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測試與RPA的關系
自動化測試是把以人為驅動的測試系統為轉化為機器執行的一種過程。RPA是從自動化測試發展而來,類似于自動化測試,兩者之間有很多重疊。例如,它們都是驅動屏幕、鍵盤、鼠標等,并具有類似的技術架構。但是,RPA不同于自動化測試,兩者之間存在很多區別。
-
目標不同
自動化測試的目標是通過自動化縮短測試執行時間。RPA的目標是通過自動化減少人工投入,從而節約人力資源,將人員從重復、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
技術方法不同
自動化測試支持有限的軟件環境,例如,Selenium只能支持Web應用程序,而RPA支持多種軟件環境。
-
對差錯的處理不同
自動化測試的腳本在操作應用出現異常時只需記錄錯誤信息,再進行截屏。RPA的腳本更加注重對異常差錯的處理,針對流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一定的處理,以確保能夠按照預定的流程執行。與自動化測試相比,RPA添加更多的檢查點,以確保流程執行無誤。
-
對腳本維護頻率不同
自動化測試需要對腳本經常維護,例如被測應用更新后,自動化測試腳本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更新,修改相比比較頻繁。RPA腳本應用在成熟的系統之上,一旦構建完成且穩定運行,就盡量不做修改,因此修改頻率相對較低。
-
被測應用的數量不同
自動化測試主要針對一個被測應用執行腳本。RPA在執行一個完整流程時通常會跨多個應用,例如,同時要操作Web應用和Windows原生應用完成流程。
-
識別對象不同
自動化測試中自動化技術主要是對象識別,通過對象直接操作元素,通常會避免用圖像識別,因為圖像識別的腳本不容易維護。RPA因為要跨多種類型應用程序,對象識別有時不能在所有的應用上工作,而且部署后一般不修改,所以采用圖像識別的機會較多。
-
角色不同
自動化測試充當虛擬助力的角色,RPA充當虛擬勞動力的角色。
-
對開發人員的要求不同
自動化測試的開發人員需要具備編寫、創建、測試腳本所需要的知識,而RPA為向導驅動,很多RPA系統平臺無須開發人員具備編程方面的知識。
-
用戶不同
自動化測試的用戶僅限于技術用戶,而RPA可以有所有利益相關者全面使用。
對RPA的誤解:
-
使用RPA軟件只需要編程技能
這不是真的。使用RPA工具,還需要了解它在前端的工作方式,以及如果進行自動化。
-
RPA軟件不需要人工監督
這是一種錯覺,因為人類需要對RPA機器人進行編程,為自動化提供任務并管理它們。
-
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部署RPA
中小型組織可以部署RPA以實現業務自動化。但是,初始成本會很高,但可以在2~3年(或更短)時間內回收成本。
-
RPA僅適用于嚴重依賴軟件的行業
RPA可用于自動化生產賬單、發票、電話服務等,這些賬單、發票、電話服務等在各行業中使用,無論其對軟件的依賴程度如何。
文章來源:寫詩的架構師公眾號
本文內容出自“財務機器人 -- RPA的財務應用”,不用做任何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自動化測試與RPA的關系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