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在一季度的經濟會議上,就曾提到: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民生發展的生力軍。”的確,在如今的經濟結構之下,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擴大就業、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市場競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回上個世紀末。在我國八九十年代確立“抓大放小”發展思路后,大量小微企業受益于市場化和全球化紅利猶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在如今,中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50%稅收、60% GDP、70%技術創新、80%城鎮勞動就業、90%的企業數量。小微企業的就業人口占我國總就業人口超70%。因此,從數據來看,小微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微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活躍與否將直接牽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基石。然而,隨著疫情以及經濟下行周期出現,中小微企業自身較弱的抵御風險能力也逐漸暴露了出來:截至2021年11月4日的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現存小微企業8463萬家,而也就意味著在過去2020年有超過1000萬家小微企業注銷工商登記。
根據中國工商統計局在官網發布的2022一季度統計數據,超過七成的中小企業面對的最大問題在于現金流不穩定。而在如今大環境面臨一定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對外擴張的道路也必將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則是內部盡量降低公司成本,以“空間換時間”,靜待經濟環境的逐漸恢復。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各類數字化技術來代替人工完成各項企業內部稅務工作以降低成本則被公認為一種相當可行的方案。
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企業的財務處理對數字化、信息化的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簡稱RPA),能夠代替或協助人們在信息交互過程中完成重復性、標準化、附加值低、工作量大且替代性強的工作。自2017年起,以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為代表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已經相繼探索應用RPA技術生成的財務機器人,財會行業迎來新技術變革的同時,企業的財稅問題的處理方式也面臨改革。因此,作為在各類辦公系統之間、數據之間非侵入式、快速運行的接口的RPA技術,逐漸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發力點,其市場規模增長速度極快。華經產業研究院預測,RPA行業市場規模未來3年增長速度將達到70%以上。
繼續閱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PA中國 | RPA全球生態 | 數字化勞動力 | RPA新聞 | 推動中國RPA生態發展 | 流 > RPA并非大型企業的專利,中小企業財務機器人同樣值得關注
熱門信息
閱讀 (14728)
1 2023第三屆中國RPA+AI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3753)
2 《Market Insight:中國RPA市場發展洞察(2022)》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閱讀 (13055)
3 「RPA中國杯 ·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賽」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12964)
4 與科技共贏,與產業共進,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11567)
5 《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 RPA中國