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行業解決方案研究院首席技術官 常旭:RPA+AI的現狀及未來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8月10日,IBM行業解決方案研究院首席技術官常旭受邀出席了由RPA中國主辦的 “2019中國RPA應用與發展論壇”。現場常旭發表了以《RPA+AI的現狀及未來》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常旭提到,過去的10年是IT行業大爆發的10年,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區塊鏈、AI等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10年同時也是RPA技術從出生到發展,從不為人知到成為行業標準的10年。展望未來,如何將RPA同AI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改變人機協作的工作方式,這是每一個RPA從業者和企業客戶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IBM行業解決方案研究院首席技術官 常旭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而成,分享給大家:

       

      首先感謝RPA中國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讓我與大家分享有關RPA的一些經驗。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一些關于RPA的建設性內容,諸如企業如何建立RPA卓越中心,RPA如何與AI技術進行更好的融合,RPA+AI的未來發展趨勢等。開講之前可能大家會有一個疑問,IBM為什么會來到今天的會場?IBM能為大家帶來哪些實質性的幫助?首先介紹一下IBM這家公司:IBM成立至今已經有108年歷史,在很多年前還是一家以硬件為主的IT公司。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發展,目前主要做云計算、認知計算、AI等人工智能技術。所以IBM已經慢慢地過度到以提供云計算和認知服務為主的軟件解決方案商。

       

      我加入IBM已經有11年的時間,比較幸運的是在我入職IBM第二年就加入到一個RPA項目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不過當時市場上還沒有RPA這個概念,產品也沒有現在這么多,多數是幾家世界級大公司在內部使用。

       

      點擊視頻,觀看常旭現場演講內容

       

       

       

      IBM中國RPA的發展歷程

       

      其實RPA最開始并沒有應用在財務部和人力資源部門,而是應用在BPO(業務流程外包)服務中心,有點類似現在的財務共享中心。一些大客戶會把那些重復勞動力業務,放在一些成本比較低的地方,比如: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用最低的成本來做同樣的事情。

       

      2009年我有幸被派往大連的IBM BPO服務中心,幫助當地的工作團隊來提升工作效率。大連的IBM BPO服務團隊大概有200人左右,每個月的財務月結是他們最繁忙的時間。因為需要在3天之內完成30,000件財務對賬和銷賬處理,這200多人遠遠不夠,經常需要去別的團隊借人來完成工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當時我們開發了一款名為Smart Data Entry的自動化工具,主要用來幫助BPO服務團隊進行數據自動錄入,并且成功的幫助他們節省了50%的工作量。

       

       

       

      通過上面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出自動化工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1、加速實現價值:在數天或數周內創建、測試和交付新的自動化功能;

      2、減少人為錯誤:消除因為系統切換等,所導致的復制/粘貼錯誤;
       
      3、7*24小時:晝夜不停地自動執行任務,在數秒或數分鐘內完成任務;
       
      4、降低企業成本:利用簡單的記錄/回放功能,模擬人工操作。
       

       

      由于Smart Data Entry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效率提升,IBM便在全球各個BPO服務團隊建立了RPA CoE服務中心,以提高當地外包團隊的工作效率。之后IBM看到了自動化市場的商機,于是把Smart Data Entry進行了品牌化塑造,即IBM Watson。IBM為企業客戶提供一整套的RPA技術支持,包括:實施、咨詢、運維等。為了建設整個RPA生態鏈和打破自身技術壁壘,IBM先后與Openspan、BluePrism、Automation Anywhere、UiPath等世界頂級RPA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RPA是未來企業進行數字化重塑的核心引擎之一

       

      很多演講嘉賓都談到了企業數字化轉型,IBM現在主要談的是數字化重塑。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重塑的區別在于:數字化重塑受到企業內部各種IT系統通過恢復、打散、聚合的方式,快速響應客戶和合作伙伴敏捷高速變化的業務需求。那為什么說RPA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隨著AI時代的到來,會有各種各樣的AI系統產生,例如:視頻分析系統、圖像處理系統、自然語言系統等。

       

       

       

      未來整個IT行業定會呈現出更多的AI系統,并且相互之間進行協作處理業務,在這個過程中RPA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對接作用。我接觸過很多客戶已經度過了RPA前期的嘗試階段,比如前段時間我接觸到的一家大型車企,他們正在通過RPA建立一套全新的服務體系。因為該企業需要與國外多個系統進行通信,而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又錯綜復雜,通過應用RPA在服務底層建立了全新的自動化流程,使得整個業務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

       

      AI+RPA的現狀

       

      一般而言,企業業務流程通常涉及到各類人員、決策和系統任務等,而采用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后,大量基于規則的重復性任務將被機器人完成,這是目前RPA普遍的應用現狀。例如:RPA從特定的郵件內自動提取Excel表格,然后根據信息列表中的聯系地址,自動的將表格發送過去,這便是一個很典型的RPA實例。

       

       

       

      而AI技術就比較多,例如:人臉識別、視頻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OCR、數據分析等技術。而現在很多AI與RPA的結合,只是在自動化流程中需要AI處理時才會去應用AI。例如:智能客服、智能審計、智能投顧、運維機器人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RPA+AI的應用。這兩項技術的融合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處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尤其是那些耗費人力和物力比較多的業務流程,從而幫助企業節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AI+RPA的未來

       

       

      人機協作而非人機分工

       

      下一階段的RPA+AI將是一種人機協作的工作模式。例如:目前真正使用RPA機器人的多數是業務人員而并非IT人員,業務人員在使用時只需要與RPA進行數據交互,在完成每一步操作時,可將業務交給RPA+AI共同完成。

       

       

       

      在RPA處理完結果之后,再返回給業務人員做最后的數據審核。以人為本的自動化決策,將驅動著RPA+AI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兩者相輔相成無法割裂開來。

       

      更細粒度的服務編排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廠商把RPA做進一步的細分和切割,讓并行與串行的操作互不干涉,從而節省RPA的運行效率和資源調配。例如:目前RPA主要用于桌面化的自動操作,第一步需要點擊一下表格時我們用RPA,第二步需要數據運算時RPA會將此動作傳遞給下一個工具。因此在進行第二步時RPA是處于一個等待的狀態,所以進一步的細分和切割有助于用戶調配和節省RPA資源。我們會看到很多企業購買多個RPA廠商的產品,也是出于這個原因的考慮。

       

      機器人自主學習和進化

       

       

       

      最后這個也是我對未來RPA的一個展望、思考和研究方向。通過RPA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創新,將來的RPA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只需要客戶提供一個需求,RPA自己將考慮如何去實施和完成整個流程的步驟,而用戶只需要直接查看結果就可以了。那時的RPA不僅僅只是一個執行固化任務的工具,而是可以做自動化流程之外的很多事情。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IBM行業解決方案研究院首席技術官 常旭:RPA+AI的現狀及未來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泸水县| 武功县| 通化县| 富蕴县| 荣成市| 景宁| 萍乡市| 德令哈市| 新泰市| 邵阳市| 灵台县| 容城县| 沧源| 绥江县| 木里| 武威市| 浦北县| 都昌县| 盘锦市| 东宁县| 商丘市| 海林市| 巴楚县| 靖边县| 常熟市| 日喀则市| 潮州市| 民和| 四会市| 寻乌县| 康马县| 宁化县| 宁南县| 肥乡县| 东至县| 潜江市| 会理县| 叙永县| 沅陵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