源:愛分析ifenxi
調研 | 張揚 施堯
撰寫 | 施堯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poek_DtJ9g21OT_sSo2K9A
RPA中國推薦閱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謝謝。
繼續閱讀:流程自動化 RPA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紅杉領投3000萬美金,云擴科技要打造人人可用的RPA | 愛分析調研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