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六成應用開發不需要程序員”喜提熱搜,據 Gartner 數據顯示,到 2024 年,全球約有 65% 應用程序都將涉及低代碼開發。眾多網友不禁擔心:程序員會因此失業嗎?
其實在「刷新 CTO」第二期《無代碼開發到底是不是偽需求》中,微軟(中國)CTO 韋青已回復過該問題,“‘低代碼/無代碼’這兩個詞不是站在專業程序員的視角來說的,應是站在沒有編程經歷的人員的角度來說的……有人認為‘無代碼來了,是不是就不需要程序員了’?不是的,而是程序員根本不夠用了!”
據 Gartner 預計,2021 年市場對于應用開發的需求將五倍于 IT 公司的產能。研發能力明顯供不應求,全民開發者浪潮來襲。其中敏捷、高效、成本可控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已有超 70% 世界 500 強企業采用。企業可通過在計算機系統中配置 RPA 軟件機器人,模擬人類與軟件、系統間的交互,并實現人類常規操作的自動化,因此近年來 RPA 成為技術圈和資本圈熾手可熱的技術趨勢之一。
與此同時,RPA 是否會代替“打工人”的疑問聲越來越多。RPA 到底解決哪些問題?RPA 會搶“打工人”的飯碗嗎?TA 有哪些驚艷的落地應用?
由微軟、CSDN 聯合重磅打造,致力于用「用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刷新 CTO》第九期為你全面解答!
“RPA 不是新概念”
韋青:機器的使命是將人們從最不擅長做的繁瑣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回顧人類發展歷程,是不斷依靠機器的能力來減輕工作負擔的。這可從辦公自動化的演進史中管窺一斑:
自上一輪的辦公自動化后,人們從物理性的“剪-貼”操作,逐漸變成使用鼠標點擊的菜單編輯欄指令,到越來越普及的 Ctrl+C/Ctrl+X/Ctrl+V。如今隨著新一輪辦公自動化的發展,進一步將人類從繁瑣重復性辦公工作中解放出來,這其中離不開 RPA 技術。
RPA 英文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我認為重點應落到“Process Automation”,即使用機器能力將流程自動化。RPA 在辦公、財務、工廠、采購、物流等場景里,可將固定的工作流程抽象化后,再由辦公機器人重復執行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RPA”不是新概念,而是它的能力現在上升到新臺階。大家不要糾結于什么是“RPA”,應關注如何將工作中重復繁瑣的流程給自動化掉。
余文:RPA 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RPA 1.0 時代是早期基于桌面的腳本、宏命令,實現單機的腳本控制自動化執行。如十幾年前我們旅游回來后,需要處理數碼相機里的大量照片,進行亮度、對比度調優、大小縮放并剪裁、改名字等重復性工作,此時可錄制一個操作流程,隨后點擊按鈕,那其他照片很快便如法炮制地處理完成,這是 RPA 1.0 時代。
RPA 2.0 時代變成了機器在后臺處理問題,如在服務器端部署的智能助手,其基本特征是有人看管,人負責決策。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AI 等技術發展,由于輸入端擴展到攝像頭、傳感器等,非結構化數據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如今 RPA 進入到 3.0 時代,其應用范圍更廣泛。假如我們把 RPA 看作是一個有形的機器人,原來 RPA 僅是部分替代人手的重復性工作,現在 RPA 結合 AI 技術組成“組合拳”,應用在信息收集、處理反饋到執行系列動作等的閉環場景。
RPA 深受資本青睞的三大商業密碼
蔣濤:我認為 RPA 在資本圈火起來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放眼全球,當前熱門的 RPA 企業其創業時間較長,過去主要解決的是 Business Process(業務流程)問題。可能原來僅是做 ERP 系統,隨著數字化進展發展,對接的系統變多了,帶來更大的流程自動化需求。自 2000 年以來,UiPath、Softomotive 等企業從原先做運維、系統化的企業升級為 RPA 公司,隨即迎來高光時刻。
二、自 2015 年后,涌現一批使用 AI 技術來做流程自動化的企業,他們推動了行業的數字化以及 AI 的落地應用(如提取表格、識別技術、NLP 技術、chatBot 等)。
三是比較小但較重要的因素——手機,手機可提升應用的落地速度,讓公司決策層更快地看到更多智能化應用。另外還有巨頭企業入場 RPA,我們從 2020 年微軟收購 Softomotive、西門子搶購 SAP 等事件觀察到,資本圈踴躍入場 RPA。
微軟收購 Softomotive 的背后意義
Q:2020年微軟收購老牌RPA企業Softomotive,并將Softomotive的RPA能力布局在Power Platform平臺,作為增強企業自動化的一部分,其意義何在?
韋青: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曾表示 Power Platform 是微軟的“Next Big Thing”。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 Power Platform 是“Next Big Thing”。
先為大家介紹下 Power Platform:Power Platform 由可快速構建低代碼應用的 Power Apps、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 Power BI、機器人 Power Virtual Agents、Power Automate等構成的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Softomotive 的能力布局在 Power Automate 下,基于數據和抽象業務邏輯來進行自動化。在這些能力的共同作用下,Power Platform 可幫助“打工人”完成重復性工作。我相信如果大家擅長用這些工具和能力的話,工作將變得越來越輕松,效率越來越高,企業成本也將有所下降。因為隨著企業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可將原來一些物理性工作變成數字性工作,當工作內容數字化后,可抽象工作流程交給機器來完成。
另外,大家該如何看待機器能力、如何抓住機器帶來的新機會點?客觀地說,不是所有人都能非常順暢地應對這些新機遇。我們需進一步理解機器到底能帶來哪些新機會,并努力擁抱、努力學習它,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這樣才能維持數字時代下的核心競爭力。當大潮流來臨時,不是所有人能當“弄潮兒”的,有人將被潮水所吞沒。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可讓“打工人”不僅不當“打工人”,還能不斷提高自己能力來適應時代的發展,迎接時代的挑戰。
正因如此,我和同事寫了一本關于低/無代碼、Power Platform 的書,預計在年后推出。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我們觀察到當所有新技術來臨之際,大家沒有很深入地理解它,可能神話它、可能妖魔化它,但很少正確理解這項新技術帶來的能力。所以我們想讓更多人學會擁抱、使用新技術,然后為自己所用,成為機器和工具的主人。
(主持人)桑璐璐:謝謝韋總提供了打破“打工人”魔咒的秘籍。微軟 RPA 原來是“UI Flow”,現在稱為“Desktop Flow ”。上月 10 日, Desktop Flow 正式在華落地商用,作為 Power Automate 當中的一部分,它將 RPA 跟 DPA 整合成統一的云端解決方案來優化流程,提供一種端到端的自動化 ,簡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 免費深度體驗微軟 RPA
RPA 如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Q:從企業的角度來觀察,RPA 為企業解決了哪些痛點,并帶來了哪些變革?
黃震:首先我介紹下 RPA 提供給企業的能力:
1、RPA 可模仿人類完成重復性的工作,如重復性處理發票、重復性處理訂單等;
2、RPA 可模仿人的眼睛來完成圖像識別,如識別圖片里的安全隱患等;
3、RPA 可進行內容類識別和理解,如外貿企業經常處理大量不同國家語言的訂單,如可能有來自希臘的訂單、來自俄羅斯的訂單,可通過機器人幫助翻譯。
4、RPA 可進行對話理解——chatBot。如國外知名企業使用微軟 Power Virtual Agent 來完成一個關于汽車的應用,當用戶想了解汽車報價時,只需在終端上說“我想了解什么車”,RPA 將相關話術理解后自動返回查詢結果。
5、RPA 可自動進行自我管理,如大企業可能存在上千個 RPA 機器人同時工作的情況,這些機器人可自動進行調度任務。
從上述功能來看,RPA 不斷地從“模仿人類”到“增強人類”,進行迭代升級。什么是“增強人類”?例如我有 1000 萬的付款流程需要審批,我肯定會想這 1000 萬該不該付?此時,機器人可學習過去針對該供應商客戶付款的情況,從而做出預防性的決策。所以現在市面上涌現一批“流程挖掘和監控” RPA,未來機器人將通過學習來自行定義企業的流程,我們看到 RPA 正往這方向發展,其成長空間很大,也可為企業帶來較大的價值。
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成本,以獲得更多的利潤。那 RPA 從以下幾點來助力:
一是提高效率。據統計數據顯示,RPA 可幫助企業提高 30-50% 的工作效率。
二是降低出錯率。早期工廠設有 SAP 操作員一職,需人手將各訂單鍵入系統里。如果一下子手工錄入一個月的訂單,可能會出現錯誤的情況,但如果將這些訂單交給機器人來錄入的話,出錯概率將降低。
三是標準化流程。有企業說招不到能力很強的員工,說能力強的人都進大廠了。實際上不是我們招不到能力強的人,而是中小企業本身的流程不夠標準化,總是依賴某個員工來完成一件事。假如我們先將自身的工作流程定義好,做好標準化后,那么員工的效率自然會提高。
另外,RPA 可對接多系統,當下企業的系統、屏幕、窗口、設備數量復雜繁多,常有多系統、多屏幕交互的場景,假如員工手工對接的話是很麻煩的。如果交由 RPA 來做的話,可減少人為重復性勞動,降低對人的依賴,提高企業效率和降低錯誤。將員工從重復性工作釋放出來,去做更有創造性的工作,如此一來,國家科技創新才能持續發展。
從上述幾點來看,RPA 可為企業的降本增效、自動化、標準化和創新帶來巨大幫助,這正是大企業、小企業都在部署 RPA 的原因。
RPA 的落地應用
黃震:RPA 在企業的應用場景分為這三點:幫助企業省錢、省麻煩和賺錢。
一是為企業省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們公司一銷售顧問需要開通 6 萬個微軟 Teams 的帳號,可能很多人接到這個任務后,請五個實習生手工操作一周時間來開通。萬萬沒想到,該銷售自己使用微軟 PRA 工具就將這難題給解開,順利完成任務。所以說 RPA 可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就是為企業省錢。
二是為企業省麻煩。隨著安全、合規廣受企業重視,一些企業的做法是用人工來監控或通過報警郵件。而采用 RPA 監控后,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可做預先處理,這是幫你省麻煩。
三是為企業賺錢。例如電商企業在眾多平臺開設網店,每天各門店產生眾多數據,那如何將數據從外部平臺整合進內部系統?如果直接和各個平臺對接的話,將耗費巨額資金,此時可采用 RPA 從電商平臺獲取數據,自動放入你的內部系統,這便是幫助企業掙錢。
此處分享微軟 RPA 做得好的地方:有些 RPA 功能較單一,只能完成一件重復性工作或一個流程,而 Power Virtual Agents 無需編程,可根據業務人員設計的決策樹來自動生成客服機器人;Power Automate 則是基于 API 和 UI 的綜合自動化平臺,可將 API 和 UI 的工作流程結合,共同完成界面和窗口功能,實現任務流程的自動化。
又如每個企業在多家銀行擁有不同的賬戶,多個銀行的對賬單數據需及時匯總到企業的 ERP 或財務系統,以前財務人員可能每天拿著 U 盾跑到銀行里,下載對賬單,將手工數據錄進系統里。微軟 RPA 可模擬人登錄到各銀行的網銀系統,將每天交易流水和對賬的信息下載到 Excel 表格,再通過 RPA 將數據導入,并完成相關的計算和分類工作后,錄入對應的 ERP 、財務系統里。隨后將相關信息匯總報表,郵件通知給相關負責人。從這套流程中,我們觀察到機器人不僅模擬人的操作,更是自動串聯后續的業務場景流程。以前這些工作需要開發者花費一些時間寫代碼完成,有時候遇到銀行頁面更改的話,又得重新調整代碼,現在通過微軟機器人可幫助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RPA 會代替程序員嗎?
Q:RPA 可代替一部分重復性勞動的人力,那它有可能會代替一部分以代碼為優先的程序員人力嗎?
蔣濤:RPA 擴大數字化應用的范圍,簡化使用開發程序的難度。回顧歷史,每一次編程帶來的簡化,均帶來開發者數量的倍增,同時擴大產業的范圍和邊界,帶來產業的倍增。譬如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擴張程序員的數量,并誕生很多不同的新崗位。
RPA 浪潮下,我認為“職業程序員”的定義將進一步往下延伸。普通人可使用 RPA 寫應用機器人,但如何讓機器人能力更強,還需不斷給它加入更多更強的能力,這便是專業程序員的使命。
Tim O'Reilly 曾寫過,每個公司要構造新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是采用代碼來構成的,程序員是工頭,代碼在為你工作,工頭的價值是讓這些代碼更好地工作。
如今你要在今日頭條、微軟等大企業工作的話,你擁有很好的生產線。我們知道,頂尖程序員的收入較高,因為他寫的代碼可被復制。而過去財務、市場、銷售等非職業程序員,是靠管理團隊的規模來決定創造的價值。過去非職業程序員只能管物理員工,現在可以管理機器人等虛擬員工,甚至生產機器人,如此一來,可將進一步擴大價值,帶來雙向利益。
我們設想下,如果不將程序員的重復性工作交給機器人,仍是沿用人工的方式來完成 RPA 可完成的事,這位程序員也十分“痛苦”。因為這些事情的可定制程度不高,這跟我們在沒有 Windows 的年代自己寫 GUI 界面代碼是一樣的,一直做這些重復性工作是很“痛苦”的。
如何讓更多機器人擁有更豐富的底層能力?這給程序員賦予新的職能。所以 CSDN 口號是“成就一億技術人”,而不是“成就一億程序員”,這里“技術人”的含義比“程序員”的邊界擴大了,類似微軟提的“Citizen Developer”概念。
韋青:為什么現在 RPA 又火起來了?
剛才說了 RPA 不是新技術,未來它也許會被更先進的技術所代替。那么它如今火起來了,代表數字化進程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機器學習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未來大概率會導致人類的工作內容慢慢轉為自動化,并帶來業務流程的全新改變。當然現在上述的理想情況還沒來臨,大家可密切關注其發展趨勢。
另外需注意的是,RPA 并不是要將人類給代替掉,而是將可被代替的工作內容給代替掉。人們應該升級去做更重要、更具有創新意義的事情,機器只是代替人類的工作,讓人類去嘗試更有趣的工作。如果不是這么的話,可能將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或假如它被演變成代替人們的話,那將出現更大的社會問題了。
余文:每一個人均有可能成為編程人員,即“Citizen Developer”。以自媒體為例,我們在公眾號后臺發布文章后,需將文章復制粘貼到其他平臺上。然而每個平臺的規則不一樣,每次操作十分麻煩。于是有自媒體人特意招個小編來專門做全渠道分發,如果能直接用 Automate 完成就十分方便了。
如今每個人都能生產有趣的內容,每個人都是自媒體,要是大家一直做重復性的工作就沒有意義了。應釋放自媒體人更多的時間來構想更有意思的話題,創造創新的內容。
(主持人)桑璐璐:剛才大家提到的幾點讓人印象深刻:RPA 并不是要替代人類,而是增強人類的能力。包含微軟 RPA 的 Power Platform 是在賦能每一個人成為技術人,于是微軟才有了“Citizen Developer”的概念。
從平臺本身來說, Power Platform 是“從左到右”的平臺,“從左到右”可以解釋為“從易到難”。微軟作為一個平臺化公司,它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協作和開發。“從左到右”即對不懂代碼的業務人員來說,可利用左端簡單的“拖拉拽”等無代碼的方式來搭建應用。假如要完成更為復雜的業務場景的話,還可利用 Power Platform 開發更為復雜的企業級應用。例如集成 ERP、CRM 功能的 Dynamics 365,在 Gartner 象限里始終處于領導者地位,其基礎便是 Power Platform。這證實了利用 Power Platform 的“右端”,即較復雜的能力增強可搭建出企業級的產品,幫助企業實現更為復雜的場景,上述即為 Power Platform “從左到右”的平臺化概念。
RPA 給開發者的機遇和挑戰
蔣濤:剛才我以“RPA”為關鍵詞在一招聘平臺進行搜索,遺憾地發現僅有不超過 10 份相關簡歷。反過來觀察到黃總等企業的 RPA 項目已擁有眾多企業客戶。我認為這中間蘊含了一個大機遇,剛才談到開發人員需具備開發 RPA 的能力,讓更多非專業人員學習寫程序應用。
我認為 2021 年有可能成為 RPA 開發者的元年,我們可在一季度后再來觀察招聘平臺的 RPA 簡歷數量是否有所增加。今天我們開展這活動很有意義,未來我們還可開展相關的 RPA 課程,共同普及 RPA 技術。
韋青:現在高校大學生找工作時,通常在簡歷上寫著“使用 Excel、Word、PowerPoint等能力”,沒準未來的簡歷會多了“使用 RPA 能力”。
上次我們聊低代碼/無代碼話題時,有粉絲說“程序員永遠不能被代替”,我覺得這沒有抓到重點。實際上我們需要程序員來增強 RPA 的能力,所以程序員不會被代替,而是需要提高更多自身的能力。
所以說,專業程序員需為賦能普通公民開發者而做出更大的貢獻。原來程序員稱為“Developer”,當出現“Citizen Developer”后,原來的 “Developer” 升級為“Pro Developer”。這說明原來開發者可能僅擁有“Developer”的能力就足夠,現在必須得成為“Pro Developer”。
黃震:是的,對專業程序員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在十幾年前,我們開發程序系統時,代碼量和系統應用的數量很小,隨著科技發展,系統的能力越來越強,業務系統越來越復雜,開發者遇到的難度也越來越高,所需要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假如將重復性的工作交由機器人來做,開發者可更專注于核心的程序開發。RPA 是幫助我們成為更優秀的程序員工具,它不可能代替你的,而是幫助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我們觀察到,很多程序員直接在 CSDN 等分享好技術內容的平臺上,直接復制粘貼變成自己的代碼來使用。但一個真正的專業開發者,會學習和深度理解程序的邏輯、平臺等。
以前我們做程序員時,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從零開始寫的,如今微軟等企業提供眾多優秀的云原生應用、還有其他優秀的技術能力提供給大家使用。例如量子計算、區塊鏈等聽起來“高大上”的技術現在已應用到生產中,RPA 工具可直接連接區塊鏈應用……因此程序員需學習好這些前沿技術,要像搭積木一樣地應用到公司業務里。我們還需了解云原生的前沿發展趨勢,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把握業務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RPA 的未來展望
余文:現在小學生已開始學編程,等他們長大后。RPA 等技術可能將變得非常普及,就跟我們以前學習電腦打字一樣。相信在不久的未來,RPA 也能普及成為每個人都會使用的工具,我十分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黃震:RPA 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商機和發展機會,同時對我們這些企業的要求也將提高。譬如要求我們為 RPA 提供更強的后端能力,因此在這里我呼吁同行和合作伙伴多關注 RPA 的發展,其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蔣濤:2021 年可稱為“RPA 開發者元年”,剛才談到現在我們搜索到的簡歷不到 10 份,預計到 2022 年至少增長一萬倍,屆時可舉辦 RPA 開發者大會了。
韋青:我的切身體會是大家不要逆勢,要順勢而為。當我們明顯觀察到新的機器能力的趨勢來臨,我們不要抱怨、不要埋怨,更無需神化、污名化,還應該積極擁抱,抓住機會,適應挑戰,采用成長型思維來迎接挑戰。
▲ 掃描二維碼深度體驗微軟 RPA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六成應用開發不需要程序員”喜提熱搜背后,RPA 會搶飯碗嗎?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