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實施方法決定了其運行穩定性及后續運維的成本。實施團隊需要從框架設計、開發規范、機器人效率、通用代碼、質量保障、信息安全等6個方面來綜合考慮RPA的實施與管理。
1、框架設計
整體設計框架需要需求銜接、參數配置、風控與回滾機制、結構化開發、新需求承接、維護和糾錯等因素,不僅僅考慮到業務流程的實現和穩定,還要考慮未來的可延展性和變更。
根據流程涉及的系統、流程復雜情況、長度、規則和是否通用等因素將整個流程進行切分,確保不同功能模塊的低耦合性、流程穩定性和在關鍵節點的容錯性等。
2、開發規范
未來確保RPA項目的順利落地和后期運維的便利性,實施團隊需要設立了一套開發規范與標準,從注釋、日志、版本、命名等多個維度出發,應用在整個項目進程中,從而提高項目效率和質量。
在流程中建立不同系統功能模塊子目錄,或者在不同部門和流程中做目錄等。
3、機器人效率
機器人原則上是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但就目前來看,幾乎沒有企業能充分利用自己的RPA機器人。從機器人的設計、調度和通用性上,可以考慮跨流程甚至跨部門的去試用機器人,最大化利用RPA的能力。
例如:結賬的大多數流程集中發生在月初的1-2周,我們可以考慮結賬后這些Bots是否可以用于其他流程。
4、通用代碼
大多數公司的基本流程(如支付發票)在高層次上都是類似的,因此在類似流程中實施RPA可以用預編程流程軟件有助于簡化開發并減少定制需求。
我們還可以對流程進行拆分和分類,把業務流程中常見的操作和動作封裝成一個個組件,并建立企業的RPA 代碼庫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允許企業內部團隊基于代碼庫快速完成業務流程的開發,讓熟悉業務流程的業務團隊自行發揮,打造屬于自己的機器人。
例如:登錄ERP系統、訪問網站或業務系統、驗證碼的識別、發送郵件等,其實在很多流程中都會出現步驟和操作。我們可以將這些常見的操作封裝成一個個組件,并進行統一管理。
5、質量保障
RPA作為商業中的自動化流程,應該具備自我檢查的程序。由于機器人在整個過程中會自動完成流程,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錯誤,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
在整個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自查:1、歷史參照:通過對關鍵節點數據源的縱向分析,得出此數據的可能范圍,并設閾值預警;2、多數據源對比:通過對比不止一處的信息源,來確定數據是否取得的是正確的。
6、信息安全
在整個RPA的設計和開發環節中,還需要考慮參數配置安全、信息存儲安全、信息傳輸安全、網絡端口與訪問安全、物理環境安全、日志安全、代碼安全、賬號密碼試用和儲存的安全等問題,來保證RPA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
特別聲明:
內容來源于RPA第一頻道
RPA中國推薦閱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謝謝。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RPA實施管理的6個關鍵點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