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數字化轉型如何擁抱超自動化——專訪上海弘璣CEO高煜光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頂部

      文 · 本刊記者 原詩萌   《國資報告》雜志2022年第9期
       

      超自動化是國際權威咨詢機構Gartner在《2020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根據業界定義,超自動化是一種技術合集,包括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低代碼開發、流程挖掘、任務挖掘等諸多創新人工智能技術。

       

      上海弘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璣)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超自動化的領先企業,已為國家電網、中海油等國內外上千家客戶提供自主研發的超自動化平臺及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覆蓋金融、能源、電商、零售、醫療、政務、制造業等多個領域。
       


      弘璣發展歷程
       

      對于正走在數字化轉型“必由之路”的國企央企而言,超自動化具有怎樣的意義,能產生哪些價值?近日,《國資報告》記者就相關問題對上海弘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高煜光進行了專訪。

       

      01

      超自動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資報告》:請問在當今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之下,超自動化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高煜光:超自動化之所以這兩年在國內外都比較受推崇,我認為是數字經濟進入到新發展階段的必然趨勢。

      數字化轉型作為數字經濟的“必答題”,現在逐漸進入深水區。原來的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已經沒有辦法支撐數字化轉型繼續快速發展。超自動化則能夠從解決單點問題,到解決工作流的問題,再到解決整個數字化組織的問題。所以超自動化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通過把多種技術和產品進行組合,讓企業實現了數字化的閉環。

      那么,超自動化能解決什么問題?信息化時代,很多信息系統的建設已經很完善,從傳統的企業資源計劃(ERP)到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以及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系統等等。但信息化時代有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就是人和系統的融合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系統越建越多,基層業務人員的負擔反而越來越重。人和系統之間的交互操作并沒有被優化。

      超自動化則是讓系統服務人,而不是人服務系統。通過超自動化,人和系統之間的交互體驗變得優化。所以超自動化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人和系統融合的問題。

      另外,業務管理者有強大的驅動力去推進超自動化。傳統靜態的業務系統越來越不適應快速的市場變化。很多時候,人無法在現場,通過超自動化,可以遠程、智能地開展很多操作。與此同時,人和系統的邊界也正在被超自動化重新定義。RPA、流程挖掘等端到端的智能技術,都是進一步解放人,而不是取代人,是讓人去做更有創意的事情,更多去關注決策,更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而不是簡單的信息獲取和處理。

       

      02

      超自動化的意義和價值

      《國資報告》:對于國企央企數字化轉型而言,開展超自動化平臺的建設具有怎樣的意義?能產生怎樣的價值?

       

      高煜光:建立超自動化平臺,對國企央企而言很有必要,也很有價值。從集團戰略、核心業務、歷史包袱問題、數據資產、人才發展等方面,超自動化都可以助力國企央企數字化轉型。
       


      弘璣超級自動化產品應用場景
       

      從集團戰略角度來講,現在國企央企都要對標世界一流。從“先進”和“一流”這兩個特點來看,我們服務過的世界500強客戶,有著共同的特征和趨勢。

      首先是機器人模擬手工作業,完成一些事務性工作。比如在港口,原來是人給船除銹,現在都是機器人除銹。同理,在辦公室或數據中心,一些原本人做的工作,大量被以超自動化為代表的軟件機器人替代,或是進行了能力的提升。

      另外,業務由流程驅動,向數據加流程驅動演進。流程驅動就是工作按流程推進,現在則是數據加流程進行演進,而且在一些標準化的業務場景中,數據驅動變成了相對主導的地位。

      還有人工智能和人類的協同思考。現在的人工智能還不能完全把人的能力全部替代,所以更多的是人與人工智能進行協作,去完成復雜的判斷。超自動化的出現,讓人和機器(軟件)變得越來越協調,更大地提升智能化的效能。

      從支撐國企央企的核心業務角度來講,如何在數字化進程中,靈活面對外部的變化、企業自身戰略的變化,包括企業的業務變革、組織的調整,就需要超自動化這個平臺。與傳統的信息化時代的軟件相比,超自動化具有更開放、連接性強、更互聯、柔性強、松耦合的架構和特性,可以很好地應對業務需求的變化。

      第三是歷史包袱問題。在信息化的過程中,國企央企有大量的信息系統,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國企央企的發展變化、兼并重組,導致應用系統錯綜復雜。一家央企可能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信息系統。

      這些核心業務系統仍在發揮作用,但不可避免地會減慢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速度。同時,這些系統又不能放棄,還要兼顧原來的信息系統和數據資產。通過超自動化平臺,用非侵入式的集成方式,可以整合和提升原有系統的能力,充分保護原有的投資,并使其發揮更大的價值。

      從數據資產的角度來講,超自動化既能處理非結構化的數據,比如說圖像、語音、視頻,也能處理大量結構化的數據。數據本身沒有業務屬性,超自動化可以賦予數據業務屬性,為業務的開展,領導的決策提供支持,從而把數據資產本身的價值更充分地發揮出來。

      從數字人才角度看,超自動化可以讓人、機器和系統、數據高度融合,形成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員工。能讓員工本身從低價值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價值的工作。數字化轉型進行到一定成熟度的時候,企業可以建立卓越中心,進一步探索如何用超自動化開展運營。

      超自動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自帶了審計功能。超自動化所有的操作都有日志,可以回溯、審計,還可以對流程進行挖掘和優化。所以超自動化是一個閉環,所有操作都留下了數字化的痕跡,還可以不斷挖掘、不斷優化、不斷自動化。超自動化的“超”就體現在此,從頭到尾,循環往復。

       

      03

      助力國企央企數字化轉型

      《國資報告》:作為全球超自動化行業的領先企業,弘璣有哪些特色和優勢?

       

      高煜光:作為超自動化平臺公司,我們是以客戶為本,以技術為核心,將技術和服務相結合的專業化公司。因此,我們非常重視研發投入。從2015年成立開始,我們一直在行業中深耕,我們一半的員工都是負責產品和研發的人員。2021年,我們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兩億元,今年我們預計投入三億元。
       


      弘璣聯合北京大學成立中國首個校企合作的超級自動化聯合實驗室


      從產品角度而言,弘璣融合了超自動化所有的產品和技術,踐行“端+平臺”的聯動創新的產品發展戰略。

      從核心產品價值來看,我們的價值是簡單易用、穩定可靠、敏捷迭代、集成開放、風險管控。

      從核心競爭力來講,無論是引擎能力、智能捕獲能力、多維度的機器人調度的能力、流程編排的能力、全局監控的能力、高可用部署能力、千量級機器人并發部署等等,我們都是行業領先。今年也實現了首次單個客戶的機器人數量破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弘璣雖然扎根中國,但也很注重國際化。我們在硅谷設有研發中心,專門用于接觸、研究全球領先、行業領先的最尖端科技,包括對產品原型的研究和技術研究。另外,我們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地,包括今年可能在中東地區,都設立了辦公室或分支機構,致力于讓中國軟件走出國門。

      從客戶服務角度來看,我們團隊的厚度是行業頂尖,既有來自國內大廠和國際巨頭的人員,也有來自知名咨詢機構的人員,這些人才在其職業生涯中都曾經服務了很多大型的國企央企。這樣的團隊構建,也讓我們更懂國企央企的業務,更了解國企央企的特點,能夠為這些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從開放合作的角度來看,我們與多家國企央企都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合作。合作模式包括開放的技術,開放的平臺,開放的商務等。我們還與一些客戶共建人工智能生態平臺,共同創新人工智能技術,面向客戶業務的共創等等,主旨就是助力國企央企加速數字化轉型。

      從自身業務發展來看,弘璣從2019年開始,每年都有400%左右的增長。此前國際知名咨詢機構Gartner魔力象限和Forrester的報告中,我們是亞洲唯一一家同時入選報告的中國公司。在最新公布的魔力象限的報告中,我們已經創造了中國企業的歷史最高位置,在某些象限已經超越了IBM、三星等國際巨頭。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站到了超自動化行業的世界舞臺上。

       

      《國資報告》:在用超自動化助力國企央企數字化轉型方面,弘璣有哪些經驗?

       

      高煜光:近年來,我們和國企央企開展合作,幫助客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包括能源、制造、政務、金融、電商、醫療、物流在內各行各業其實都有涉及。

      從場景來講,最常見的辦公場景、人力、財務、采購;面向央企的業務,比如物資、設備研發、生產、調度、安全生產等核心業務的關鍵領域都有豐富的成功案例。

      從這些客戶的發展路徑來看,首先超自動化最初大多應用在人力密集型的部門,比如財務共享中心,可以減少業務人員大量的重復勞動。另外,很多制造類或者能源類的國企央企中,班組工人非常多,也有很多基層減負的需求。

      發展到下一個階段,超自動化開始應用于國企央企的部門或分子公司。超自動化從單項的業務和任務,發展到了跨部門、跨組織的流程,并實現了不同部門和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和人與機器之間的協作。通過大量流程的自動化,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企業的運營效率。

      發展到再下一個階段,超自動化的各類產品和技術運用得更加充分。比如如何與AI結合,如何與數據分析結合,讓企業在管理層面擁有更高、更敏捷、更直觀的自動化提升的視角,實現組織效率的提升。真正成熟應用超級自動化后,能夠顯著提高整個組織的效率。比如一件事情原來需要十個人,但是通過超級自動化后,這十個人的協作,最終就可能變成一個人管理一百個機器人。

       

      《國資報告》:對于央企建設超自動化平臺和開展數字化轉型,弘璣有哪些建議?

       

      高煜光:首先是思維的轉變。信息化時代,與組織變革、企業經營、企業運營的關聯還沒有那么大,但到了數字化時代,牽涉面更加廣泛。國企、央企的特點就是組織龐大、員工眾多。如果僅僅依靠一把手工程,或是依靠某個部門去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效率可能不盡如人意。因此就需要全員學習數字化。

      另外,從組織結構角度來講,也要去適應數字化轉變。企業的數字化建設離不開海量的信息和完備的網絡和運營的體系。而這種網絡和運營體系也將推動組織結構從原來的垂直的體系向網格化的方向發展。

      其次是培養數字化技術自主創新的人才。數字化比信息化更易用,更靈活。所以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需要培養數字化人才,特別是有一線實戰經驗的人才。信息化時代需要的是寫代碼的程序員,到了數字化時代,業務IT、Business IT 才是企業更需要、更落地的復合式人才。面對數字化挑戰和機遇,國企央企可以激發企業內部的數字技術自主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同時,企業可以構建良好的人才培養的體系,包括人才使用機制、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化團隊和干部,以及創新型技術人才的隊伍。

      另外,企業可以與行業頭部企業、高校通過設立培訓班、外部顧問等形式,實施定點、專項人才培養,滿足企業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激發一線和基層員工的活力和動力。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國企數字化轉型如何擁抱超自動化——專訪上海弘璣CEO高煜光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鲜城| 平湖市| 奉化市| 凤城市| 环江| 湘阴县| 融水| 灵山县| 行唐县| 项城市| 车致| 工布江达县| 广东省| 文山县| 阿城市| 阿克陶县| 唐山市| 育儿| 城市| 阿瓦提县| 行唐县| 尖扎县| 同仁县| 稻城县| 平阴县| 兴国县| 页游| 图片| 华容县| 车险| 许昌市| 淮安市| 聂拉木县| 新乡县| 勐海县| 望奎县| 东方市| 图木舒克市| 乐昌市|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